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阚侃 《中国经贸》2009,(6):185-186
不良贷款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国际通用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指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并对推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在即,我国金融业的开放是必然的趋势,背负着大量不良资产的我国商业银行将要同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在同一层面展开竞争,胜负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清理和处理是目前我国金融系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从证券化资产的必备条件入手,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同国外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的实践,指出不良资产在我国不宜进行证券化。  相似文献   

3.
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以有效提高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确保银行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文章认为,防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应在立法层面上确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科学理念,建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防范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严格、科学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及责任追究制。  相似文献   

4.
张凌 《亚太经济》1999,(6):25-26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暴露出不少马来西亚银行系统方面的问题和缺陷,不良资产成为马来西亚银行业的最大难题。为此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新举措,以改善银行体系的状况和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一、马来西亚银行业不良资产积压厚重马来西亚的银行体系由国家银行、商业银行、国家储蓄银行组成。马来西亚共有37家商业银行、1340个银行分支机构。其中国内商业银行有22家,到1996年8月,这些商业银行的资产额达3270.15亿林吉特,吸收存款为211996.89亿林吉特,占整个金融体系存款的…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技术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不良贷款比例过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运用它来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在美国已有成功的先例。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现阶段在我国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技术障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外资产证券化主要是解决银行资金的流动问题,而对于拥有巨额城乡居民存款和大量存贷差的我国商业银行,其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想丢掉不良资产的所有风险。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入手,结合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判断,从不良资产供求层面考查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绝非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突破口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倩 《特区经济》2005,(2):215-216
借鉴国际经验,组建不良资产清理机构 不良资产问题是当前国际银行业的难题,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成立专门机构(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接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由专业人士进行管理。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于1999年全面开展不良资产收购工作,接受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及发展,不良资产已成为束缚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瓶颈。对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化解不良资产的对策以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软预算约束条件下信贷合约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普照 《山东经济》2009,25(4):90-9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GDP以年均9.7%左右的速度保持20多年的快速增长。然而,我国银行业却为此累计了巨额不良资产,严重危及到我国金融业的安全和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为巨额不良资产所困扰。为了探寻不良资产形成的微观机制,本文将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引入一个信贷合约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政府对银行软约束的存在加大了银行的道德风险和企业的消极性,从而增加了不良资产再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李晓薇 《中国经贸》2011,(24):50-50
地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经济所要面临的必然结果,所以进行良好的不良资产管理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主要简述地方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例分析其有效处置办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良资产处置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和内容.本文对已在商业银行中实施的受益权信托模式下不良资产证券化为例.就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功能及发展进行了阐述,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要点、优势以及受益权信托模式的特点和交易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明 《湖南经济》2002,(12):45-47
针对我国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资产,1999年以来我国陆续成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开展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但是对于采取AMC模式处置不良资产,也有不少不同意见:1、三年来AMC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并表现出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对该模式及其运作进行具体分析,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充分发挥其有效性。AMC模式的缺陷及运作中的困难AMC模式可能引发三重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即商业银行通过剥离将责任转嫁给资产管理公司,并产生对未来再次剥离的依赖,而无积极性防范不良资产的产生,同时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问题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银行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呆帐状态而面临风险的那部分贷款.在传统的"一逾二呆"统计体系中,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是相当高的.如果按照新的与国际接轨的五级风险资产分类,那么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还将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且受不良资产问题严重困扰,进而制约国民经济的转型发展。文章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新时代特征,提出了促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困扰各国银行业的一个金融难题,国外不少银行因此陷入窘境甚至破产,并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水平高居,大量的不良资产已成为提高我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障碍,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隐患。2006年将至,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之前,  相似文献   

16.
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转让,扩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及时主动消化吸收风险,对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江苏泰州为例,调查了解银行不良资产打包转让业务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寻求促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作为金融经济体制中一个特殊的行业,一直广受政府以及社会各经济团体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我国对银行商业化的改革在持续进行中,信贷资产质量好与坏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稳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沉积的现象一直没有改观,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改善。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然后主要从6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占比过高,一直是困饶商业银行的问题,虽然国家将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出来另行组建信达、东方、长城、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管理处置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使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大大降低,但从一些基层商业银行的客观实际来看,剥离后的银行不良资产占比仍然处在较高水平,与国际上相应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标准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仍远远高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就是与国内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现状 有关专家估计,到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大约在  相似文献   

20.
张继东 《辽宁经济》2005,(12):82-83
不良资产评估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银行的不良资产以某一时点为基准日,对其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和分析判断的行为。我国政府于1999年先后组建了四家国有独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和处置由于历史原因给我国商业银行累积的巨额不良贷款。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是伴随着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使命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各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