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利用新疆颁布的4张投入产出表,剖析新疆金融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产业波及效应和投入产出效应,主要结论有:从产业关联效应看,新疆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不高,仅对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这两个产业联系紧密;从产业波及效应看,新疆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力都比较低,导致其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应不强;从投入产出效应看,结合希曼判别矩阵得出新疆金融业属于高附加值低带动率的生产服务业。最后本文提出加强金融业与其他各产业互动性、拓宽金融业涉及的产业面、增强金融业与各部门关联程度以共同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在内蒙古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为了清晰把握旅游业的具体贡献,运用投入产出理论,以内蒙古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对内蒙古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作了全面的定量分析。揭示了旅游业的投入结构、分配结构、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等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内蒙古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状况。指出内蒙古旅游业与第二产业有着高度的关联关系,旅游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对国民经济具有积极的拉动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荆雪 《中国证券期货》2011,(10):159-160
本文利用浙江省2007的投入产出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浙江省旅游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浙江省旅游业自身的投入产出联系非常密切,而且浙江省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大于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基于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金融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基于我国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类整合出包括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本文用的第三产业*表示除金融业后的第三产业)和金融业的四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在四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分别对金融业进行产业关联特性分析,经营效益及就业吸纳能力分析和产业波及特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金融业的产业属性是:基础产业特性较弱,但其附加值较高;金融业对其他部门的波及程度较弱,需求拉动力小;金融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好,能有效促进就业;金融业是"瓶颈"部门,且"瓶颈"地位突出。故应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发展金融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广东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法对第三产业间相关度、波及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第三产业普遍联系,单个部门对于其他部门相关度不高,但存在单部门相关度较强的相关产业.产业中间投入和需求较为合理,产业整体影响力较为低,带动能力较低,受影响可能也较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广东省2002年、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法,对广东省金融产业规模、投入产出结构、关联以及波及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金融产业规模大,但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产业关联范围广,产业链长,但产业关联强度较弱;金融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引导作用较弱,但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较强,综合波及效应显著。因此,将金融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真正实现金融强省的目标,是现阶段广东省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广东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法对第三产业间相关度、波及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第三产业普遍联系,单个部门对于其他部门相关度不高,但存在单部门相关度较强的相关产业。产业中间投入和需求较为合理,产业整体影响力较为低,带动能力较低,受影响可能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2010年、2012年和2015年的中国投入产出量表,根据产业关联理论,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金融业与其他产业进行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关联范围较广,但影响程度不深;金融业中间投入率较低,中间需求率较高,是典型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推动力明显大于供给拉动力,具有着弱辐射力、强制约力的特性,金融业正通过供给推动的作用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产业.文章依据2012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河南省科技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存在着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其中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着高度的关联关系,对第一产业的关联度较弱;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国民经济对科技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属于中间投入性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四川省近十年来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为引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消费行为对各个产业的影响.通过对消费结构变动度,消费结构变动贡献率和生产诱发系数的计算,从量化的角度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