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调节社会劳动分配比例的两种不同的形式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保持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是一个存在于各种生产方式下的普遍规律。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就是实现这个规律的两种不同的形式。所谓计划调节,就是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通过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来调节社会劳动的分配,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张建合 《经济问题》1991,(8):F003-F00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末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但这不过是  相似文献   

3.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也可简称为GDP价格指数),也就是国民经济综合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生产各环节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数,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总体价格水平,是一种最全面的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4.
二、作为价值实体的社会劳动是如何形成的? (一) 劳动的二重性和复杂劳动折合为多倍的简单劳动问题我们已知,各种不同商品所共有的价值实体是劳动,它是人类肌体所具有的劳动力(体力+脑力)的使用或表现。劳动本身随时都有两重性:一为具体劳动,如种植小麦的劳动、缝纫劳动、制造机器的劳动;科研劳动、教育劳动、文艺劳动,它们生产出各种产品或使用价值,这是不能公约的。二是在理性思维中,把具体劳动的特殊性舍去,它们就不过是人类  相似文献   

5.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卷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表述,是与他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的分析方法相一致的。在第一卷中,马克思是从狭义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单个商品的价值决定,“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来看待的。至于该商品社会是否需要,需要量和供给量是否平衡,以及由此产生的为满足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所需社会劳动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等方面的问题和因素,马克思作了一些舍象和假  相似文献   

6.
<正> 控制货币投放是银行进行宏观控制的关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家可以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宏观控制的首要目标是在价值量上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在使用价值量上保持商品供应的品种与社会各种需求基本上相适应。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本文着重研究货币投放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价值量上的平衡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货币是经济体系重要的媒介.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总合的商品交换,再到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商品交换的媒介逐步地固定在某些特殊的商品上,最终形成了货币.货币的出现是商品内部矛盾不断作用的结果.这些矛盾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以及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理论上讲,社会劳动的合理分配和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在各自不同的条件下,对社会劳动进行地区、部门、行业及国民经济各环节、各方面进行合理分配的具体形式。但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进行社会劳动的分配,这种形式更合理、更科学,从根本上避免了产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弊端,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这种机制,已被世界上一些国家纷纷采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国十年来两者的初步结合,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实现和完善两者的结合,使经济适度增长,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价值抽象于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比率,而不同使用价值产生于不同的具体劳动。由此推论,具体劳动即劳动的异质性是价值决定的重要因素,在研究价值决定时不能强制地抽象掉劳动异质性。本文对基于劳动异质性的广义价值论做了新的表述,并从劳动异质性的角度对劳动价值论以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折算做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学界的出版物中和学术讨论会中,或者在大专院校的经济学教研中,对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价值理论,曾触及以下疑题: (1) 马克思说,各种不同的商品,除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外,还有一种共同的价值因素,它的数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抽象同一和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但是,生产各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不仅是不同的具体劳动,有简单易干和复杂难干等区别,而且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还会因为生产者的勤懒的不同和所使用的劳动工具好坏的不同,而大有悬殊,那么,它们是否真能或者是如何才化合出一个以等一的和社会平均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说错误的理论根源在于,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混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质的差别,其结果是将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错误地理解为劳动生产力与使用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理论的倒退。运用价值转形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的原理,破解所谓的"马克思的悖论",从而更好地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2.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以期达到劳作的目的。劳动过程消失在劳动结果的形成中。劳动的结果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脱离劳动过程之后具有独立物化形态的形式;另一种是随着劳动过程的开始、发展、消失而发展变化的劳动活动形态的形式。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劳动结果的两种形式,我们称前一种为产品,后一种为服务或劳务。对于服务,更确切地说,它是劳动活动所代表的使用价值,或劳动力参与生产、流通和生活消费及社会管理时的各种表现形式所体现的使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在人们从事的各种各样的劳动中,在不同的劳动领域里,服务以劳动活动本身作为劳动的结果形式而与劳动的另一种结果形式,即物化形式并存。从劳动过程与劳动结果的关联看,服务可分为纯粹与非纯粹两种。所谓纯粹的服务是指  相似文献   

13.
《经济研究》1980年第11期发表的王干一同志的《对商品和劳动二重性问题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读后颇有启发,但对该文论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商品生产者的具体劳动都是历史范畴,我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把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作为我国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怎样完善市场体系?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一市场是商品经济范畴,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各种经济发展要素供给和要求实现的场所,是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调节机制。因此,发展商品经济离不开市场,商品经济愈发展,就愈依赖于市场。正如马克思指出:“对工业生产来说,市场的不断  相似文献   

15.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论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成“正比说”,产生这种错误观点的根源在于混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质的差别.要厘清“变动关系”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一命题.劳动生产力和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关系,而劳动生产力和市场价值及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则是不同层次的现象形态的关系.运用双重价值转形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理解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逻辑关系的金钥匙,破解所谓的“马克思的悖论”,从而更好地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6.
《经济问题》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发表了李砚林、牛养育二同志的《按劳分配是按抽象劳动分配和按具体劳动分配的统一》一文(以下简称为《李文》),试图论证存在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阶段具有两个层次的按劳分配关系的客观必然性,这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但是对《李文》论点依以建立的根据,我们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商榷,以求教于李、牛二同志。 《李文》提出,在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只能按经济单位提供的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分配,然后,经济单位内部才能按劳动者具体劳动时间来分配。”(《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有两个与储蓄有关的计算公式和一个衡量标准。一个是关于可供消费品和劳务与社会商品及劳务购买力的平衡公式,一个是国民收入实现额与使用额的平衡公式,以及市场供需平衡的比例关系与具体数据。它们的指导思想明显地是把储蓄始终放在消费基金之中,从而引出一系列结论,对此我认为是值得探讨的。(一) 关于计算当年可供消费品与劳务与当年社会商品及劳务购买力平衡计算公式: 当年货币收人总额也即社会商品与劳务购买力(下文用①表示)=当年社会商品可供量+文化生活服务可供量(下文用②表示) 如果①减②不等于零,则被认为有结余购买力,则为供求不平衡。当年结余购买力(下文用③表示)=当年新增储蓄余额(下文用④表示)+当年新增手存现金(下文用⑤表示)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劳动消耗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对国民经济进行规划和综合平衡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投入产出劳动表,对于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对劳动资源的需要,研究社会劳动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揭示各生产部门的劳动消耗量及其经济效果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为上述分析研究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资料,还可以通过对投入产出劳动表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所分析的商品价值只包括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撇开了具体劳动转移的旧价值。 一、体力原子与智力原子 价值规律表明,人类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撇开转移的旧价值,价值产品完全由耗费的活劳动构成。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就是说,形成价值产品的人类劳动,包含着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不同质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我国,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必然的历史趋势。但是对于劳务活动也能生产商品,也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观点仍然存在很大分歧。传统的见解认为从事商业和服务业的劳务活动是非生产性劳动,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按照这种理论,劳务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当然就是相悖的了。我认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传统见解是一种误解。而产生这种误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一开始给商品下的定义凝固化,而没有看到马克思在《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