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安徽省行政成本控制取得的主要成效近年来,为了建设节约型政府,加速安徽崛起步伐,安徽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在控制行政成本上采取了一系列扎实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精简机构奠定了行政成本控制基础。安徽省一直把精简机构作为行政成本控制的主要抓手。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安徽省全面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至2004年底,全省乡镇总数由1846个减少到1542个,行政编制精简10%,其中芜  相似文献   

2.
政府行政成本一直是一个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的问题。事实上,上至中央、下至乡镇,各级政府的行政成本的规模一直没有权威、具体、公开的统计数据。2010年起,财政部开始深化预算科目改革,增设反映行政成本的明细支出科目,进而调查统计出全国的行政成本的规模,为政务公开作准备。  相似文献   

3.
林臻强 《财政监督》2011,(20):41-43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成本意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行政成本问题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已成为行政成本较高的国家,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致使有限的财政资源捉襟见肘,加大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对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成本意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行政成本问题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已成为行政成本较高的国家,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致使有限的财政资源捉襟见肘,加大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对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成本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成本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国家政府不断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我国的行政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行政成本观念弱化、行政绩效评估操作困难、人事制度不科学、一些公务员的素质欠佳、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的。所以树立科学的成本效率观、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健全行政成本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行政成本是指党政机关及财政开支的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人员成本、办公设施成本等,也就是直接成本。从广义上说,行政成本还包括政府决策过程中引发的公共资源和环境资源方面的成本,也被称为“间接成本”。财政预算是政府施政纲领得以具体实现的首要途径。也是影响政府部门组织行为最有力的工具。要控制行政成本,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既要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财政部门更要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实行绩效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制度,从管理机制上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7.
夏书章 《财政监督》2007,(10):10-13
行政成本是指政府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消耗。从狭义的角度看,政府机构正常运行需要消耗资源,比如建筑物、办公设施、人员工资等,这一部分行政成本本身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是必需的。从广义的角度看,政府行政成本还包括政府行政决策所付出的代价,这部分代价是否值得,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如果决策失误,必然会导致不必要的行政成本支出。据报道,“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平均每年增长23%,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2003年行政管理费用同2000年相比,三年内增长了192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比美国还高出9.13个百分点”。国内外媒体关于我国行政成本偏高、过高、太高的报道,早已不是新闻。究竟是不是那么严重,还有待深入研究。即使不是或不完全是那样,因为事关发展全局,加强研究也有重大而深远意义。本文主要试从绩效、廉政、勤政三方面对行政成本进行析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论金融改革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磊 《南方金融》2004,(10):4-4
改革是有成本的,金融体制改革同样也面临着成本支出,但目前关于金融改革成本的所有讨论却是令人困惑的:哪些成本应该算作改革成本;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或分担;如何使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家积极推行公务用车改革,这是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而敏感的改革任务。积极探索机关公务用车的使用与改革,对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探讨工作思路,整合工作流程,加快改革步伐,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具有深刻而现实的意义。目前,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月.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对乡镇行政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其目的在于通过减人、减事、减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将农村税费改革推向深入。本文将介绍咸安区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并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行政组织设置不科学,结构不尽合理;行政成本没有纳入单位和行政人员的考核范围;财政支出管理不规范,行政成本的细节控制不严;机构改革人员分流难以到位,财政负担难以减轻;行政管理思想和手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以及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程序化不够等原因,致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成本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庞大的行政管理支出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妨碍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当前应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控制机构规模;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强化财政预算,规范财政支出;控制干部职务消费增长;树立成本观念,提高行政人员素质等措施降低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一直是财政部门行政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务用车支出作为行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安徽省在省直部门积极推进公务用车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问题 1、行政成本观念弱化,行政人员效益观念不强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任何企业和个人在经营活动中都会考虑成本与效率,努力降低成本。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收益。而在政府活动中,却没有这样的动机维护政府活动的收入。成本——效益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而政府组织和公务员在管理和服务中却缺乏这种经济理性。行政学专家毛寿龙指出,基层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效益观念。许多地方的领导干部缺少公共财政的观念,对公共财政的理论非常陌生,对行政成本的问题很少去思考,当然就容易产生“敞着口子花财政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广东财政》2003,(8):34-35
财政、财务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确立新观念:一是树立成本和效率意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资产的效能。二是树立系统管理的意识,实现部门内部预算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有效整合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资产。三是理清部门资产管理的思路。要规范存量,控制流量,管好增量,努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不仅需要付出巨额成本,而且需要付出长期努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方案如何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改革成本大小及相关方面支撑能力。本文以湖北省乡镇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安陆市为分析样本,以孝感市所辖县(市)为佐证参照,并根据乡镇改革成本的主要特征,试算乡镇改革的机会成本,据此提出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及配套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配合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河南淅川县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办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和知识更新,淅川县财政局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17个乡镇办的财政所所长、预算会计、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行政成本过高的表现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行政管理费用也在不断增长,行政成本过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下面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行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据报道,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78年仅为4.71%,  相似文献   

18.
最近这一段.划小省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网上甚至有许多人列出了划为四五十个省区的具体方案。我个人近来接受的采访也较多,多是有关行政区划改革的,其中尤以划小省区最使采访者感兴趣。十多年前.我就提议应该将省一级政区划到50个左右.以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与降低行政成本。现在我依然是这个观点。但是在具体操作时我却认为应该从容慎重,成熟一个,划小一个,绝不适宜将划小政区当做一个运动来搞。  相似文献   

19.
《财政监督》2007,(10):1-1
近年来,行政成本居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这一问题,如清理各级党政部门超标楼堂馆所,出台了约束公务消费的公务卡制度并在部分地区和部门试行。尽管行政成本信息披露多有厥余,但政府部门的有关统计资料、学界坊间的研判推算和已知的诸多案例,已使行政成本的真实状况显现端倪,压缩行政成本仍大有可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行政成本精细化管理行政成本精细化管理,与传统的行政成本管理相比,是更高一级的管理形式。精细化管理的前身是"精益生产模式",最先应用于日本的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后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