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以包括属于热固性树脂的环氧树脂(EPR)、不饱和聚酯(UPR)、酚醛树脂(PFR)、聚酰胺(Polyamide)、双马来酰亚胺(BMI)以及属于热塑性塑料的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等合成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骨架的一种复合结构材料,俗称玻璃钢。 相似文献
2.
电子电气废弃物回收利用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了电子电气废弃物迅速增长的趋势及其有价成分的回收价值。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回收的现状及有关的回收利用法规,特别是欧盟于2002年颁布的具有重要意义的WEEE和RoHS法案。提出我国制订回收标准应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思想,并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耗及环境影响最优化对回收利用环节作出合理可行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环资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24(8):40-41
美国、加拿大均属联邦制国家,在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立法方面主要由所属各州负责,最近也开始酝酿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美国联邦政府虽然没有对废旧电子电器实行强制性回收利用的法律,只是对废旧电子电器中破坏臭氧层的氯氟烃(CFCs)和含氢氯氟烃(HCFCs)实行强制回收,但一些州已经开展相关立法。加拿大的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主要经由各省的相关立法和生产者延伸责任来开展。生产者延伸责任在加拿大得以蓬勃开展,大多数省份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立法已经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物理分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废弃物在未来5-10年的年增量估计为25%左右,电子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和潜在资源价值须高度重视。分析了电子废弃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与物理分选相关的性质,详细介绍了物理分选的研究现状厦发展方向。认为正确界定电子废弃物,做好电子废弃物分类、拆解,实现减容减重。充分利用电子废弃物中物质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发展亚微米尺度金属粉末、玻璃纤维、塑肢粉末的物理分选技术,是实现电子废弃物合理回收利用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10):7-7
近日.2011年海峡两岸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展会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财团法人台湾绿色生产力基金会、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及台湾区资源再生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是两岸首届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领域的专业展览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8):9-9
2011年8月18—20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向欣司长赴湖北省调研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听取武汉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介绍,实地考察了武汉市、荆门市格林美公司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并听取了格林美公司关于循环消费和新型资源回收模式的汇报。湖北省商务厅、武汉市商务局、荆门市商务局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9.
10.
电子废弃物兼具危害性和资源性,鉴于我国电子废弃物总量巨大,因此构建回收体系具有迫切性。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的分析研究,对未来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的构建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废PET塑料饮料瓶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镇海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6):19-20
目前 ,我国PET塑料饮料瓶的消费量已达到 9.6万t/a ,废PET饮料瓶的再生利用 ,不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但目前只有很少部分被利用 ,其余的被随意丢弃 ,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其回收利用技术有着广阔的前景。PET饮料瓶回收方法有化学回收和物理回收两种。化学回收法是将PET废瓶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解聚生成有用化学品的方法 ,如生产低档燃料汽油。物理回收法是将废PET瓶经过分离、破碎、洗涤及干燥处理进行再造粒的方法。物理回收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将废PET瓶切碎成片 ,从PET中分出HDP… 相似文献
12.
刘娇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10):43-43,12
1前言随着PP塑料编织袋(以下简称PP袋)的广泛使用,PP袋的生产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这种废弃袋也越来越多。回收这些废弃袋再生利用,是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并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举措。近些年来,许多生产厂家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这里所讨论的是PP袋的再生利用,废料是指适合于生产PP袋的PP塑料废品。这是一种单一品种的废料利用,要求比较高,不能混有其它品种的塑料,更不能含有泥沙、杂物、机械杂质等,其熔融指数要求在2~5的范围内(不是任何PP塑料都可用的)。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PP袋生产过程中的废料;… 相似文献
13.
刘北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6):10-10
生产包装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我国目前对商品废旧包装回收利用率较低、回收技术落后、制度不健全。据了解 ,废旧包装纸和纸板回收率为 2 0 % ;塑料不足 30 % ;医药、罐头、化妆品等包装几乎完全废弃。这对我国这样一个原材料和资源人均占有率很低的国家来说是很不应当的。1 减少包装废弃物的方法1.1 包装的多功能化。许多商品包装如果使用后能移作它用就可以解决废弃的问题。如德国的一些商品包装使用过后经折叠可改作货架 ,这样就减少了包装物的废弃。1.2 开发易于回收的复用包装、可折成纸箱热塑性塑料的包装经重新加工后复用… 相似文献
14.
