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贫困地区长期以来难以取得突破性发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才发展和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形成的人才鸿沟。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观念鸿沟、教育鸿沟、创业鸿沟、创新鸿沟、市场鸿沟和政策鸿沟。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贫困地区在利用人才资源价值、发挥人才作用方面还有严重不足,并阻碍着贫困地区的经济转型、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发展的实践中,我们通过理性思考提出在一个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的西部贫困地区发展高职教育必须要有务实的办学思路、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的教育目的、鲜明的办学特色、开放的教育模式、市场化的专业设置、多元化的师资培养、基础性的教育质量、生态性的文化建设,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抉择,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巨大转型,更是人类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自然观的一次震撼和变革.因此,教育必然成为传播、灌输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教育以及社会的各要素之中,内蕴于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成为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积极意识和主导价值,成为公民的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素质.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强烈期求,是一种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未来教育理念.它需要放在宽广的文化视界和全球发展的背景下来把握,需要一种整体而动态的思维来领悟.  相似文献   

4.
王悦洲 《特区经济》2004,(12):217-219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包含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等内容的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本文就农村教育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经济、社会、生态均有待提高的综合体,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如果只注重单一方面的脱贫,扶贫的效益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且极易返贫.反贫困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综合治理,才能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目前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影 《北方经济》2007,(1):130-132
有效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政府有效性不仅在于能不断提高政府能力,更好的履行政府职能,更在于能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优越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最低目标则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换言之,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必须在教育、农业、人口控制和政府改革方面都取得进展,使社会具有更大限度的平等。而基本需要战略正是要改变单纯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发展的标准,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为政府的首要责任,以求更好的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结合解决该类地区教育问题的必要性.分别从政府的财政投入与政策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社会组织的参与以及信息化远程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途径.同时,指出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现状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有效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政府有效性不仅在于能不断提高政府能力,更好的履行政府职能,更在于能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优越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最低目标则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换言之,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必须在教育、农业、人口控制和政府改革方面都取得进展,使社会具有更大限度的平等.而基本需要战略正是要改变单纯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发展的标准,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为政府的首要责任,以求更好的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长法 《特区经济》2004,(12):229-230
可持续性发展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在取得这一认识进步的历程中,人类社会曾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抓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基础环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巩固和发展教育的大好局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不断  相似文献   

10.
王佐 《科学决策》2006,(6):63-63
本刊讯5月14日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在天津举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是由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与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毕节实验区专家顾问组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联合主办,天津市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承办,约有150名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及学者分别就可持续发展和减贫问题交流观点。与会者一致通过了“滨海宣言”,建议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培育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协助贫困地区减贫。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教育均衡发展思路的大背景下,贫困地区教育如何突围是实现"教育均衡"伟大目标的关键。而教育整体落后是贫困地区经济贫困、发展滞后的伴生现象,硬件与软件、观念与制度、技术与思想、师资与生源……如何突破这多重的困境并负重前行、化茧成蝶,考验着教育人的信心与智慧!  相似文献   

12.
王生 《老区建设》2013,(17):53-55
贫困地区的发展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到2020年,贫困百姓如期和全国人民同步迈进小康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模式,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体现出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关爱。近年来,社会各界融入扶贫开发行列,帮助贫困地区分析贫困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发展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越  赵崴 《理论观察》2009,(1):122-123
《二十一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方兴未艾的发展,并迅速成为环境教育的主题。针对可持续发展的自身特点,此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并迅速成为新时期环境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率先开始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取代环境教育。近几年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完善和提高,但仍存在着不足。因此,应在注重亲身体验的儿童环境教育;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4.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在贫困地区,如果等到经济发展起来再发展教育,可能已经延误了几代人,而且经济最终难以得到发展。应该说,贫困是经济上的一种外观表现,人口素质低是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对贫困地区,项目上可以引进,资金上可以调拨,但人的素质是引进不起、调拨不来的,所以治穷必先治愚。不兴教,穷根难断,越是贫困,越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劳动素质,应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脱贫治富的根本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15.
肖盟 《开放潮》2005,(11):87-88
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但教育发展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尤其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在当前经济社会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同样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经济形势在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改革进步。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成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改革和每一个教育主体的参与,需要社会政府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谋求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各要素之间协调关系的发展.但西部贫困地区所存在的贫困——人口——环境恶性循环却导致了其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制约着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文章通过对这一状况的剖析,以期寻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谋求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各要素之间协调关系的发展,但西部贫困地区所存在的贫困--人口--环境恶性循环却导致了其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制约着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文章通过对这一状况的剖析,以期寻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胡宏  张筠  粟道中  刘洋 《中国西部》2012,(27):14-15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具有科学人道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因此,现代教育的构成越来越趋向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合作其育,这也是解决家校矛盾的根本途径。家校共育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并目与时俱进地创新,才能达到以孩子健康规律成长的最终效应,共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为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全社会方方面的努力,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