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认为云南苗族服饰图案是民族历史传承的载体,从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角度出发,探讨云南苗族服饰图案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当代设计的原则:现代传承对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元素的创新,要对"母题"进行二次改造,进行新元素的转化;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元素的现代性应用,不能简单的拼凑和挪用,而是需要对云南苗族服饰图案的元素在遵从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同时加以重构及适当的转换,以保障云南苗族服饰图案中文化和民族技法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齐晓雪 《魅力中国》2011,(17):99-99
各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拥有灿烂多姿的文化,服饰便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苗族是一个勤奋顽强的民族,苗族服饰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一部现成的苗族史书,代表了苗族文化的灿烂。图腾文化是中国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结矗,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图腾符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探究苗族这一古老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碰撞交融,苗族服饰元素越来越成为当代服装设计中的重要灵感来源。基于此,本文将在分析苗族服饰发展历程、类型、元素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运用苗族元素进行现代服装设计的作品,来进一步探讨苗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苗族服饰的现代设计取向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贵州苗族体育的传统性与地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苗族传统体育萌生于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真实反映了贵州苗族的地域特点和传统文化特色。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或依附于民族传统节日、或依附于宗教祭祀、或见于日常娱乐、游戏中,各种各样的形式为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得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得以延续至今。贵州苗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有些已开展得相当普遍,有些还依然局限在本民族内部,不为人们所知。  相似文献   

5.
苗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教学案例库建设能激发苗族地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热情、提高分析少数民族现实问题能力和有利于加强思政课程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而案例库建设的实施办法包括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和苗学会集体开发与共享、苗族教师个人开发以及苗族大学生参与开发等。教学案例库的体系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苗族案例库来建设。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贵州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的台江苗族剪纸为例,对其所包含的图案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苗族剪纸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素朴生活、理想追求和审美观点,负载了分外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从而揭示贵州苗族剪纸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7.
研究法律意识,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访谈、问卷、参与观察的方法,对凤凰县茶斗坪村苗族村民的法律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可以看出苗族村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的法律观念、知识掌握和实际运用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苗族的历史悠久,苗族的舞蹈源远流长且丰富多彩,其技术技巧也多种多样。纵观国内外,对苗族舞蹈的研究很多,但对苗族舞蹈技巧方面的研究涉嫌甚少,在苗族舞蹈教学中,苗族舞蹈技巧是个难点,怎样把苗族舞蹈技巧运用到课堂上,使其更加规范、科学,易于学生掌握,是本课题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南苗族服饰的图案稠密、色彩斑斓、内涵丰富,是苗族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载体,是苗族历史的存根.西南苗族服饰其款式特点、社会功能、艺术品味几方面在苗族服饰中颇有代表性,呈现出苗族服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审美意境,实现着苗族服饰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南苗族服饰的图案稠密、色彩斑斓、内涵丰富,是苗族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载体,是苗族历史的存根.西南苗族服饰其款式特点、社会功能、艺术品味几方面在苗族服饰中颇有代表性,呈现出苗族服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审美意境,实现着苗族服饰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嫁妆作为人类社会的调解与控制机制之一,有着多重社会和文化意义。通过追溯苗族嫁妆的历史变迁,解读嫁妆类型所折射出的丰富的文化象征意涵,可以看出嫁妆对于女性的流动与身份建构及在新家庭地位确立和自我认同的建构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龙正凤 《黑河学刊》2015,(1):142-144
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中有抢婚、早婚、举行苗族传统结婚仪式代替婚姻登记等婚姻传统,长期以来影响着苗族青年男女的婚姻观、婚恋方式、择偶途径等,但随着城乡二元体制的建立,大量新生代苗族农民工进入城市,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交流方式、婚恋交往途径呈多样化,婚配对象出现跨地域等的特点,传统的苗族婚姻习惯法对新生代苗族农民工的婚恋影响悄然弱化,因此探讨苗族传统婚姻习惯法对新生代苗族农民工婚恋影响弱化的表现和原因,对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婚姻习俗,引导苗族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卢燕 《改革与开放》2014,(8):45-46,48
苗族在常年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聚族而居的特征,X县的5个苗族自然村属于散居少数民族村庄,村庄秩序受传统因素与国家因素的双重控制。其中,传统因素通过对人们内在民族心理的统一塑造和外部行为的有效影响调解着村庄秩序。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村庄涉外交往活动的增加,国家因素对村庄秩序的有效介入弥补了传统社会调控的不足,推动了村庄秩序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一个汇集了多种民族的省份,其中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居多.在贵州县级的一些婚礼中常会歌唱一些苗族古歌来表示对新人的祝福.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们已无法听懂其中的意义更不再懂得传唱了.苗族古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传承主体的民族文化认同缺失正是导致苗族古歌濒临失传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民族文化认同视角,从提升民族自豪感,建立教育体系,采用影音记录及促进产业化等四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此来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苗族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其后裔在国内国外分布很厂 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被称为苗疆腹地。 清水江畔龙舟节 清乾隆年间徐家干著的《苗疆闻见  相似文献   

16.
苗族明末清初开始从贵州等地迁居云南文山州境内。由于苗族在文山是晚到民族,迁到文山后90%以上居住在边远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贫困面广,有的贫困程度还相对较深。文章主要针对文山州内广大山区苗族的经济发展现状,查寻分析其贫困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苗族村寨传统自治制度的回顾与对目前其村民自治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苗族村寨传统自治制度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完善苗族村寨村民自治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山苗族在其长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苗族婚姻道德观。呈现出崇尚传统、强调和谐、恪守道德等特点。展望未来,实现苗族婚姻道德的平等和谐,是未来苗族婚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实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民族文化旅游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另一方面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并持续向前发展。在遵循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下,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对于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贵州省X乡苗族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协调度低、苗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不足、传统文化保护制度有待完善、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等原因,出现了流失速度加快、传统民族节日庆典氛围逐渐淡化、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效果不佳等困境。以贵州省X乡为例,重点关注苗族传统文化在保护与发展中出现的困境,并提出三条创新路径: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促进苗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社区提供平台,增强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元素;个人转变传承理念,增强苗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