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社区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的总结分析,以构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模式为研究目标,阐述了在贫困地区建设农村社区的可行性,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在模式选择上宜采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在具体推进社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增强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最大限度整合、利用和开发农村现有资源,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养老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城市社区养老存在的不足,着重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模式——连锁模式,进行了优势分析和其不同运营方式的比较,并建议非营利组织应该积极地以此种模式介入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区是不同于传统农村社区和现代城市社区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自身变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节约资源、集聚发展的现实选择。但在建设过程中面临观念滞后、用地困难、资金缺口大、缺乏规划和政策难配套等困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走“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建设模式、“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体”的社区发展战略、“城乡等值”的社区建设理念和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与城镇相比,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随着农村家庭小型化发展和农村"空巢"老人的增多,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照顾问题日益突出。而社区养老服务是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社区养老服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肥西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家庭子女个数、家庭经济状况、村级组织的帮助、所在社区是否有老年活动中心、对社区养老服务的了解度和地区因素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社区养老服务的选择。提出了提高农村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加强服务队伍建设等建议,希望可以为安徽省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本文从经济的角度概括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四种模式,简要分析影响新型社区建设的经济因素,并尝试提出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支持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国兴 《江南论坛》2000,(10):32-32
社区建设本来是城市工作研究的课题,文明城市创建,也主要是搞好城市的社区建设问题。然而,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农村,在江阴市,当我们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时,农村的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摆到了面前。我们深切感到,对县级市而言,社区建设必须进乡入村。 社区建设必须进乡入村,是苏南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一条必由之路。而在江阴等苏南农村,已经率先进入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几年来,江阴市坚持城市现代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提速,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对象日益扩大化,服务的内容也日趋多元化,这使得我国一些城市社区的功能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而对于新型社区建设,我国又没有成熟的经验,因此,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史林林  成伟 《时代经贸》2010,(18):153-154
随着城市工作重心的不断逐渐下移,社会社区化趋势的不断显现,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社会功能。“社区”一词在社会学意义上是指社会上以某种特征划分的、聚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区统战工作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统战工作开辟了城区统战工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是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的深化和延伸,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的需要,是开创新世纪爱国统一战线新局面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区统战工作作为一种新的统一战线工作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社区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统战人士的优势,为社区的发展和建设服务,就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社区建设要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就是"路径选择"问题,其中包括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界定、基本单位、模式等方面。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既要考虑现有农村居民居住方式,也要遵循农村城镇化趋势,即要依据不同区域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定位。依据与城镇的距离远近,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可选模式分为:城郊型、集镇型、村落型三种模式,不同区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和新型社区建设、户籍制度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和农业税费的取消,大大改变了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基础,农村社区治理方式需要创新。新的协同治理模式,要吸收社会组织参与到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机构中来,并且要结合农村社区的自身特点来规划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传统艾滋病防治模式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日益恶化的趋势,社区关怀护理模式开始介入世界各国的艾滋病防治过程;分析传统艾滋病防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探讨社区照顾模式在艾滋病防治中运用;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支持和家庭关怀服务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新课题,尤其是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仍处于摸索时期,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提升。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和经验特征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并剖析了阻碍建设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建立了农村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还对多种建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对策建议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模式借鉴,对于推动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功能弱化、空巢家庭增多等情况的出现,社区养老服务正成为社会养老的新载体。从城市社区养老的背景及可行性分析出发,阐述了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的对策建议,为构建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保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城市的窗口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深圳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社区建设仍处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处于空白和探索阶段。而毗邻的香港,作为以城市管理而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经过近三十年的摸索和实践,已成功地将西方的社区管理方法和理念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一套东西方结合较为完善的社区管理模式。本文拟通过对香港社区建设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归纳总结出香港社区建设的经验,结合目前深圳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法,推动深圳的社区建设朝着国际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养老社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城市居住环境和赡养条件远不能适应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建造具有完善设施及服务条件的养老社区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发达国家养老社区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发展模式,能够提供全方位和人性化的服务。而我国的养老社区功能存在明显缺陷,难以满足生命全程关怀的需求,开发商过度追求项目的短期回报,养老社区发展缺乏政府政策支持。未来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调控力度,提高养老社区服务水平,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分工,促进养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已经提高到调动和依靠社区力量,举社会之力,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强化城市功能,破解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和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战略地位。随着社区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如何构建科学完整的城市社区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是对传统农村管理模式的创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依照"科学编制全面规划、综合整治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乡村城镇化为目标,学习和借鉴成功模式,结合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文化是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文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社区治理,塑造社区精神,实现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大发展,必须提高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拓展社区文化建设新形式,构建社区文化建设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区内的教育文化资源相对比较隔离,而高等院校是社区内重要的文化传播和基地,高等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社区发展对社区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有利于自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高等院校作为城市社区的特殊单位,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团体,又有富有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上有着天然和特殊的优势,高等院校可以将先进的价值观念和意识传播到所在社区,在整个社区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从而提升高等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层次。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6)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子社区建设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北京、杭州及广州为最,而其建设模式各有优劣,在综合了三方优势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未来电子社区建设的理想模式,以期对今后电子社区建设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