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月16日,第三届海峡金融论坛的子论坛——两岸大宗商品交易与国际定价权论坛在厦门开幕,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山恩等业界专家,以及来自政府、银行、投资机构的相关人士近3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在论坛上,围绕当今黄金定价权这一热点话题,中经商品交易所总裁冯春、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胡捷、厦门市金融协调服务办公室主任丘筱文等业内外人士,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对这一热点话题的各自观点与见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全球名列前茅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应当掌握黄金市场的定价权。这需要在改善黄金市场和开放外汇市场两方面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也是大豆的最大进口国、第二大消费国和第四大生产国,但我国无法掌握大豆的定价权。大豆定价权的缺失,导致国内大豆生产的较大波动和我国大豆压榨企业损失惨重。文章对国际价格波动与我国大豆生产种植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大豆进口价格的是大豆生产波动的Granger原因。为保护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差异化的定价权争夺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邢世伟 《河北金融》2010,(10):25-27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失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给我国的经济利益造成巨大伤害,同时也危害经济能源安全。在我国经济逐渐回暖并从经济危机走出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最近铁矿石协议价格的上涨,给我国经济的回升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本文在以铁矿石为例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缺失定价权的原因,并给出了获取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策略选择及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取机会。  相似文献   

5.
期货市场是国际大宗商品主要定价中心,谁能左右和影响期货市场,谁就掌握了国际定价的主动权。笔者认为,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必须以争取国际定价权作为基本方向。基于此,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策略建议如下:1.扩大交易规模;2.丰富交易品种;3.引入机构投资者;4.创新交易平台;5.提高市场开放度;6、夯实现货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权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费率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价格。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制定费率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和盈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钢材作为世界上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商品品种,价格波动剧烈,至今尚未形成国际定价中心,钢材期货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各国期货交易所都有意竞争钢材定价中心。加之铁矿石价格高企行情在国内几番上演,中国急需重启钢铁期货的呼声高调涌出,一场不见硝烟的定价权争夺战正在期货市场悄然打响。  相似文献   

8.
过去一年,在乌克兰危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QE)、石油价格下跌等事件的影响下,黄金随之起起落落,但总体上并没有走出2013年断崖式下跌的阴影。  相似文献   

9.
发达市场的经验表明,充分发挥货币经纪公司在信息服务、撮合交易、引导市场定价等方面的中介作用,对于增强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提高资金的运作及配置效率,促进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了我国黄金租借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黄金租借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线上线下产品价格的协调是实体零售企业资源整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论文主要通过价格敏感度和服务敏感度两个维度,将消费者分为四类,对消费者偏好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定价策略,为双渠道零售企业线上线下产品的定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布局和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意义是推进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于中国大国战略的实现,并促进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然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操之过急的金融自由化引发金融动荡、虚拟经济的过度泡沫化危害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向国内蔓延更为迅速等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点。中国布局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原则是:遵循金融改革开放风险可控的首要前提、坚守金融依附实体经济的基本底线和把握金融中心服务国内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有助于中国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尽可能趋利避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以国际金融多中心为战略选择,选定上海、香港和北京作为布局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城市,符合中国整体战略利益,也与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现状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要求我国重视船员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船员职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海事活动的风险性、生活条件的艰苦性以及船员劳动的涉外性。船员就业模式的发展变化、我国国内船员立法的完善以及履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要求我国构建专门的船员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航运发达国家均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船员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制度构建应当通过《海商法》第三章"船员"的修改实现。船员劳动制度的构建应以船员劳动合同为核心,船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则应以船员社会保险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15.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路径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来的,从提出到现在快二十年了。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之后,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然要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怎样更好地着眼于长远,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巨大变动下,怎样更好地探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步战略、路径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人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动力、问题和操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轶昌 《海南金融》2009,(7):21-23,29
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发展为背景.论述了由于居民财富增长带来零售服务需求、资本市场发展逆转融资方式压缩公司业务空间、利率市场化降低了公司业务的利差收入、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技术网络带来零售业务规模效应等方面,形成商业银行由公司业务为主向公司、零售业务并重的转型动力。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中普遍存在转型策略雷同、转型流程效率低下、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以人为本的零售文化和法律法规缺失等典型问题。提出了从制定完整的零售业务发展策略、健全零售业务规范、完善零售业务支持系统和制定实施新的零售业务人力资源规范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课题遵循结合中国国情、灵活借鉴国际经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提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应设定如下战略:以长三角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大陆经济为依托,以人民币产品中心尤其是固定收益产品中心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人民币的结算、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实现,使上海从国内金融中心加速迈向亚太区域金融中心,最终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天明 《银行家》2002,(5):74-78
我国有必要对世界定价中心可能形成于中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是未来资本市场完全开放、人民币成为一种可自由兑换的世界货币时,争取其定价权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推进上海黄金市场发展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黄金市场已初步构建了黄金投资产品体系、黄金交易体系、黄金交易服务体系、黄金市场客户体系和黄金市场管理体系.但是,中国黄金市场作为正在融入全球黄金市场的一个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根据我国黄金市场实际,本文提出推进上海黄金市场发展的相关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中的贷款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快速扩张势头尤为强劲,但与其相适应的信贷业务经营收益水平却未随之同步提高,由此凸显出信贷业务快速扩张背后贷款定价问题的困扰。关注和重视研究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取向,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应对这一困扰,从而在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卡准信贷资金成本与收益的啮合点,做到信贷业务经营成本的可控性,提高信贷业务经营收益水平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