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质量就业,核心是高质量,通过对当前航空高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和调研,建构起"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基地"的策略路径。  相似文献   

2.
许青云 《价值工程》2014,(12):250-251
大学生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形势,已引起了全社会普遍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破解就业难、难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对策为:积极引导并实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岗位大显身手;同时也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产业经济结构的更新换代,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全力推进就业;加强创业教育,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相关政策及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动态调查,分析了当前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行业情况、自我认知、就业心理等方面的认识和把握,并据此对指导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样纷纷扩招,由此而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逐步呈现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环境地质学院为例分析本院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必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徽是江西省蓝天学院金融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是一名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双困生"。经学校就业处推荐,她被江西省人力资源市场列为就业援助对象。记者跟踪并记录了江西省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援助小组帮扶她成功就业的过程。从陈徽的个人经历中可以看出,"双困"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措施以其个性化的服务和心贴心的援助,对大学生、特别是困难大学生顺利就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对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在就业形势、就业前景、自我评价、就业趋向等方面的心理,并据此对指导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9月,又一届毕业生踏上职场走向社会。660万高校毕业生如何顺利实现就业、向自己的理想起航?6月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颁布和实施,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学生的职场征途亮起了灯塔。近期,在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单位CAC教育机构主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家研讨会"上,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堃围绕《通知》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大学生就业新政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贯彻《通知》精神。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基本趋向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社会问题。"高学历高失业率"的恐慌,不少大学生都感受到了,有人坦承"没准备好",打算先考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新建民族本科学院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压力,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个人前途、家庭幸福,也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在今年"727万"的就业压力下,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本刊前两期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做了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了我国政府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政策演变并对如何从政策层面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琼  肖炜 《中国就业》2011,(8):20-21
又逢大学生"毕业季"。随着大学生"被就业"问题的频现报端,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体系这一话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体系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即就业质量状况评价),是衡量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供需状况的核心指标,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综合实力的主要依据,更是学校考评所属院系教学质量及其专业设置的重要方面,并指导院系教学计划的修订和课程改革。本文即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力求建立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体系,为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大学生背后的千万个家庭,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文章介绍了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了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广西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4.
根据“佛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从月收入、工作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离职率四个方面分析可知,201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面对此现状,《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可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三方面进行调整,为提升学校就业质量服务,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5.
对于社会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热门话题;对于就业服务部门,高校毕业生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其就业率?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力资源局通过实施三大“计划”,扩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是培训技术与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破解高职院校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据可靠统计,2011年我国约有660万的高校毕业生,2012年人数更加增至680多万人,"十二五"期间的高校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近700万人,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同时,激烈的就业压力也导致许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犯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受侵害的原因,并提出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主要内容,使大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应有的就业权益,提高自己的就业修养,最后提出相关对策来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就业工作备受关注。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从USEM模型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结合所在学院实际情况反思工科生就业能力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就业工作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要求新时期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队伍的主力军,如何稳定高校就业、健全更高质量的高校就业工作指导体系是国家"六稳"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高校决胜"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就业的重...  相似文献   

20.
田菁 《企业导报》2012,(5):201-202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重要原因之一是就业期望值偏高。因此,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缓解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通过主要从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就业地区和薪酬标准几个方面对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毕业班辅导员进行了访谈,以此来了解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期望与现实结果的差异,并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