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其中有些提法似是而非,现提出来和经济学界同仁一起研讨。一、能否说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人把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简单理解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认为数量型增长方式是片面追求数量、卢伍和速度,结果是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结构失衡;而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由数量扩张带动增长转向质量提高带动增长。这种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因为粗放型往往是…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国际经验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逐渐看到高速、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问题,开始探索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之路。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原联邦德国,70年代英国、法国、日本,80年代新加坡、香港、台湾,90年代韩国,均相继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各国充分结合了本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国际形势,转型路径各不相同,但有许多共同的经验,也有各自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从本质上来看,它是数量型、规模扩大型、高成本型和投资和资源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要想我国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向发达国家看齐,那么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规模扩张型向效益提高型、从高成本向低成本、从投资和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是十分有必要且具有巨大的意义。本文就从经济发展的形成机制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纵观过去的2006年,面对世界各国不断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发达国家普遍通过不断提高利率为经济降温。宏观调控措施已在世界各国产生积极的效果,国际油价和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理性投资和房地产市场也都在各国得到抑制和改善。由此可见,中国2007年经济发展仍将具有一个相对宽松和不断向好的国际环境,高油价和高初级产品价格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有所减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明显增加。为此,中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从经济发展的“有快有好”迈向“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人口众多,还比较贫困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不断发展经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目标和标志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将经济建设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但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我们过去比较注意速度,忽视效益;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这样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人民得到的实惠并不是很多,而且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前言全球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世界各国在发展工业化之初,忽视了工业耗能对全球气候的消极影响。长久以来的工业发展已经促使工业结构基本定型,至今虽然已经在逐渐转型,但其转型速度还赶不上当今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攀升,给人类带来挑战。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极为重视的问题,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正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7.
二、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的不断调整,是在一定宏观环境下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可以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与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在发挥区域综合竞争优势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推动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都要不断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经济从不平衡到新的平衡,从而进一步向前发展。经济结构落后、不合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困扰的一个问题。它不仅表现在相当多的企业缺乏活力,甚至严重...  相似文献   

9.
日前,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全球财富报告”。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拥有百万资产家庭第四多的国家。另有报道称中国已成亚太区第二大富裕人士集中地。富人多少、增长快慢,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却非常不全面甚至容易出现偏颇。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区域严重不平衡的国家而言,拿这一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快慢、财富发展的速度,更加不合适。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成为近年来世界谈论的热门话题,全球性气候变暖,恶劣天气频发,自然灾害损失加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各国不得不反思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尽管各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不一样,但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因此,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乡互动和区域协调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历史性难题 :不仅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不平衡 ,还表现为不同地区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的不平衡。认识这种不平衡 ,目的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平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展示的“小康蓝图”是“全面小康” :既有宏观层面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 ,又有微观层面企业的发展 ,个人和家庭的富庶 ,还有中观层面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证 ;可以说 ,没有各个区域的小康 ,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阶段,由东南亚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这次危机由泰国开始,并殃及东南亚各国,最近又"株连"了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韩国、日本.中国作为引进外资数额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保持较高速度的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从1997年金融形势看,全年现金投放1200亿元左右,M 1和M 2的增幅均低于调控目标,人民币汇率稳定,金融运行平稳.但应该清醒的是,金融体制上的滞后,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推移、积累,近几年我国积累起来的金融风险也正逐步暴露出来,制约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杨正午同志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省经济发展,既有速度问题,又有效益问题。从总体上讲,我省的发展比全国要慢,经济质量和效益与全国的差距不小。各地区各部门在确定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要确定质量和效益指标。这段话,既勇敢地面对现实,又明确地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这就是:要速度,更要效益。要速度,是有效益的速度,实事求是的速度,没有水份的速度,是有质量的速度,有发展后劲的速度。要效益是有一定速度的效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效益。速度再快,没有效益和质量,只能是劳民伤财。效益再好,没有一定…  相似文献   

14.
缩小差距,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确定的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也是一个长期的辩证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循规律,发挥优势,理清思路,重点突破。平衡与不平衡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上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不平衡性,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国是一个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不仅沿海和内地省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使是同一省区内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这种省区间以及省区内的差距,构成了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差距是历史的产物。就民族地区与沿海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问题,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过去的2006年,面对不断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发达国家普遍通过不断提高利率为经济降温。宏观调控措施已在世界各国产生积极的效果,国际油价和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理性投资和房地产市场也都在各国得到抑制和改善。由此可见,我国2007年经济发展仍将具有一个相对宽松和不断向好的国际环境,高油价和高初级产品价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有所减弱,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明显增加。面对新形势,我国确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从经济发展的“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16.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和文明进步的象征,如何美化城市,加大城市绿色环境营造,达到宜居的城市环境,已成为各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在城市绿色人居建设发展历史、发展的脉胳及管理经验,对于研究中国城市建设管理发展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星妤 《中国经贸》2013,(8):162-163
社会经济不平衡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我国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阻碍。本文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发展、贫富差距等方面,论述了社会经济不平衡的表现。进而针对已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切实解决社会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商子秦 《当代陕西》2011,(11):13-13
长期以来“发展”往往被片面理解为经济发展,所以就有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样的“错位”,有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的发表,标志着党对文化问题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地区从其所包括的地理范围来说,是由中国、俄罗斯远东、朝鲜、日本、韩国以及蒙古六国构成.这里的日本、韩国和中国东部的沿海地区是东北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东北亚地区近年来迅速崛起,被誉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随着东北亚各国相互间贸易、投资规模的稳步扩大及其向纵深发展,迫切要求东北亚各国间的相互物流服务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区域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本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为了推动不同区域的经济的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逐步转向相对平衡,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制定并实施一定的区域经济政策.在这些区域经济政策中,其中政府财政政策是其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区域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是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与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抑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无限扩大,实现不同区域间的公平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