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遭遇重大质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遇到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场运动对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批判,它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趋势不啻当头棒喝,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需要重新反思。笔者认为,科学的真正精神是多元论的,新古典经济学无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被放弃,但它许多严重的缺陷和“科学性”的多少长期得不到讨论,其霸权地位也已对学术自由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是战后美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教训,我们不应重蹈覆辙。现在,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场国际运动所提出的问题,放弃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新古典主流化和数学形式化这种取向,采取渐进的和试措的改革办法,兼收并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魏双凤 《特区经济》1994,(2):27-27,32
<正>经济学本来是综合的,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西方经济学家将其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微观经济学是以基层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者威廉·配弟,马克思称他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02页,1972年版).18世纪50年代,法国重农学派奠基人魁奈和亚当·斯密都被认为是早期宏观经济的研究者。直到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发表 《货币改革论》、1930年发表《货币论》、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后,才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基层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科学,它涉及市场、价格问题,又称为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在凯恩斯主义产生以前,由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集大成的传统庸俗经济学中的价值和分配论,便属于这一范围。 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是当前国际上经济科学的两大支柱.前者运用总量分析法,从总体上分析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调货膨胀、财政金融、进出口贸易等重大问题.而后者是运用局部分析法,从局部上分析研究一个企业或一个农场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性质 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企业被看作是一个“寻求利益最大化”的“黑箱”,作为众多同质的原子简单地存在于经济分析中。正是这样众多的假定构建起了主流经济学理论超乎完美的均衡模型。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是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经济学研究中应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理解人的动机、能力、人类行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人的假说归根结底是对“经济人假说”(Hypothesis of Econemic Man)的看法,这一假说是当前仍居正统地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最核心的基础.对这一假说的修正、补充或重新理解.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过新古典主义边际革命、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革命、后凯恩斯新古典主义复辟和博弈论革命以后,始于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学者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包含宏观、微观两大基础理论,国际经济学、金融贸易理论等大量理论和应用分支的庞大体系,在经济管理、政策制定和经营决策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而且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渗透扩展,以至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历经多次转换,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分别促成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这种宏微观理论的割裂使经济学研究存在不合理的悖反,推动了西方经济学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理论探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问题的出现,令西方学者在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外另觅宏观理论的研究基础,由此掀起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热.与强调实物经济技术关系分析的主流新古典理论不同,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之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矛盾和利润率下降、有效需求及经济周期与危机等宏观经济问题.依据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这些问题不仅可以通过由市场经济或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决定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变量的性质体现,而且其发生发展及相互之间也必然存在各种联系,从而能够经由微观基础到宏观经济的逐层推理建立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进行论证和预测.这是马克思经济学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的重要内容,完全不同于"剑桥资本争论"揭示的存在一系列逻辑悖论的新古典经济学在排除真正市场竞争前提下所给予的错误阐释.  相似文献   

7.
王前强 《改革与战略》2010,26(4):185-186
罗运贵在其新作《新宏观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传统“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80%以上的理论观点是错误的,并从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和宏观经济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他认为,可以通过无偿发行货币搞建设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不但是对传统宏观经济学体系的突破,而且对解决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财政资金问题和促进宏观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交易成本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业安(《经济研究》2001年第七期)把新制度经济学重视制度分析的“可检验的意蕴”,落实在“小样本个案”的研究方法,并认为这一方法应该成为国内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向。在回顾制度研究的传统和描述新制度经济学内部充满纷争的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强调,新制度经济学最根本的理论特色在于交易成本的研究范式;与其说小样本个案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不如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一门正在形成的学科,更应该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主义,而不是简单地提出所谓的“主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为杰 《山东经济》2011,27(3):41-45
对于“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这个元经济学的问题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与哲学家。这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又是一个哲学问题。在梳理穆勒等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本质观点的基础上,以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经济学的科学性,特别是数学工具的运用对于经济学向自然科学方向迈进所做的贡献做出论述。经济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其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受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影响上。经济学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特质,但是经济学的科学性似乎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0.
