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杭州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近20年来,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周边旅游城市的快速发展相比,杭州市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参照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基本要求,提出杭州市建设国际风旅游城市的跨世纪发展战略。一、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条件、战略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增加值对全市GDP的贡献稳步提升,但与其直辖市的地位相比,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总体发展比较滞后。为了进一步加快天津旅游业的发展,天津市在《2009年天津市旅游工作总体思路》中,提出了"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目标。本文首先对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对比分析天津与国内部分发达旅游城市的发展条件及现状,指出了天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及不足,提出了天津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战略及路经。  相似文献   

3.
陈建军 《浙江经济》2004,(11):44-46
无论是从杭州市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逊是从长三角城市带诸城市互初发展的角度,以及从突出杭州市城市发展的共性和个性出发,杭州市采取“打造先进制造业城市”和“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城市”“双市定位”的发展模式,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认识西部地区国际旅游业简单概括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西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快其发展的五项战略措施:建立国际旅游业产业集群的战略;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的战略;推进生态旅游的战略;壮大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旅游产业引资战略。  相似文献   

5.
丹东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正在向着优秀旅游热点城市迈进, 具有区位优势、 气候宜人和旅游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战略, 将为丹东旅游业发展增加新的高度. 应加强与周边国家旅游合作、 加强丹东旅游形象建设和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使丹东旅游业成为推动经济整体增长的动力, 使这座城市深入人心, 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作为重庆市原生态的自然景区,在旅游资源、区位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占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但目前该景区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显现,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缙云山旅游资源发展概况出发,对缙云山旅游业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缙云山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提高缙云山旅游业开发层次,提升其旅游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汪鸿 《改革与战略》2013,29(3):88-90
文化是旅游业创建品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要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体系.创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发展旅游业、向国际文化旅游城市迈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城市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阐述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内涵入手,在宜春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该市旅游竞争力的几大主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张晓胜 《乡镇经济》2005,(1):46-47,58
随着合肥现代大城市建设加速向肥西县整体推进和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快速启动,肥西县旅游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对此,要把握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精心谋划,抢占先机,乘势而上,促进肥西县旅游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一、借势开发,合理确立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从区位  相似文献   

10.
都市旅游是都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都市性与多元性、综合性与持续性两个显著特征。天津作为一座拥有600年历史,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现代化大都市,具有加快发展都市旅游业的巨大潜能和迫切需要。天津都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制定都市旅游发展规划;整合都市旅游资源,塑造独特的城市个性;强化城市建设管理,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发挥天津空间优势,深化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1.
《杭州研究》2003,(1):6-8,31
“十五”期间,是我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杭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创建著名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做好杭州的外宣工作,对于提高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杭州的国际知名度,树立杭州的国际新形象,为杭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炳坚 《浙江经济》2006,(14):46-47
按照“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杭州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江南城是杭州市的三个副中心之一,更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进一步明确江南城萧山区块发展的功能定位,加快江南城与杭州主城的对接和融合,对提升杭州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实现大都市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玉林旅游工作注重旅游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设,攻坚克难,着力建设旅游强市,全力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玉林旅游业发展现状玉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真武阁、勾漏洞、云天文化城等120多处旅游资源,以名胜古迹、侨乡风情、宗教文化、商贸旅游为特色。玉林旅游业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王瑛  ;汪明林 《特区经济》2009,(7):201-203
正确确定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对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促进城市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国内外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乐山市更应如此。本文分析了决定乐山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的旅游主体吸引物、区位条件、城市经济与文化背景等主要影响因素,遵循现状与发展相结合、突出特色、国际化原则,提出了乐山国际旅游发展方向为以世界遗产旅游、山水文化体验旅游为依托的,观光与休闲并举的区域性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5.
辽宁滨海旅游城镇体系建设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坤 《改革与战略》2009,25(8):114-116
城市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地域单元,科学的旅游城镇体系在辽宁海洋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旅游城镇体系是由区域内相互关联的旅游城镇所构成的,包括等级规模体系、职能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的集合。辽宁滨海地区旅游城镇体系的建设要逐步形成中心旅游城市、次中心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城镇三级等级规模体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坚持以城镇为依托,并通过交通通讯网络形成完整有序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田敏娜 《中国经贸》2014,(18):52-52
随着《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承德市建设休闲旅游基地的定位,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承德市休闲旅游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全省重点。但目前承德市休闲旅游业在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环节存在问题,本文从分析承德市休闲旅游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找出承德市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2003年江浙沪旅游年活动为契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全面展开,并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的步伐,是宁波提高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建设长三角南翼中心旅游城市、国内一流的旅游经济强市、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名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城市旅游发展为分析的切入点,对柳州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与特征研究后认为,旅游业是实现柳州城市转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柳州提出了有为政府、活力市场的理念,坚持工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从工业化中期到工业化后期每一阶段都有创新,为其他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同时,柳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障碍也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胡明 《江苏改革》2001,(12):28-30
第一,按照发展大旅游的思路,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是苏州发展定向和功能定位的正确体现。苏州的发展定向、功能定位问题至关重要。核心是如何处理好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关系。苏州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一座较大城市,在接受其强大辐射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苏州在与上海的竞争发展互动中,趋利避害、以求双赢只能是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显而易见,苏州作为上海大都市外圈上的中心城市,其在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潜力方面,可谓旅游业的互补性最为显和发展空间最大,大可成长在上海的阳光下。苏州风景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传统与现代高度统一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各项旅游设施,开拓市场,与国际旅游业接轨,成为具有融浓郁江南水乡特色与现代景观于一体的国际性旅游度假胜地。  相似文献   

20.
建设国际旅游名城,机制体制是重要保障。但由于曾经的机制体制已不能满足"大旅游"的发展需要,因此许多旅游业发达城市都把改革机制体制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实现大连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应尽快成立统一协调的大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旅游委),赋予旅游委统筹、整合、协调全市旅游资源的职能,依此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大合力。北京市旅游委员会成立于2011年,成立当年北京旅游业就实现了三大突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