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马科维茨资产组合模型作为国际储备结构配置的基础理论分析框架,并同时考虑了进出口贸易和外债需求。在外汇储备的基础上加入了黄金储备,采用软件LINGO9.0,对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应逐步降低国际储备中美元的权重,提升欧元,日元等币种的权重外,还应增加黄金储备的权重。 相似文献
2.
本期曾在去年第8期和今年第1期发表了马之騆教授两篇关于测算国际储备最适量的论文,对西方比较常用的比例分析法和成本—收益法分別进行了评介。本期我们再发表另一篇文章《发展中国家储备需求函数的测算》,该文评介了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曾广泛使用的回归分析法,即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影响一国储备需求的诸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构成储备需求函数,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对一国最适国际储备水平进行运算、推断。我们希望上述方法能对读者在分析我国国际储备问题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4.
国际储备增长迅速,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的头寸总量基本未变,但外汇储备增长迅速。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储备增长迅速,发达国家的国际储备占全球储备的份额在逐年下降;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的头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外汇储备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美元仍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货币体系、各国的汇率制度和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贺瑛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2):48-54
适度的国际储备水平是一国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量并非越多越好.国际储备量过多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过少又会使一国资源配置扭曲以及增加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心的风险.因此,国际储备的供应及其增长率应能满足经济增长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达到合理利用内外二种资源,使持有储备资产的成本和收益相等. 相似文献
6.
从美元、欧元(德国马克)、日元三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跨境流动的进程以及对流动风险的管理经验来看,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要控制货币跨境流动的节奏,保持人民币跨境流动、汇率制度转换和资本账户开放之间的合理顺序,保持较大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和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建设有深度、有广度的国内金融市场,同时还要统一协调、加强宏观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7.
8.
9.
一、存在的问题十年改革,中国国际储备规模从小到大,国际储备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立、机制完善、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体现在如下四大方面:(一)国际储备规模失控,宏观调控能力弱化中国国际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普通提款权四大部分,其中黄金、外汇储备构成国际储备的主要要素。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实行行政性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1974—1980年的黄金储备为1280万盎司,1981年以后。 相似文献
10.
孙鹏 《金融经济(湖南)》2008,(5):60-61
一、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国际储备资产数量的多少往往体现一国国际清偿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1.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外汇储备的职能划分外汇储备的需求层次,建立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模型,选取了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个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典型代表,力图通过研究这五个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从这一新角度界定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为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实证研究中,通过测算金砖国家2000-2010年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我们发现以"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为代表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逐渐偏离适度外汇规模上限;同时以南非为代表的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水平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而印度良好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使得其外汇储备量一直保持在适度规模区间内。最后,针对各个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处于的不同状态,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资本账户开放、金融风险与最优外汇储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出现新的动态。这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金融危机风险是最优外汇储备规模决策的重要变量。在传统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金融危机发生概率这一变量,新的最优外汇储备测算模型获得了更强的解释力。拟合结果表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近年来甚至存在储备不足,东亚经济体持有超额外汇储备确实是一个伪命题。但是,这一结果只有用极度谨慎,也就是金融危机恐惧才能解释。此外,中国即便考虑了金融危机恐惧,外汇储备仍显过度。 相似文献
13.
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构成了冲击。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结构以及对不同地区国家的冲击这三个方面来看,中东欧国家受到的冲击最大,拉丁美洲国家次之,东亚国家最小。经济增长模式的脆弱性、对外资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缺乏对外资银行和潜在金融风险的审慎监管以及僵化的汇率制度,是中东欧国家遭受严重冲击的主要原因。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经济、金融稳定构成冲击,并使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应当汲取中东欧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全球国际储备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显著变化,进一步凸显了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的体制性缺陷。研究表明,主导新世纪国际储备的主权信用货币实际上只有主权而没有信用。因此,当代国际储备体系必须改革,中国的国际储备也应该调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测度1994~2009——基于效用最大化分析框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截至2010年9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储备规模已高达2.64万亿美元。储备高速增长增强了中国国际清偿力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但也会增加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弱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成为影响内外均衡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效用最大化分析框架和平滑代表性经济人消费方法,采用1994~2009年度数据分析中国储备规模的变化和适度规模的确定。我们认为,中国储备适度规模/GDP比率的理想变动区间是25%~30%,从2004年开始,实际储备规模超出适度规模平均为10%左右,基本处在合意变动区间内。但从近期储备存量走势来看,适度储备规模缺口存在加速增大的趋势。在储备管理方面,中央银行在运用国际储备进行资金运营和投资时要注意加强对潜在金融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Capital Mob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me Measurement Issues and Empirical Estimate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A fundamental determinant of the macroeconomic properties ofan economy is its degree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with the outsideworld. Yet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is characteristic ofmany developing economies. An important stumbling block in theempirical assessment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is the multiplicityof approaches to measureme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d evaluatesalternative tests of capital mobility and applies four suchtests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with external financialmarkets exhibited by a large group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recent years.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 substantial number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be considered financially open.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及优化配置北大核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资产面临着严重亏损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为主而隐含的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投资收益损失风险。长期来看,要逐步减持美元资产,优化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然后,本文从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两个角度对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some new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in a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course at Birzeit University situated in the Occupied West Bank. It examines the impact of a number of new attitudinal variables on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addition to a number of standard control variables, student perception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lass size, the attributes of the lecturer, student effort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urse are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performance in a first level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course. 相似文献
19.
资本渐进开放、外汇储备累积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开放和发展条件下,基于凯恩斯动态货币需求调节方程和Cavoli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外汇储备增加的国内市场利率决定模型。对中国2001~2008年月度数据的OLS和TSLS回归结果表明国际市场利率和外汇储备增加对国内利率影响并不显著,而物价水平、产出和滞后一期的货币供给等变量系数符号不仅与理论预期一致,且检验结果显著。这表明中国渐进的资本市场开放战略和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并没有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系统影响,对模型中变量系数的比较分析还发现中央银行的货币冲销政策效果非常明显。为使模型更加优化,由增加残差序列二阶自回归对原模型进行了调整,回归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论文进一步采用了递归的SVAR模型来分析国际利率和外汇储备增加对国内利率的动态冲击效应,脉冲响应函数表明这种动态冲击效应同样十分微弱,再一次表明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冲销有效性和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的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函数,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制造业出口迅猛发展,在世界贸易中份额上升。伴随着FDI的流入,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引发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在今后甚至较长一段时期,菲律宾外汇储备还将处于高水平并仍将继续增加,这是菲律宾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其它发展中经济体现在或将来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象。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条国际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