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东升  方舟 《时代经贸》2012,(20):78-78,133
人际交往技能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90”后大学生展示出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喜欢用网络进行交流等特点。本文以常州某重点高校为例,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进行调查,总结分析了“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并从家庭、学校和个人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如今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尤其以199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为主体。相对于“80后”大学生,“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知识水平、价值观念等,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水平快速发展、网络信息迅猛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特点。分析“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现状问题,为加强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求创新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现阶段“90后”的心理特点。结合“90后”的心理特点提出“90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形势下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出高校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习环境多样化,“90后”大学生的英语视听说学习在网络环境下产生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探讨“90后”大学生英语听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此来促进“90后”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由于其心理上的早熟与幼稚、矛盾与失衡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陕西中医学院学生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郑夏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307-308
大学是国家人才的宝库,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受教育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当下高校辅导员的“80后”人群,在面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90后”一代时,怎样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便尤为明显的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的消费群体,同时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方式。要正确认识和分析“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应把他们放到其成长的社会大环境里观察评判。针对“90后”消费者特有的消费特点,企业的营销就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营销。  相似文献   

9.
“90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根本需要,是社会转型期使他们能够接受正确价值观念的实际需要,是应对全球化对他们价值观念严重冲击的迫切需要。“90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面临着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模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受网络不良价值观念影响等问题。构建“90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认同因素研究;正确运用实践策略;处理好三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90后大学毕业生进行访谈,构建了90后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影响模型,建立了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体系及其影响因素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成长发展、个体偏好、人际组织、物质环境等四个因素共同构建了90后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结构;其次,父母家庭、外界咨询、学校与专业、市场与企业、实践经历等因素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就业的环境意识,从而对其工作价值观结构产生影响.本文对于工作价值观的理论研究、90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校方的就业指导、企业的组织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就大学生在社会发展、稳定、进步和创新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在创业中的作用,指出社会应注重打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学校应注重开辟“面向社会”的教育,家庭应注重发挥“传统教育”的优势,学生应注重培养“自主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让国内外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的密切,大学生接收到讯息来自世界各地,不良信息以快速的网络传播影响着当下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使“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发生了改变.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以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当下对90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责任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才会遵纪守法、努力工作、报效祖国和社会.通过对90后大学生责任感的调查,发现了教育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营造责任环境、职责落实、榜样示范、参与实践、感恩教育和体验式责任心教育等是培养和提升90后大学生责任感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柳絮 《经济研究导刊》2014,(18):275-276
为了了解转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文化程度、职务、家庭类型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转型高校大学生524人进行调查。转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性别、文化程度、职务、家庭类型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何评 《经济师》2011,(3):113-116
"90后"大学生在生活、性格、恋爱情感、家庭、友情、择业就业、对国家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特征,既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应树立目的方向、德育为先、人本关爱、求真务实、民主平等、典型激励、参与渗透等先进教育理念,还应做当代大学生的知心朋友,着力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素质,注重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加强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相结合,才能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关心冷漠”状态逐渐显现,这种现象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是不利的。“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能充分发挥“中国梦”教育,将会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梦”教育的引导作用不能忽视,此项教育可以从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两种类型的途径进行,另外,要形成一个社会、高校和家庭三方合力教育体系,共同营造“中国梦”教育环境,对转变大学生“关心冷漠”状态形成一个持续、无间断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全面开展,使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快从1970年的5.8降到1980年2.24,接近世代更替水平。当代大学生普遍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长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被视为“小皇帝”、“小公主”。独生子女的社会地位在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取向。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种种负面影响,造成大学生家庭伦理危机。解决大学生家庭伦理危机问题,已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张陆  郭正模  薛梅 《经济师》2002,(11):11-12
文章对我国目前“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了研究。指出导致我国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重新出现“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中出现了土地承包、使用权的“固化” ,我们可以在农村中广泛实行土地承包、使用权抵押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2009年以来,90后一代陆续踏入高校,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主体.由于社会经济大发展,家庭环境,校园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90后大学生都出现诚信意识弱化和诚信缺失等现象,90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提高90后大学生诚信道德修养,现对大学生诚信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邬承斌 《经济师》2012,(8):88-89
"90后"大学生现已占据本科教育的绝对主体。由于我国"90后"大学生出生时就已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优越家庭环境相对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给这一代的大学生打上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大学生的烙印。在面对"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教育方式理应符合其成长发展的需要,而不能一成不变地套用以往固有的教育策略。文章深刻剖析了"90后"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具体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教育对策,旨在为高校针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