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行业结构学派认为,企业业绩决定于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潜力,行业结构是企业业绩的主要决定因素。与此相反,战略资源论认为,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才是企业业绩的主要决定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虽然行业结构对企业业绩具有重要影响,但在一些行业,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要比行业因素更大。  相似文献   

2.
《全国商情》2011,(2):54-58
2009年安利中国销售业绩达到200亿元,2010年安利中国销售业绩再度大幅增长,同比增长9%,接近220亿元,这一组数据,说明了一个事实,安利公司振奋人心的业绩报表。  相似文献   

3.
在国库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中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计划业绩、监控业绩、考核业绩、反馈业绩四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加强人民银行国库工作考核机制建设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国库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基金评价框架体系主要包括基金业绩的评价原则,评估与比较不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表现,评价投资基金的回报及其承担的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投资基金进行业绩排序。在业绩评价体系的框架内,业绩评价方法包括静态的单一财务评价方法、风险调整评价法,以及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业绩等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几种新的业绩评价模式,并且就其优劣与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做出比较。引入了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的分析,之后,对我国的业绩评价系统作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业绩是一个人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参加竞职的资本,因此,展示业绩就成了竞职演讲的一项重要内容。若要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使自己的业绩具有竞争的优势,就必须讲出自己业绩的闪光之处.否则,就会因与别人的内容雷同,而失去应有的竞争力。那么,如何在竞职演讲中展示业绩呢?  相似文献   

7.
邓红玉 《新智慧》2006,(11):69-69
基于投资业绩评价的初衷,笔认为业绩评价体系应该引入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树立面向企业未来(即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观念。但事实上,业绩评价都是为了确保在合理的风险范围内能够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因此运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应该围绕风险和收益展开。  相似文献   

8.
刘红兵 《新智慧》2004,(2A):12-13
对于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的关系,学术界鲜有专门探讨。各种财务分析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将业绩评价纳入了财务分析的范畴;而在涉及业绩评价与财务分析的关系时,有些学很自然地又将财务分析纳入业绩评价的范畴。笔认为,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有着明显的区别。理顺两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使其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薪酬契约中的业绩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励经营者采取增加股东价值的行为,必须合理地选择薪酬契约中的业绩评价指标和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代理理论有关业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提高业绩指标的质量及合理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试图从理论上阐明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10.
受托责任要求政府对公民负责,说明公共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这要求政府对外披露业绩信息以评价其受托责任,对内提供业绩信息以改进决策。本文探讨了受托责任的内涵及其与业绩报告的关系,分析如何计量和报告业绩,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我国政府业绩计量和报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先后经历了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以会计对象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形成、关于会计本质的论争和会计准则的制定等过程。整个过程体现了创新和改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该何去何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世界各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论述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现状,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对于国有企业(及国家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来说,建立“外派”会计制度是内在的要求,应该坚持做好。“外派”会计是财务监督会计,与企业内部管理会计并行不悖。不过,现行的会计委派制确实增加了企业经理人员和委派会计人员或财务总监之间产生对立或合谋的可能性,某种意义上成为政府干预企业的新机制、新形式,这影响到会计委派制的实际效果。而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来充当企业的财务总监的会计代理制却能较好地隔离政府与企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适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为此,国家推行了“会计委派制”。按照经济学和会计学本身内在规律,任何有偏和贩会计管理模式都不能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所以,必须建立独立的无偏向的会计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与旧的行业会计制度相比较,《企业会计制度》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归纳起来有三大特点:一是与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环境相适应:二是体现了会计的中国特色;三是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我们学习《企业会计制度》,必须把握这三大特点,才能全面地领会其精神实质,深刻地理解其内容,从而准确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以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的视角从职业道德建设的角度,对目前审计市场的现状、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执业环境、专业胜任能力、道德准则和监管力度等是造成独立审计市场不能独立审计、审计质量浅薄、作假现象严重、职业环境恶化、职业不规范、商业秘密意识差等现状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了采取优化职业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后续教育、完善职业道德体系、加强监管等建议,以期为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及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带来了新的需求,高校中设立总会计师制度成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总会计师制度的设立应符合相关会计法规的要求,总会计师岗位的设置应体现出与学校高层各相关岗位以及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经济责任的相互制约和牵制关系,并注意处理好与上级及同级岗位的权责关系,还应做好总会计师队伍及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会计委派制是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等而建立的一种新的会计管理制度 ,但这一制度存在着诸多矛盾 ,如与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会计法》等的不协调。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下 ,本文认为应限定制度范围 ,建立“立法主导型”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强调会计应回归企业等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商誉确认和会计处理纷争不断,新《会计准则》对商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文章通过阐述商誉确认和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不同看法,以期和同行对商誉有客观、完善的认知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事业单位企业化、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无法真实、完整、充分地反映和披露会计信息,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适应目前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和部门预算制度等预算管理体制及国库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面对这种新形势,改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