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性过剩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大、投资过热难以抑制以及金融资产膨胀等不良后果;其基本成因可归纳为经济结构失衡与国际收支失衡。本文在对现有政策作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调控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流动性过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发现:流动性过剩的外部源头是由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内部源头是国内消费,储蓄投资失衡,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流动性过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发现:流动性过剩的外部源头是由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内部源头是国内消费,储蓄投资失衡,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持续巨额贸易顺差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由此引起的外汇储备管理、人民币汇率调整,国内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瞩目的经济热点。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以中美贸易关系为出发点,分析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长期原因,阐述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通货膨胀和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已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宏观经济的热点课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有效调控当前流动性过剩首先要从源头上减缓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因此,稳健的汇率政策与偏严灵活的外资和外贸政策相配合,旨在减缓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运用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以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运用偏松的财税政策抵消从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通货膨胀和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已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宏观经济的热点课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有效调控当前流动性过剩首先要从源头上减缓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因此,稳健的汇率政策与偏严灵活的外资和外贸政策相配合,旨在减缓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运用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以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运用偏松的财税政策抵消从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过剩成为今年来我国货币环境的重要特点,是我国国际收支实现双顺差,外汇储备迅速扩大,央行为对冲巨大外汇占款而大量增加货币投放的后果。本文就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其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过剩成为今年来我国货币环境的重要特点,是我国国际收支实现双顺差,外汇储备迅速扩大,央行为对冲巨大外汇占款而大量增加货币投放的后果.本文就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其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产生了经济结构性失衡等负面影响,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利用2002年至201 2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探究外汇储备量与我国流动性过剩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介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表现和影响,说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探究外汇储备量变动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如何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抑制流动性过剩的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是经济发展中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既有外汇储备剧增这个表层因素,又与经济结构失衡紧密相关,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输入是外因。因此,抑制流动性过剩不能仅靠货币政策,还要有效治理经济结构的内外失衡,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过剩的流动性严重影响了宏观经济和商业银行的运行。本文提出了遏制流动性过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郭振 《华商》2008,(18)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于流动性过剩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和监管当局并未形成权威和准确的定义。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有国际流动性过剩以及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等表象原因,更是我国投资消费等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而我  相似文献   

13.
李婕 《北方经贸》2007,(8):109-110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旧面临着流动性过剩问题。文章系统考察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产生作用:分业经营体制下存差规模快速扩大、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出现、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并从商业银行自身方面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其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哲  熊美懿 《价格月刊》2009,(12):54-56,60
通过界定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基本含义,从流动性来源及疏导渠道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受外部流动性输入与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多管齐下,从平衡国际收支、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资本市场等多个角度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利庭 《现代商业》2008,(3):29-29,28
在明确了所研究的流动性过剩的概念之后,本文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实证分析,以期用定量的方法找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的增加、现金比率的下降,贷款需求的下降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股票市场也是影响流动性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我国经济趋向过热的特征明显,流动性过剩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以及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是当前各种媒体和经济学学术研讨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和我国经济中流动性过剩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要解决市场流动性过剩应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充债券和股票市场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志 《华商》2008,(2):39-40
近几年,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国宏观调控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我国的这种流动性过剩现象,不少专家学者也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出谋划策,但往往局限于单一的治理流动性过剩这个表面现象。本文将运用金融资源理论对造成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7中国经济展望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初步遏制了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势头。但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于宽松的局面尚未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预计2007年GDP增长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继续保持“增长较快、物价较稳、效益较好”的局面。但产能过剩压力和就业再就业压力比2006年加大。从国际收支源头控制货币流动性、进而控制国内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初步遏制了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势头。但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于宽松的局面尚未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预计2007年GDP增长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继续保持“增长较快、物价较稳、效益较好”的局面。但产能过剩压力和就业再就业压力比2006年加大。从国际收支源头控制货币流动性、进而控制国内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李雅丽 《中国物价》2007,(8):64-66,52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失衡,一方面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人民币一直面临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等现象。这一切都是和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分不开的.特别是与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国又在90年代以来长期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是改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出路之一,也是纠正我国经济失衡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