江镇海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12):26-27
日本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塑料生产和消费国 ,塑料年产量超过 14 0 0万t,消费量近 10 0 0万t,目前废塑料排出量约为 90 0万t/a ,废塑料占生活垃圾体积的 30 %~ 5 0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稠密 ,日益增多的大量废塑料已不能再用焚烧或掩埋的方法处理 ,废塑料公害对日本大众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 ,日本资源缺乏 ,将废塑料作为资源加以回收利用 ,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已成为当务之急。日本计划 2 0 0 1年废塑料回收重用率达 65 % (其中热能回收 5 0 %、材料回收 15 % ) ,2 1世纪初回收重用率达到 90 % (其中热能回…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再生金属企业存在的潜力及不足之处,我国对废钢和废铜的回收利用工作做的相对较好,而废铝、铅和锌的回收利用水平还较低. 相似文献
16.
郭廷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6):43-44
1 日本报废汽车的现状和问题1998年日本汽车的保有数为 70 81万辆 ,每年报废车约 50 0万辆 ,均由汽车经销商 10 0 %回收 ,其中除少部分状态尚好的经检修后以二手车出口外 ,其余由约50 0 0家汽车解体企业拆解后 ,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分类回收。约有汽车重量的 75%得到再生利用 ,此数值高于其它耐用消费品。其余 2 5%的粉碎屑则作为工业废物填埋处理 ,估计每年达 70~ 80万吨。考虑到报废汽车合理处理涉及到地球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解决填埋场地的不足等因素 ,日本厚生省于 1995年 6月制订了“汽车、电器等在粉碎屑处理前… 相似文献
17.
周正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12):28-29
研究电池回收问题时 ,必须要回答的几个主要问题是 :为什么要回收电池 ,或者说回收电池的目的是什么 ?都在讲废旧电池对环境有害 ,其有害物质是哪些 ,达到什么标准就无害了 ?电池回收处理后资源可再利用 ,但资源可否再利用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1 概述一次电池包括普通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扣式电池和其他电池 ,产量最大的是前两种 ,下面谈到的一次电池主要指这两种。 2 0 0 0年全球一次电池的产量约4 0 0亿只 ,其中碱性锌锰电池约 10 0亿只。我国的电池产量为 170亿只 ,其中碱性锌锰电池为 2 2亿只 ,国内电池的年消耗量约 80亿只。电池… 相似文献
18.
张龙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1)
全国最大的废塑料再生利用工业园区在浙江东阳市落成。东阳废塑料行业起源于 70年代初 ,经过近 2 0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具有上千家经营户 ,年回收废塑料近 10 0 0万吨 ,年交易额 4亿多元的大产业 ,成为全国最大的废塑料集散地。为此 ,东阳市在画溪镇规划土地 150 0亩 ,创办废塑料工业园区。首期已建成占地 30 0多亩 ,4 0 0多个标准营业商位及集餐饮、住宿、金融、商务、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规模楼群。在这个园区 ,目前已有百余家废塑料再生利用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姻 ,引进科研成果走深加工路子 ,开发出 50 0余种废塑料再生新产品。这一园区在我… 相似文献
19.
欧盟各国报废汽车再生利用管理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廷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7):36-38
前言汽车属资源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 ,经济发达国家对从废汽车中有效回收和再生利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和废塑料等有用组分十分重视 ,并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法规以改进回收机制和再生利用技术 ,取得了明显效果。笔者在介绍日本报废汽车再生利用的管理之后 ,继续介绍欧盟各国在这方面的多种管理方法 ,以供参考。2 欧盟报废汽车再生利用现状欧盟各国关于报废汽车再生利用的对策 ,根据各国不同的背景和实际 ,由政府和相关行业长期研讨 ,按照竞争原理和相关行业分担责任的原则 ,形成一套综合管理系统 ,大致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方式 :对报废汽… 相似文献
20.
车辆回收与再制造研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的保有量快速增长,废旧车辆急剧增加,如不及时进行回收,势必产生很大的环境影响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车辆的报废情况;阐述了国内外车辆回收现再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车辆回收与再制造的市场状况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车辆回收与再制造技术发展策略。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