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界领袖》2004,(2):130-131
随着市场经济发育日渐成熟,商品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认知的第一要素,房地产产品也不例外。当前业界普遍存在的一个误解是将房地产的品牌效应简单地等同于案名效应,片面注重楼盘的案名设计,而忽视了对房地产这种复杂商品在质量、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品质提升。同时,由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
《商界领袖》2004,(3):130-131
随着市场经济发育日渐成熟,商品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者认知的第一要素,房地产产品也不例外。当前业界普遍存在的一个误解是将房地产的品牌效应简单地等同于案名效应,片面注重楼盘的案名设计,而忽视了对房地产这种复杂商品在质量、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品质提升。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资金周转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静  黄文宜 《商场现代化》2006,(19):229-230
建筑本身即是文化的一种形式,作为房地产文化表现之一的楼盘案名,折射出地产文化的核心,本文中,笔者从文化角度透析南京住宅项目案名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楼盘案名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并从政府制定法律规范和开发商命名的科学民主化角度等多条途径提出优化楼盘案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雷鸣  凌馨 《市场研究》2013,(7):49-50
近十几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住宅商品房蓬勃发展,房地产营销竞争激烈,新楼盘层出不穷。对于住宅商品房开发者来说,一个好的楼盘名称体现了产品的理念和品牌价值,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产品认知,更能够让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的力量越发凸显。不同于以往学者从文化、语言学等角度对楼盘名称进行研究,本文从品牌运营的角度,对近年来广州市36家住宅商品房开发商所推出的楼盘名称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各企业的楼盘命名策略和规律,并对今后住宅楼盘的命名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说起中国楼市的怪事来,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过去曾有不少人总结过楼市怪象,比如楼盘产品过于概念化,案名越来越古怪,期房比现房更好卖等各种非常操作。还比如说房价越调涨得越快、楼盘晚上偷着卖等等千奇百怪的新闻,不过这么多年人们也早就对过去的怪相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房地产企业品牌营销现状及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董飞 《商场现代化》2006,(2):111-112
随着市场经济发育日渐成熟,商品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者认知的第一要素,新一轮的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也不例外。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为房地产业带来了期盼已久的发展春天,众多房地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加入行业竞争。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发商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如何创立品牌,并以品牌营销构建自己的竞争力,确立自己在楼市中的主导地位,做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赢家。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以无形驾驭有形,以知识驾驭资本,这是品牌经营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谢建林 《上海商业》2003,(11):64-66
上海房地产市场目前正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房地产投资、开发商为了抓住这一商机,把楼盘成功地推向市场,越来越注重对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采用了多样化的营销管理策略、市场经营策略、广告策划策略等并配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有创意的促销手段,参与市场竞争。因此,现今的房地产业的促销大战、售楼广告大战,概念营销、文化营销、品牌营销………精彩纷呈,已成为楼市一道风景线。但也有的由于营销观念滞后、市场定位有误,开发的楼盘不适应客户需求,销售不畅,并承担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复兴佳苑”就曾经陷入这样的境况。  相似文献   

8.
浅谈当前楼市低迷下的房产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萎缩,各大城市交易量都很低,使得各开发商都面临严俊的资金压力,如何在市场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实施楼盘的营销策略,迅速回笼资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具体分析提出了在当前楼市低迷下房地产的几条具体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品牌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但在实践操作中,很多开发商对品牌的概念多数还停留在某个项目或某个楼盘本身的短期轰动效应上,缺乏品牌建设的长期规划。在房地产品牌之争中,还是噱头多于实干,大多数品牌缺乏持续生长的能力,造成品牌虚  相似文献   

10.
《商》2011,(4):20-21
<正>2011年的末尾,在成交惨淡的同时,楼市价格松动迹象愈发明显。近期,中央高层多次表明将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坚定决心。10月下旬,国内数个重量级开发商集体拉开房价下行序幕,部分楼盘价格降幅超20%;上海房企降价潮引领全国,紧接而来的是上百名老业主抗议示威、要求退房,甚至演变为"房闹";全国二手房市场急剧缩水,北京二手房中介共关闭门店约1000家左右……有关楼市的种种迹象似乎与讨论了很多次的房价拐点论结合在了一起。那么,房价是在假摔还是真摔?楼市拐点真的来临了吗?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南京楼市引起了不小的冲击波,使得开发商的资金压力陡增。为了尽快回笼资金,使得下一步的开发能够正常运转.不少楼盘开始加大促销力度.以种种优惠条件吸引购房者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2.
给产品起一个贴切而绝妙的名字,就等于名字开口说话。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行业,开发商在楼盘名称上可以说是做足了文章。下面笔者就以郑州房产为例,分析一下房产楼盘命名的状况,探究楼盘命名制胜的砝码。  相似文献   

13.
赵永胜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0):140-141
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加强,整个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整期,不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均较以往有所下降。同时部分三线城市限购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高档楼盘的开发商真正意识到"房地产寒冬"的到来。以某公司一高档楼盘的STP分析为例,提出高档楼盘只有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市场细分科学、目标市场精确、市场定位合理,才能在后续的市场开发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徐燕娜 《浙商》2009,(7):110-112
浙江杭州的楼市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注定是竞争激烈的一年,不少楼盘为争取购房者还打起了价格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的高端楼盘成交金额却占全年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前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牛气冲天,各种现代家居、城市花园、概念楼盘等新名词通过各种媒介一个劲地冲击着老百姓,市场行情一路看涨.开发商们在喜悦的同时,相互之间展开着如火如萘的竞争,特别是外地开发商挟巨资登陆南昌,更使房地产市场平添了几分热闹.如何看待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其走势,笔者走访了江西天骥物业有限公司、南昌市市政工程开发总公司房屋开发公司、江西省同致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和江西仟禧城置业有限公司,请业内人士就南昌市房地产大势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对于同质楼盘,万科比没品牌的开发商每平方米能多卖1500元。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万科等地产大鳄所到之处往往先声夺人,倍受媒体市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外埠     
《上海商业》2008,(12):10-10
深圳独家代理告终 中介联合售盘 近日.深圳一家楼盘引来了10家代理中介的联合销售。业内人士认为,当下深圳楼市独家发售已告结束,联合代理采用直销的模式,带来了更多指向性更强的优质客户资源,对楼盘整体销售的撬动作用大。而在楼市大势不好时,开发商为追求销售业绩聘请多家中介联合代理销售已属深圳楼市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界竞争异常激烈,竞争的手段也日趋复杂。开发商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又一个误区,虽消耗了大量的企业资源,成果却并不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全程营销的概念的提出,无疑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借鉴意义。全程营销的重要意义,就是将营销的理念从始至终得贯穿在房地产商品的开发经营过程之中。真正体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告》2005,(5):187-187
理想所系,事业共托。天歌传媒地产部郑重承诺: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用卓越的智慧和业绩回报客户的投入与需求; 诚实敬业、务求创新, 以执著的信念和追求铸就天歌的基石与未来。现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致力于品牌建设,楼盘与楼盘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成品牌与品牌的竞争。从楼盘到品  相似文献   

20.
《财经界(学术)》2010,(11):12-13
国务院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新“国十条”于5月17日“满月”,一个月来,各地楼市陷入观望,成交量锐减,部分城市楼市成交量出现多达六成的降幅。消费者对房价下跌预期增强,观望氛围越来越浓。虽然楼市的销售拐点已然出现,但成交均价仍然坚挺,甚至还有不少楼盘不降反升,逆市提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