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红玲 《时代经贸》2013,(13):196-196
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是个极其重大的话题。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情况、问题的解答首先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这是当代中国全部意识形态争论的理论源头。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凤仪 《经济问题》2007,330(2):7-9
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两种范式的代表人物,诺思明显受到了马克思的影响,两人的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着多方面的共识.尽管如此,二者在意识形态的根源与变迁、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未来归宿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马克思"生产--产权--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迄今仍是最有说服力的.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改革与重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涵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把马克思的经济学与狭义和广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区分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起点。马克思的经济学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经济学是指马克思个人的经济学说。最初的狭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亦即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广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共同构建的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同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确定性的理论范式相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范式还处于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差别,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在于: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创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基石,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理论形成的起点,而物质利益范畴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都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研究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时期的物质利益思想,有助于科学认识中国现阶段的物质利益结构、物质利益关系的新情况、新特点,为中国在新时期研究和探索正确解决社会人民内部的矛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倡导科学发展理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任平  滕艳娇  胡丹 《经济师》2011,(12):92-92,94
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教育作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角色,承担着传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章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丰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途径和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环境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理论指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山西,不仅凸显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在当代的理论价值,而且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效的阐释力和解决力,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发展性。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海权观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与马克思主义海权观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海权维护思想,弘扬马克思主义海权观的邓小平和平解决海洋争端的理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海权观的我党新时期领导人的海洋法治理念,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海权观,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核心与基石,继承、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旺盛生命力的必然选择。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从理论上系统阐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内涵,分析论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当代发展的基本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静静  汤子琼 《经济师》2009,(1):111-111
高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却普遍偏低,这严重影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文章从高校教育者、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和学生主体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从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得到普及,并成为大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为指南。  相似文献   

11.
加强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一向具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巨变给予马克思经济理论以深刻影响,这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我们应当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根据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以及中国改革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认真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教学,力争在坚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的前提下,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经济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许多基本理论观点、原理、原则上,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一致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共性,但作为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义政治经济学,它又有许多鲜明的个性。笔者认为深入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有必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有生命力,这从西方社会"马克思现象"中,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分析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都可以看得出来。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真理性内容,是它仍对当代具有指导意义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的第七部分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些阐述给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我们财经高校而言,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我们的学科建设密切相关,既是广大教师教学科研的第一要务,也是财经高校科研管理的首要职责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武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没有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从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显现出它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我们只有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价值范畴、价值源泉、价值决定、价值本质和价值适用性等理论问题,才能促进其发展,而不能以“发展”为由来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就是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所应有的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6.
科学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本质内容,也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中,对未来社会发展状态的一种规划。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萌芽、发展并迅速走向成熟了。特别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以成熟的体系展示了他的共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创新、发展中国理论经济学是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问题,在意识形态层面是没有也不应该存在疑义的,主要是缺乏学理角度的讨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充分考虑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背景,坚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和指导,改变目前存在的片面移植英、美国家经济学思想,注意广泛借鉴欧、美各国经济学理论,从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创新、发展中国的理论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引入环境的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也即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延续.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丰富和发展的研究成果中,没有发现:在原有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基础上,引入环境系统去拓展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研究.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用于探讨和解决环境危机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体系.本文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假设条件出发,通过系统拓展、部类拓展、价值拓展等得出引入环境的马克思再生产拓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经济增长公式.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22,(1)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新哲学的诞生,即唯物史观的形成。分工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论题。文章以分工思想的理论来源为依据,深入发掘马恩分工理论的发展历程,从而得出分工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方面,我们必须解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结合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解决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首先讨论了"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凡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并且能直接或间接与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有一定联系的劳动(或者说这种劳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价格),都能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物化劳动与价值创造、价值量的衡量、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等几个热点问题;最后指出,我们要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采取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化,才能使劳动价值论更加符合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