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丰伟 《财会通讯》2011,(11):35-37
本文认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会计职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之本。但会计造假丑闻的不断涌现,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在全世界被受质疑,会计诚信严重缺失。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种种,究其根源乃是利益的驱动。因此,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必须先从"利益"入手,再辅之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霞  梁天军 《企业导报》2013,(5):159-159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中要保持诚实守诺的态度,具体表现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客观、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信息,以便企业经营者能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实际上造成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既包括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也包括企业行为。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成本与利益的辩证关系,只要造假的收益大于成本,会计造假往往就会出现。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会计诚信缺失引起的会计造假案接连不断,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如何维护会计中的诚信原则,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会计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国情,从法律法规、会计人员、企业管理当局三方面剖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进而根据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如加强法制建设和宣传,加大执法力度;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实行多元化机制;落实会计监督;实施会计委派制,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会计行业的造假行为强烈地预示着会计职业道德的弱化和缺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诚信的外部社会环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会计造假的危害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娟 《现代企业》2006,(12):69-69,60
现阶段有些会计人员不讲诚信利用虚假或虚拟经济业务事项.编造不真实的会计资料,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现象屡有发生.会计界的丑闻不断,特别是银广厦、蓝田股份、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使会计诚信受到质疑.会计行业的信誉被严重损害。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拒绝会计造假建立会计诚信。  相似文献   

6.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拟通过对125位准会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会计造假普遍,会计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已影响到大学校园里的准会计人员。要使会计诚信得以迅速回归,必须加强对准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全民的诚信意识,法治与德治并重,营造和谐的会计人文环境。此次调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论会计诚信     
王艳  金宏杰 《民营科技》2007,(1):10-10,57
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发生‘的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会计造假问题,使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会计之基,亦是会计之魂。近年来,会计信息虚假、会计人员造假已经成了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会计造假现象日趋严重,给消费者、投资者、债权人甚至国家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会计信息虚假、会计人员造假都与偷逃税款、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危害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会计是一门重操作的学科,会计的职责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满足预期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之本。会计工作由会计人员负责,会计人员应当坚持诚信的操守确认、分析和管理会计业务。一个企业的诚信状况也是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受理企业审计业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近些年来重大会计造假事件接连发生,会计失信现象层出不穷,会计诚信状况堪虞。  相似文献   

10.
会计诚信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诚信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滞后,与会计业务发展不相匹配。要治理会计诚信缺失,必须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诚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冬霞 《价值工程》2010,29(34):134-134
"诚实守信"是现阶段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近年来,在一向将真实、可靠作为第一大原则的会计行业,"诚实守信"出现了问题。因此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树立会计行业的形象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通过剖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对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会计诚信在高校会计教育中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开展多维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并从课堂教学会计诚信理念的灌输、实践环节诚信行为的培育、会计工作过程中诚信的反馈、校园环境中诚信习惯的养成、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实行全程信用记录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构建高校多维会计诚信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吴凌  揭财明  黄警秋 《价值工程》2014,(30):254-256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博弈论的视角,对大学生诚信与失信的行为进行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分析和重复博弈分析。基于分析的结果,从增加博弈双方信息对称性,将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分析、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畅通大学生诚信信息获取的渠道、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对失信行为处罚的可信性等方面进行了重复博弈的诚信教育探索。  相似文献   

14.
张铭钟 《价值工程》2011,30(7):296-29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渗入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道德等各个领域。由于网络网络技术自身存在缺陷、网络不良信息和思潮蔓延、网络伦理道德尚未确立、网络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文章总结了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指出了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朱丹 《财会通讯》2007,(3):104-106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十分必要。但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仍未建立,既未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传统会计之中,又没有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必须改革传统会计,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源会计。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曾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但会计信用缺乏已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祸根,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会计诚信失信的原因,提出了重塑会计诚信的建议,以期呼唤会计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吕君  薛丽达 《物流科技》2006,29(1):132-134
在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的质量遭到大量批评,会计信息失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会计信息的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供给方面主要是由REMM模型分析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忽视资本市场解释,再者又分析本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需求方面则主要是有效需求主体缺失所导致。由此提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办学经费已经从过去的单一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体系,而财务制度并没有随之同步建立,财务监督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鉴于内部审计的不足和政府审计的缺位,本文提出高校应引进审计制度,确立“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以完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19.
会计行为是一项很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行为缺乏独立性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行为独立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本文阐述了会计行为独立性的内涵,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会计行为缺乏独立性的影响,提出了提高会计行为独立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ole played by cost accounting in Italy's Industrial Mobilization system and in the largest firm manufacturing weaponry, Ansaldo of Genoa, during WWI. While in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the UK and the USA, efficiency in buying and managing war material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ilitary strategy, in Italy, various factors impeded it. This paper focuses on contracting procedures adopted by the Ministry of War and Ministry of Munitions and looks at the cost accounting practices in Ansaldo to see how costs were determined and how prices were set. We found a paradox. On the one hand, despite knowledge of costing, the government did not impose cost controls on the producers of war material, nor on their profit rates. On the other hand, examining Ansaldo's cost sheets we discover they underestimated their production costs leading the firm to losses despite its favorable political position.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theoretical debate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counting and war in the Italian context where lobbying, collusion, bribery and private interests dominated the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of public and private actors instead of efficiency, accountability and hones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