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攻坚战     
李绍仪 《汽车观察》2011,(1):112-113
在未来的品牌攻坚战中,江淮坚信:"品质优先规模"不仅是自主品牌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而且是惟一路径。2010年12月17日,江淮汽车在安徽合肥举行盛大的200万辆下线暨"十二五"战略发布会,进一步彰显江淮汽车商乘并举的综合型自主品牌的实力。2010年被看作是中国"汽车强国"之梦开启的时机,同时也是江淮汽车由商用车为主向商用车与乘用车并举战略转型的最关键时期,这一年被江淮定义为"突破发展年",其核心业务和战略业务同时发力,销量、销售收入、利润各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2.
东风出手     
作为中国"三大"之中惟一一个没有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企业,东风终于要出手了。在自有商用车业务与合资品牌乘用车企业盈利的支持下,东风汽车在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日前,东风汽车称,将于3月份发布其首款乘用车车型——东风风神。  相似文献   

3.
张静 《汽车观察》2013,(8):74-75
2012年4月,江淮乘用车携手B2C电商巨头淘宝,推动旗下热销产品之一悦悦正式入驻天猫商城,从而正式拉开了其网上直销的帷幕。这种以厂家互联网直销+线下交车服务店的1+1渠道模式实现了不同城市网购门槛的无差异化,江淮乘用车轿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建华透过《汽车观察》诠释了自主品牌试水网络直销的积极意义。Q:江淮这几年出口市场发展很快,未来出口会成为江淮乘用车的业务重点吗?  相似文献   

4.
步入新战争     
由商用车跨向轿车,江淮的这条"腿"迈得能否稳健? 1月17日上午,江淮轿车生产基地落成暨宾悦轿车批量下线仪式举行。已经有44年历史的江淮汽车,之前一直在商用车领域打拼,此次宾悦的批量下线,标志着江淮终于迈开了另一条腿——轿车,从而完成了从商用车向横跨商用车、乘用车两大领域综合型汽车企业的重大战略转型。如果历数国内真正从造卡车转向造轿车的企业,就自主品牌而言,一汽这个老资格的企  相似文献   

5.
8月9日,江淮和悦A30于合肥江淮乘用车第三工厂正式下线。作为江淮乘用车旗下首款第二代平台全新轿车产品。和·院A30体现了江淮开启双品牌战略后的全新造车理念以及体系实力,被视为江淮乘用车进入“2.0”时代的代表之作。而“爱上我的爱,和悦A30”的品牌诉求,也表达了江淮乘用车积极探索消费者所“爱”,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至少也算是抓住了第三阵营的尾巴放在全球视野当中,从更长的5年、10年尺度上看,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无疑还是很大的。不久前,汽车乘联会发布数据,2014年7月广义乘用车销量为132.48万辆,同比增长11.5%。被广泛忧虑的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同比增长7.7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4.55%,比上年同期下降0.64个百分点。其中,最悲惨的是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跌破20%,同比下降22.66%,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7.65%,市场份额同比减少5.6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高振华 《汽车观察》2013,(12):72-73
<正>江淮汽车今年下半年对其公司产品进行重大战略调整,确立了"做大做强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的发展目标。其将重心拉回商用车的意图明显,在以商转乘的众多企业中,江淮的战略规划是否在逆势而动?在今年武汉商用车展上,江淮汽车携全系三大品牌十余款车型及新款发动机亮相,展现了江淮"大商用车"的风范。同时,江淮轻卡启动"五星服务全程呵护"服务品牌,并对经销商进行授牌。可以看江淮:重心回归商用车  相似文献   

8.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3,(26):68-71
在大多数同行印象中,自主品牌阵营里的江淮汽车赢利能力好像不如长城,知名度似乎也不如他所在安徽本省的奇瑞。但是你如果与他接触越多你会越发地发现这是一个踏踏实实造车的车企。特别是在基于江淮全新二代平台开发的和悦A30身上,已经代表了江淮人全新的造车理念。  相似文献   