神经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经济学是融合了经济学和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目前正在形成和不断发展之中。神经经济学运用神经科学的方法与成果,探讨了经济学的理论假设与基础,其发展会对决策理论、微观经济学、行为博弈、行为金融和营销学等产生影响。神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密切相关,对一些经济学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将来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早期表现为马歇尔微观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初步发展,中期体现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扩展、方法创新及应用实践,后期则反映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计量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信息经济学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看经济学     
右倾经济学经济学除有传统分类外,还可根据其倾向分成“左倾经济学”和“右倾经济学”,左与右虽有共同的目标,但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此外还有一定互补特性。“右倾经济学”,因有其特有的“冷酷、残忍”的特性,在社会少为常人所知,但相信它在高层内心中却广为流传。右倾经济学虽然冷酷,但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其弊端就是容易被既得利益阶层所滥用,而充当剥削分化的理论工具。因为右倾经济学是以恶的一面为动力,所以容易形成善恶好坏界限模糊的错觉。  相似文献   

13.
快乐经济学     
你听说过“快乐经济学”吗?你了解“快乐经济学”吗?陈惠雄的“快乐经济学”理论,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本身,而人本身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快乐。因此,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追求各自的快乐满足。”发展经济,目的是快乐幸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学特别是理论经济学长足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但是,中国经济学家并不满足经济学的繁荣,有人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有独立学术价值和体系的经济学”。有人还认为,面对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种种困难,理论经济学“还显得苍白无力”,这是有代表性的见解。不少有作为的经济学希望中国经济学有一个较大的进展,能对我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富裕,能对经济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多年来,经济学界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多方面的反思、回顾、比较,提出了不少见解,这些意义仁见仁,智见智,可谓众说纷纭。所有这些观点都可以给人启迪,笔现将目力所及的资料加以筛选,列述于后,以利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信贷配给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中信贷市场失衡的重要原因,在新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金融学和信息经济学的重要问题。现有的理论从许多角度探讨了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并对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一些应对这一问题的措施或者制度安排做了解释。本文是信贷配给理论的一个综述,回顾了对该问题的研究,整理了已有的几个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任重道 《北方经济》2007,(8):21-21,20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耶克称他为与伏尔泰、孟德斯鸿、托克维尔和穆勒不相伯仲的伟大思想家。米塞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主义,这种立场使他的学说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受到人们的冷淡。但是,随着过度的国家干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米塞斯的学说在西方社会又重新受到重视,在70年代开始的所谓“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危机”中,新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要是从米塞斯(以及哈耶克哪里发掘“挽救和重建”经济学的思想源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新老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起源及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老制度经济学思想起源的回顾,引出了新老制度经济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比较问题。总的来看,老制度经济学着眼于经济社会整体,采用结构分析、整体分析,归纳和演化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注重于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采用一般均衡和个体理性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在与当时主流经济学的关系上,老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划清界限,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西方经济学起源于微观性的“家政管理”,但随着其研究逐渐涉入到公共领域而被称为政治经济学。显然,由于除了单纯的个人消费的问题外,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根本上都属于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共领域,因而政治经济学本身是一个研究经济现象的更合适名称。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的经济学等同于国家干预经济学,用“国家或政府行为”来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一词,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内涵的窄化。正是基于这种狭隘概念的理解,产生了目前的经济学两大体系:一方面,西方主流学者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个人发财致富之术,从而用“经济学”一词来取代“政治经济学”一词;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学者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从而继承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米传民  刘思峰  江可申 《山东经济》2004,20(6):28-30,50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为“由上及下”,此类方法倚重干总体把握,忽视个体行为,理论视野中特别缺乏个体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因此在获得精确严密逻辑推理的同时,而难以准确描述现实问题。随着认知科学、演化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智能计算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这一经济学新分支,它不仅仅是经济学研究工具的发展,更是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变革。本文以双向拍卖市场和人工股票市场(ASM)为例论述了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基本特征及其与传统研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0.
牛曾 《发展》2003,(6):54-54
自然资源具有可耗竭性,这关系到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当前,环境和资源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自然资源的配置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只有自然资源市场达到稳定均衡状态,才能够把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起来达到效率最优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导致资源环境中的许多市场没有达到均衡发展,最终造成了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和世界资源所出版的《世界资源2000-2001年:人与生态系统:被磨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