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在评述现行会计目标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融合: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运营的信托模式具有多重委托代理特征,信托模式注定年金基金会计的主要使命是反映受托经管之责任;而年金基金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多样性,又要求年金基金会计为利益相关者各方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比较及分析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目标导向的会计概念框架的最高层次。1921年美国的一本著作最早提出“会计目标”一词,从此会计理论界开始了对会计目标的研究。最流行的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依托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关注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强调会计在认定受托责任的履行、调整委托关系中的作用,在会计信息质量上注重可靠性;“决策有用观”依托资本市场为媒介的两权分离,除关注企业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之外,还关注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未来的收益,强调会计在提供投资者决策有用信息的作用,在会计信息质量上注重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试论当前我国的会计目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会计目标理论研究是会计系统中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是会计界关注与讨论的重点课题,讨论的焦点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本文通过纵向与横向的分析,提出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的观点,并通过对我国当前会计环境的分析,明确我国当前的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评述现行会计目标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融合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运营的信托模式具有多重委托代理特征,信托模式注定年金基金会计的主要使命是反映受托经管之责任;而年金基金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多样性,又要求年金基金会计为利益相关者各方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评述现行会计目标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融合: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运营的信托模式具有多重委托代理特征,信托模式注定年金基金会计的主要使命是反映受托经管之责任;而年金基金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多样性,又要求年金基金会计为利益相关者各方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会计目标问题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和顺利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允价值视角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种典型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指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科学融合是适合我国国情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资本市场诚信缺失问题凸显,企业社会责任功能被严重忽视,诸多社会功能的缺位,已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健康良序发展,志在为完善资本市场提供信息的会计目标应随之作出调整。文章从环境变迁角度分析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历史演进,提出两种观点各自的存在基础和功能,最后提出在现行市场环境下会计目标应包含权益保护观。  相似文献   

8.
会计目标理论的历史考察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欲达到的目的,会计目标由会计环境决定,是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两种主要的会计目标理论,我国会计目标应以反映受托责任为主,兼顾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9.
会计理论界对会计目标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基于决策有用观,为了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的内在实际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理论界逐步完善,在实务上得到应用。为了尽量规避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公允价值具体确定程序的披露也应更加全面,可能引致的财务风险也要予以充分揭示。  相似文献   

10.
杨月娟  黄迈 《企业导报》2012,(13):256-257
当今理论界对会计目标的确立主要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个有代表性的流派,对决策有用观与受托有用观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者局限性,并提出对我国会计目标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耿吉敏  洪心珠 《价值工程》2009,28(1):143-145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我国新会计准则借鉴吸收了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成果,其一个重大突破在于是新准则体系凸显了资产负债表观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对二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资产负债表观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从而更好地理解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2.
王秀  刘晴 《价值工程》2010,29(11):25-26
本文针对新准则会计目标的修订,在"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系统论的方法,探讨了在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会计目标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核进行了逻辑分析,指出会计目标是会计环境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联结点,并对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进行对比,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发展遵循了历史的逻辑。针对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各国会计目标的考察,结合我国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进行了定位,阐述了会计目标对会计准则制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玉红 《价值工程》2010,29(28):62-6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国际化呈现出全球加速的趋势,作为规范会计信息标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核心。尽管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发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的准则体系,然而由于我国会计改革起步较晚,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基于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分析,提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面临的一些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我国应采取的一些策略建议,以期能够对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国际化及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与经济转型的影响,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实务的创新在不断持续。本文在对会计理论的含义和作用介绍的基础上,从会计模式、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会计理论作出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促进我国会计理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二者的内涵和特征,探究了会计确认、计量重心转移的历史演变过程,阐释了会计确认、计量重心转移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表现,并分别从会计信息供给者、管制者和使用者的视角对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基于英美会计模式,欧美会计向国际趋同过渡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大陆法系国家,它们受会计规范的法律层次、会计与税收的紧密联系的影响,其过渡只能是渐进的。而部分趋同又不可避免会增加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降低财务报表的清晰度。在过渡期它们的会计学界也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依据,包括"概念框架"的缺陷,会计确认依据不当等提出了质疑。对比欧美国家,中国会计与国际趋同的最大优势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国家监控强而有力,经济国际化构成长足的动力。而不利条件是会计职业队伍在质和量上的差距,对"公允价值"的实践缺乏最起码的经验,以及面对国际会计准则本身的动态变化引起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意义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产负债观是面向资产负债表,以资产和负债为主的计价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结果而不是收入和费用配比的结果。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有助于企业从传统的利润指标转向致力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揭示了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及其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与国际会计规则趋同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本文以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为例,从经济后果和会计目标的角度阐释其理论基础,并结合长虹电器的资产置换案例,分析该准则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并会计报表一直被公认为会计界难题之一,我国新准则体系对原有合并报表方面的规定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和改进。本文从新准则与旧规定及与国际会计标准的比较分析入手,着重分析合并会计理念对执行新准则合并实务的影响并做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