9.
今年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有喜有忧。从5月份公布的数字看,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4843万辆,同比增长16.3%,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2.4%,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汽车观察》2012,(6):152-154
江淮汽车携旗下全系乘用车、商用车、多功能商用车,以及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总计30余款产品,分别在室内W2馆和室外W16B展场强势出击2012北京车展. 过去一年,在中国汽车行业增幅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江淮汽车实现了增幅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发展态势,全年公司产销各类汽车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6.35%(行业平均增幅2.45%).不知不觉中,坚持自主创新的江淮汽车,已发展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产品线较为齐全的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自主品牌汽车主力厂商. 但"中国制造"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江淮汽车策应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将以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的制造技术作为转型方向,制造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1.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4,(15):58-59
江淮乘用车全明星阵营登陆北京车展 作为中国三大车展之一,每一届的北京车展都是各大厂商展现新形象的重要舞台。本届北京车展,以全新产品阵容参展的江淮汽车颇具看头,瑞风H3、瑞风A6、概念车SC-9以及和悦IEV5四大乘用车二代重磅新品联袂亮相,全面展示江淮全新研发实力;更有SUV领域新军瑞风S3产品发布,预计售价区间在7-8万元,预示着江淮乘用车全面吹响进军城市小型SUV的号角。  相似文献   

12.
自去年9月份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历经了12个月的持续下滑,8月份市场占有率为371%,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仅有19.5%、不出意外,刚刚过去的9月将会是这种趋势持续的第13个月份,不由得担心:这种趋势到底会延续到何时?  相似文献   

13.
李丽 《汽车观察》2009,(9):30-31
7月份,一直风头稳健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突然下降,而自主品牌轿车份额下降更为明显,被日系车超越近2个百分点,屈居第二。  相似文献   

14.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江淮汽车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在乘用车市场的突破,在合资品牌一再下探,国内汽车强将如林的市场中,江淮成功抢占一席位,成为耀眼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15.
牛英菊 《汽车观察》2010,(7):106-107
6月初,中汽协发布了5月汽车产销数据,5月份,汽车共销售143.83万辆,环比下降7.50%,其中,乘用车销售104.32万辆,环比下降6.09%。与整个车市下滑的趋势一致,自主品牌车型5月销量也出现下滑,且下滑甚为严重,自主品牌乘用车产销量占比分别为41.81%和41.06%,较4月份分别下降3.37%和1.44%。  相似文献   

16.
林晓 《汽车观察》2014,(4):45-45
前进路上的自主品牌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连续多年出现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售出722.20万辆,虽然同比增长11.4%,但在乘用车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降至40.3%(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售出330.61万辆,市场份额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降至27.53%).曾经掌控的乘用车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已然不能固守,5年来且战且退.  相似文献   

17.
"在群雄崛起、前有狼后有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面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我深深体会到做自主品牌的难处。"4月2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前,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多功能商用车公司总经理林啸虎的一番开场白,为当日采访定下了基调。2010年底,江淮星锐下线。经历了一年多的摸爬滚打,"流自己的血和汗,我觉得很自豪!"林啸虎说。自主抗衡竞争上市之初,江淮星锐就将打造中国首款自主品牌欧系多  相似文献   

18.
本届广州车展,江淮乘用车携旗下18A车型和4款主推动力产品组成史上最大规模参展阵容参展,同时发布了以客户为导向的双品牌运营战略。  相似文献   

19.
林晓 《汽车观察》2014,(5):32-36
<正>在全球化资源整合的大格局下,自主品牌如何治疗自己的成长阵痛?中美在汽车产业合作潜力远未被挖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第一季度销量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今年前3月销量为188.53万辆,同比下降1.46%,与国内乘用车近8%的销量增幅相比差距明显。更具标志意义的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骤然出现4.54%的下滑,降为38.72%,跌破了政府要求的40%红线。  相似文献   

20.
上汽路径     
汪涛 《汽车观察》2011,(10):80-85
"世上只有两种路,一种叫由来,一种叫未来;世上只有两种车,一种由来已久,一种驶向未来。"这曾经是荣威750上市时的广告文案,或许是一种巧合,这番描述更切合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的现状。找到破局之道,带领上汽自主品牌驶向未来,对于陈志鑫领导下的上汽乘用车公司来说,显然需要付出更多,尤其是在中国自主品牌处于调整期的时候,上汽显然并不能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