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股市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30年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有效性经历了无数实证研究和检验,有些支持和肯定,另一些则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甚至认为β对股票的平均收益不具有解释能力,从而宣告这一理论已完全丧失了其有效性。利用B股市场开放后的这段数据,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截面检验结果表明,开发后的B股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与β值关系的估计值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同时还证明公司规模与收益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吴世农  许年行 《经济研究》2004,39(6):105-116
本文以 1 995年 2月— 2 0 0 2年 6月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考察和对比三个定价模型———CAPM、三因素模型和特征模型。实证研究发现 :(1 )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账面市值比效应”(BMEffect)和“规模效应”(SIZEEffect) ,但对于小公司则不存在“1月份效应” ;(2 )三因素模型比CAPM能更好地描述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 ;(3 )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公司特征决定”的非理性定价理论的特征模型不成立 ,而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风险因素决定”的理性定价理论的三因素模型成立。这些发现说明 ,账面市值比和公司规模这二个变量代表的是一种“风险因素” ,并非“特征因素” ,因此中国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取决于风险因素 ,而非特征因素。作者认为 ,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长期的同涨同跌特征。  相似文献   

3.
关于Sharpe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长期存在着实证研究对它的质疑,其原因主要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一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而远离市场实际.自Fama以来至今,很多基于不同市场的实证研究都不能很好的支持Sharpe的CAPM模型理论.近期,美国New Orieans大学的Edward M·Miller将投资者的无偏估计这一条件放宽,通过对投资者之间关于收益估计偏离的分析,得到一种关于投资收益与股票价格变化的新解释,并初步将这种偏离进行量化后,给出了一个对Sharpe理论的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4.
上海证券市场CAPM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无数次的检验,早期的实证检验多支持和肯定,后来更多的研究否定了它的有效性,认为β对股票没有解释能力。本分四个时间段对上海证券市场CAPM有效性进行检验,否定了CAPM在前三个时间段的有效笥,不能拒绝其在第四时间段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非系统风险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5.
高扬  陶媛 《经济与管理》2007,21(11):77-81
对上海股票市场的价格进行研究的目的是检验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和系统性风险β的关系是否符合传统的CAPM理论.横截面检验结论表明:上海股票市场股票的定价并不完全符合CAPM的预期,风险不是决定收益的惟一因素,而资产收益率和流通比例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侯茂章  曾路 《时代经贸》2014,(6):82-82,84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180指数成份股票为研究对象,选用2005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股票月收益率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CAPM模型适用性检验。实证分析表明:CAPM模型在中国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说明β与股票收益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回归模型拟合优度不高,表明其他风险因素在股票定价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某段时间深圳股票市场的100支股票,实证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我国股票交易市场检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发现,CAPM模型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09年至2011年各支银行股每月的收盘价和泸深300指数对我国银行股进行CAPM实证分析。该实证分析表明CAPM能够衡量我国银行股的风险—收益关系,从而证实了CAPM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CAPM的历史渊源及附加假设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1年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就CAPM的理论和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国内文献中对CAPM的介绍较为笼统,对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也是千篇一律,经过对大量有关CAPM历史文献的梳理,以风险和收益为切入点,通过对马柯威茨(H.M arkow itz)的均值-方差(M-V)理论的介绍,阐述了夏普(W.Sharpe)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产生的过程。还对实证检验中忽视的附加假设条件进行了分析,这对CAPM进行正确检验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主要介绍与分析国内期刊中对经典的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研究.研究发现,国内早期的文献主要是对CAPM的检验,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实证分析,验证CAPM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是否成立.就其结果而言,存在许多分歧.之后随着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后期的文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验证三因素(多因素)模型及流动性风险溢价,另一种是对CAPM进行扩展.总的来说,我国国内的文献关于CAPM集中在实证研究,结果往往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工作值得深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来源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谭政勋  王聪 《当代财经》2004,(11):48-52
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穴M1雪增长率作为先决信息变量,使用CAPM、T-M、H-M以及FF3三因素模型的条件和无条件模型,可以对开放式基金业绩来源进行实证分析并相互验证实证结果。研究表明,先决信息变量对开放式基金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选股择时能力对开放式基金业绩的贡献比封闭式基金要大得多,但市场超额收益对两者的影响却相反。  相似文献   

