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赵晓敏 《魅力中国》2010,(23):331-331
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车尔尼雪夫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等。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环境艺术设计如何确立既符合特殊国情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从社会状况与文化艺术自身方面认真考虑分析,才能够建立科学的广西乡土民居建筑当代环境艺术理论。吸收乡土民居建筑环境观的精髓,完成一种立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具本土文化特征的传统向当代的转型。广西新农村建设的风格的探索应充分研究地域民居,因地制宜,继承文脉并将其发扬光大,走多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高莉娟  黄子鉴  雷倩 《魅力中国》2010,(17):121-121
结构表现在建筑空间中是最具建筑学内核逻辑关联的.关注结构的形式表现及其与建筑空间的整合,是建筑空间创新中极其重要的一面。铁路客站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其空间的营造对结构及其与空间的整合要求更高,结构设计方法、材料的选用及结构构件在铁路客站空间中的艺术表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一、"墙绘"的语境墙绘,顾名思义是以墙体作为绘画的载体,通常以丙烯作为材料、各种材质的画笔作为绘画工具。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墙绘多指当代社会流行的墙体美画,作为环境艺术的一部分,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它与古代原始洞穴画、墓室壁画、以及石窟壁画相区分,通常具有商业性质,与此同时也使其艺术性大大降低。二、墙绘市场的现状(水平参差不齐、不规范、缺少监管)笔者接触西安墙绘市场已有三年之久,作为其中的参与者、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壁画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使之成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其表现形式多以装饰画为主。笔者试对中国古代壁画每个时期的特点加以论述,以了解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6.
植物是高校景观空间环境中重要的构景元素。校园各景观空间的用途不同,空间中景观植物装饰艺术的形式也不一样。在对校园道路空间、建筑外围空间和公共休闲空间中的景观植物装饰艺术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装饰艺术的魅力,才能更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校园景观的审美需求,提高校园景观环境的整体质量和校园公众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青 《魅力中国》2010,(25):189-189
纤维艺术是一种极其高雅的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在艺术界独树一帜,其无与伦比的表现技巧和形式的美感,极具视觉的冲击力和震撼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现当代人文背景的转换,现代纤维艺术不仅在材料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而且在纤维艺术品的精神内涵上更加注重艺术家个人艺术观念的表达。在现代建筑空间环境中现代纤维艺术创作观念必需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然而正是这种制约,使现代纤维艺术创作表现出独具空间形态的艺术观念。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变化在遵循艺术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使它发展成有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余淑琴 《理论观察》2014,(5):109-110
十九世纪唯美主义者高举美的旗帜,将唯美主义思想应用于建筑装饰艺术,主张装饰应强调形式和功能,对当代建筑艺术产生深远影响,使当代建筑装饰艺术既体现现代美感,又体现在多元化的时代潮流中多样化的汇合。  相似文献   

9.
高劼 《魅力中国》2013,(8):362-362
公共空间环境的导识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是科学技术、空间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以及经济实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约下的产物,园林园艺空间导识系统设计也应如此。设计者只有身临其境的把自己作为消货者,设计作品才能具备更宽广的人文理念,人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舒适、便捷。其中可涵盖的元素有史通、动态、电子、墙面壁画、地面、雕塑、触觉导向等项目。  相似文献   

10.
壁画从一开始,其处理手法就是与建筑物自身的物质技术条件相吻合的,如果不符合就必然在实践中被淘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条结论:壁画的手法及形式必须与建筑内部空间的结构因素(包括采光、照明、材料及空间的形态、大小、高低等)有机地结合,才会产生极强的生命力。这一规律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都是相适用的。  相似文献   

11.
敦煌莫高窟起建的年代大约在公元364至366年间,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立体艺术,本文通过对莫高窟部分壁画中本生故事画的分析、解读,认识壁画中所反映出来的佛教思想以及当时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理想与希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艺术表现形式、空间结构的分析,指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易、礼、道德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轴线的空间艺术、围院的平面空间的艺术特征,及其独特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猪翅膀 《中国西部》2007,(6):169-172
热贡艺术是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壁画、雕塑、堆绣、建筑装饰彩画与酥油花等艺术门类.因发源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而得名.……  相似文献   

14.
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水平要实现思想转变:转变对城市空间分析角度,丰富城市建筑空间内涵;转变二维平面空间管理为三维立体空间管理;把单一建筑物内部空间管理变为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管理;从单一建筑风格的规划管理变为空间环境艺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于鹏 《西部人》2003,(1):58-59
进入藏区,那湛蓝的天空、巍峨的雪山、清新的空气、飘扬的五色经幡、那阳光下闪耀着灵光的玛尼石堆、那转山朝寺的缕缕人流、那敬神拜佛的酥油灯火,无不使人倍觉新鲜。 然而,更令人惊叹的则是藏传佛教艺术。它是随藏传佛教的传播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无处不在地以建筑、雕塑、石刻、壁画、唐卡等等形式,绚丽多彩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藏传佛教艺术以它的广博与精深,从古至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是高校的核心及标志,当代的图书馆建筑,要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做到创造令人满意的当代建筑环境,同时还要具备满足各种需要和具有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的软空间环境,文章从设计、建造与运营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建造合理的、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高校图书馆环境,创造人性化、舒适的校园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7.
董振辉 《魅力中国》2009,(4):136-136
龟兹处于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历史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石窟壁画艺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位。本文着重从色彩艺术的角度,谈龟兹菇窟壁画艺术的地位的形成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考察中国传统壁画的题材变迁和近现代壁画的发展特点可知,文化的兴衰成为影响中国壁画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今我们应该重视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因为它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空间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合和转化。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才能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孟娟 《魅力中国》2010,(22):168-168
雕塑是当代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当代的城市雕塑有独具特色的成长历史,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参与了和谐社会与环境的构筑。本文论述了当代雕塑所具有的三大特征,以及实现这些特征而赋予雕塑活力和生机所要采取的一些建议性措施,以便创造出一个与公众环境互动协调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