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京环城游憩带花卉旅游产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城游憩带花卉旅游开发是南京市旅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南京市环城游憩带花卉旅游开发条件的辩证分析,依托南京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底蕴与强大的经济与科研力量,结合城市急剧发展的休闲需求,深入挖掘民俗、饮食、养生、美容、保健等文化内涵,在环城游憩带以梅文化为龙头,多产业合力,积极开发相应的花卉旅游产品,培育多样的花卉休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于城郊游憩的需求也在快速发展,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运用生态位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规划提供合理建议。[方法]生态位理论作为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为此,文章尝试利用生态位维度、生态位重叠等测度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对策。[结果](1)依据生态位维度和哈尔滨特殊的季节性旅游特点,可以将哈尔滨夏季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划分为近郊、远郊游憩带两大圈层,阿城、宾县、尚志、五常四大旅游带;冬季环城游憩带空间划分为市区、近郊、远郊三大滑雪游憩带。(2)对选取的景区进行生态位测定,依据测定结果和相关公式计算各景区间生态位重叠。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区夏季景区空间布局在近郊圈层阿城区、宾县两大近郊区域内景区密度较大,景区间竞争关系激烈;冬季景区圈层内部竞争较为激烈,尤其以远郊最为显著。(3)针对分析结果,该文从生态位分离、降低生态位重叠度和增加生态位宽度3个角度提出了环城游憩带建设的优化建议。[结论]研究结果和现实吻合,说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内各景区竞争激烈,应进一步优化。通过分析过程和结果说明了生态位理论对旅游区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指导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城游憩带是近年来大城市郊区旅游发展的新现象,其以独有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及今后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潮流。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范围和区位进行界定,结合实际将其空间布局划分为“一区两带”,即城市中心旅游区、近郊游憩带、远郊度假带。通过实地调查,列举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主要旅游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哈尔滨“一区两带”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近郊游憩带和远郊度假带的旅游资源具备二级开发潜力。两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适合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结论。为今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森林旅游产品为依托的环城市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游憩地.本文分析了武汉市环城森林公园的游憩用地空间发展的阶段,从游憩功能的角度,提出构建以武汉近郊九大森林公园为节点的网状空间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5.
环庐山游憩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收集各景区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环庐山游憩带景观资源,休闲内容,及旅游流的时空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合理地规划与建设环庐山游憩带  相似文献   

6.
南京休闲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简述了南京市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休闲渔业发展的三项特征:一是休闲渔业与地方旅游业相结合,二是休闲渔业主要分布在环城游憩带上,三是休闲特色明显。提炼论述了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品牌意识淡薄,经营者素质不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加快渔业园区建设,建立并维护休闲渔业的标准体系,加大品牌培植力度,对经营者进行专业培训。力争通过发展休闲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为加速延吉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面开发建设冬季旅游迫在眉睫;在延吉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延吉市冬季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了延吉市冬季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千岛湖区游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加快发展游憩产业,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形势和内部转型升级的要求,在阐述游憩内涵基础上,结合千岛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千岛湖游憩资源及其观光、康体、娱乐、文化、农业等游憩产品谱,认为全方位、多途径发展千岛湖游憩产业势在必行,并提出千岛湖区游憩资源开发利用与文化内涵挖掘、国有林场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根据福建省莆田市西天尾镇后黄村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现状,针对区域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历史传承、产业发展、游憩空间整合”三位一体的郊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在确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对后黄村用地进行布局,确定功能分区,配套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构建文化浓郁、产业配套、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郊区新农村。最后,从4个方面指出后黄村规划编写和建设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玥  徐慧  谢佩琳 《水利经济》2020,38(1):80-84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的主要公共场所、景观游憩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发挥城市滨水空间的游憩功能,打造滨水游憩空间越发重要。在梳理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概念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水陆统筹角度,根据多学科理论,辨析了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简称"六位一体")六大综合治水理念与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的关系,探讨了基于"六位一体"的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思路和要点,并以沂源县螳螂河城区段展开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 ,新形势下中国矿业资本市场面临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 ,要善于总结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的规律 ,不失时机地规范和发展矿业资本市场 ,为国有矿业企业和地勘单位的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作出新的贡献。同时 ,就大力发展我国矿业资本市场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esents estimates of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fishing in New Zealand. The data was obtained from a large-scale interview conducted at boat ramps across New Zealan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a species depends critically on the motives for targeting a particular species. Species targeted for eating purposes have marginal values that appear to closely reflect the market price of the fish (i.e. the opportunity cost). In contrast, those species which are sought mainly for recreational purposes, have a higher value. Furthermore, values for these fish types were found to be greatest for scarce species and large species of fish.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robustness of the estimates to determine whether strategic bias, embedding effects or hypothetical bias influence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进入 2 1世纪 ,买方市场已经全面取代了卖方市场 ,地勘行业以往在卖方市场中取得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营业绩也成为历史。面对竞争更加激烈 ,市场开发难度更大的买方市场新环境 ,全体地勘员工必须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新的规划和定位 ,以便使我们能在高层次国际化竞争的环境里寻找到新的生存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4.
天水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分析了天水市的发展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天水市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即结构调整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论文运用产业发展供求分析法,分析北京都市型休闲渔业发展动力与外部环境。从需求分析看,北京市已经具备都市型休闲渔业大发展的客源市场条件,而且乡村休闲观念和休闲时间增加为都市型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增强的消费偏好。从供给分析看,喜忧参半的自然条件为节水型的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区位及交通条件为都市型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分析供求和政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管理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塑造特色品牌、与地方结构调整相结合等推进都市型休闲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发展休闲渔业是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重要举措。文章旨在评价2011—2017年中国省域休闲渔业综合发展水平,并分析影响省域休闲渔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方法 构建多维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各省域休闲渔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排序;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及障碍度模型识别并计算影响各地区休闲渔业发展的障碍因素。结果 (1)中国休闲渔业发展均分为0.16,总体发展现状水平不高,且区域间差异显著,空间分布呈东南与沿海区域较高,西北及内陆地区较低的特征;(2)按照现状与趋势综合评价,全国休闲渔业综合发展水平可分为8个等级,其中山东、江苏和湖北为发展水平最高的一级;(3)生物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是休闲渔业发展的基础障碍,管理系统与消费者系统是制约其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障碍。结论 中国休闲渔业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发展短板突出,应因地制宜挖掘资源特色,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休闲渔业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休闲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果业是在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果业产业结构调整双重背景下产生的,在国内外的实践中显示了巨大的发展前景。本文研究国内外休闲果业发展特点,着重研究北京市的发展特色,提出休闲果业发展类型,并结合市场分析结果,对北京市休闲果业发展提出了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海洋休闲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人们的休闲需求,推动了渔区的经济发展,逐渐成为海洋经济的活跃领域。与此同时,海洋休闲渔业面临的发展瓶颈也同步凸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向更高层次迈进。本文旨在从海洋休闲渔业的属性和海洋文化特征入手,深入分析其发展困境,探讨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闲渔业两者之间的耦合效应,以此寻求海洋休闲渔业的有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