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运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题组 《经济学家》2002,(1):109-11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被称为投资界的重要定律,它在受到广泛的赞同的同时也受到极大的质疑。CAPM在中国的应用是国内理论界和投资界都很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CAPM模型本身及其修正的基础上,探讨该模型及其修正在中国的运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鹏 《当代经济》2008,(11):140-141
本文首先介绍了Fama和French的三因素模型构建方法,而后分别运用CAPM模型和三因素模型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截面平均收益进行解释,以分析和比较CAPM模型和三因素模型在国内封闭式基金定价问题上的适用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明显优于CAPM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了2008年至2010年间深圳A股市场的20只样本股票的日平均收益率和同期的深圳A股的综合收益率数据作为市场收益率的代理变量进行资本资产模型的分析,采用Fama and Macbeth模型进行CAPM的横截面检验和采用BJS检验进行时间序列的检验.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CAPM模型并不适用于中国深圳的A股市场.分析原因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不健全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结构很不健全,资本市场的外部监管并没有有效地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即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弱势有效市场或者半强有效市场.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风险基金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并证明了基于风险基金的CAPM模型。基于风险基金的CAPM模型描述了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线性关系 ,其中资产的风险定义为资产收益率与风险基金收益率的协方差除以风险基金收益率的方差。作为应用例子 ,本文使用基于风险基金的CAPM模型证明了著名的CCAPM模型。  相似文献   

16.
股利贴现模型是上市公司估值方法之一,运用前需要对上市公司适用的贴现率加以预判,可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而这一模型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市场的有效性.检验市场有效性的方法通常包括单位根检验、游程检验、方差比检验等,本文以某上市公司为例,基于单位根的方法对深市有效性进行检验,利用CAPM模型,股利贴现模型尝试对其进行估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A股与B股的市场分割性检验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本文以布莱克版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作为理论模型 ,修正国外先进的市场分割检验模式 ,运用较复杂的计量经济估计方法对我国A、B股市场的一体化 (或分割性 )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 ,中国A、B股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8.
刘硕 《时代经贸》2007,5(12Z):173-174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奥运板块全部94支股票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最新的股票数据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奥运板块股票市场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采用一次回归模型估计了个股的β系数,然后利用BJS方法和FM模型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和截面回归。实证研究表明,CAPM模型在奥运板块市场应用中存在与理论不相符合的方面。为了消除单个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构造股票投资组合对CAPM模型进行修正检验,得出的β系数能更好地衡量股票组合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CAPM中的静态均衡是在一系列的假设前提下实现的。均值-方差的有效性使消费者能根据自己的偏好更好地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然而关于静态均衡的实证检验中的异常收益又极大地影响了它对经济的解释力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资产计价模型是实证会计理论的基石 实证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奠立于1986年,以瓦兹和齐默尔曼的合著《实证会计理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实证会计研究的宗旨是解释现行的会计和审计实务并对未来的会计和审计实务作出预测,其研究重心是会计选择行为。围绕这个重心,实证会计理论涵盖如下领域:(1)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资本资产计价模型(CAPM)。该领域主葵研究EMH和CAPM的确立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意义。(2)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该领域研究在有效市场假说下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关系。(3)竞争性假说的辨识。该领域研究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竞争的机械性假说。(4)会计数据、破产与风险。该领域研究有关会计收益与破产及风险间的关系,它是在前述(1)(2)(3)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5)收益预测。该领域研究有关会计收益的时间序列特性的证据。对该领域的研究,必然应用了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计价模型。(6)信息披露管制理论。该领域研究对公司信息揭示进行管制的理由所在。研究表明,实际上不存在对公司信息揭示进行管制的明显理由。管制是基于相对成本与效益的经验性问题。有效市场假说依然是该部分必要的研究前提。(7)订约程序。该领域研究会计在企业及其经理人员的订约中的作用。研究中也必须运用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计价模型。(8)报酬方案、债务契约与会计程序。该领域研究会计程序对报酬方案、债务契约的影响。在给定市场有效的前提下,结合运用资本资产计价模型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程序上的变更可能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9)会计与政治程序。该领域研究政治活动对管理人员选择会计程序的影响。(10)会计选择的实证性检验。该领域研究对各种有关含计选辑行为的验证。(11)股票价格的检验理论。该领域研究强制性会计程序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分析工具依然是资本资产计价模型。(12)契约理论在审计中的作用。该领域研究契约理论对会计和审计实务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