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湖北地区,进入秋季,水温适宜,随着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逐渐长成,虾体排泄物、残饵等沉积池塘底部,有机质分解释放需要消耗一定的氧气。与此同时,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过量繁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此时养殖池塘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水体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池塘底部沉积的大量有机质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所消耗,而养殖对虾呼吸作用占耗氧量的比例并不大,这就导致池塘下层水体中本来不多的溶解氧被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对淡水珍珠蚌养殖技术进行要点介绍,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借鉴。一、蚌苗繁育1亲蚌选择优先选择已经审定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康乐蚌、三角帆蚌"申紫1号"、褶纹冠蚌、池蝶蚌等,并且要求亲蚌3龄以上,体质健康,喷水有力,也可根据蚌的外观挑选,大蚌产大珠,胖蚌产胖珠,彩蚌产彩珠,有条件的还可以  相似文献   

3.
<正>在养殖河蟹的过程中,很多人重视水质的调节而没有给予底质过多的关注。当池塘底质恶化时,由于溶氧低导致积累的大量有机物难以分解或在无氧状态下分解成大量有害物质,同时条件致病菌大量滋生。当致病菌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引起病害的大规模暴发。一、底质恶化的原因1.池塘养殖多年未清淤:由于长期大量投饵,水产动物的残饵、粪便以及死亡的藻类会大量沉积,造成底层有机物质厌氧分解,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未分解的  相似文献   

4.
赵同庆 《致富之友》2003,(12):24-25
一、珍珠是如何形成的?答:珍珠是华贵的装饰品,又是名贵的中药材,经济价值高,养珠业常有“金库”之称,因此发展养珠业大有前景。珍珠是利用蚌类的培育而成的。蚌类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养珠业常选用帆蚌、褶纹冠蚌和珍珠蚌等品种养殖。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搞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造成养殖水体被污染,造成损失。有害物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有毒物质主要包括有机农药、氰化物、酚、砷、汞及其化合物和重金属等,这些毒物含量很低就可将鱼虾毒死。二、植物营养物指氮、磷、钾等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其能促使池塘中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并能使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死亡。所以,池塘施肥要合理才对鱼有益。三、耗氧废弃物包括能被生物分解的天然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如亚硫酸盐、氨等。这些物质在水中氧化时,大量消耗水中溶氧,致使水体缺氧,恶化水质,造成鱼类死亡。四、油类物质…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冬季,水产养殖基本上处于休整期,是一年养殖过程中最清闲的季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时期的工作并不重要,如果对这期间的管理工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会极大地影响来年的养殖效益,因此越冬期的池塘管理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根据淡水养殖池塘存在的实际问题,冬季池塘管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整修、清塘对于已干了水的池塘,要及时清除  相似文献   

7.
卢志 《农家之友》2004,(5):34-34
池塘集约化养鱼的产量主要依赖于饲料物质的转化和利用,其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总成本60%以上。因此,饲料的质量和使用方法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注重饲料品质优质高效饲料对原料选购、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如鱼粉、豆粕等大宗原料蛋白质含量、新鲜度、物储条件等要求都十分严格,保证了水产动物对蛋白质的需  相似文献   

8.
<正> 饲料是发展养鱼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池塘养鱼中,除了施肥繁殖鱼类的天然食料生物外,还必须投喂人工饲料,才能满足各种养殖鱼类对食物的需要,以进一步提高鱼产量。 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在鱼体内的作用,或者分解产生热能,以推行体内外的活动,或者综合构成复杂的物质以增补新的体组织。所以饲料不仅是鱼类维持生活所必需,也是生长、繁殖、肥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养鱼工作者必须通晓养殖鱼类的食性和营养上的需要,以及各种饲料的营养作用和加工调制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合理利用饲料,以满足鱼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营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鱼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河蚌的病害可分为传染性蚌病、侵袭性蚌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蚌病。其中传染性蚌病是指由病毒、细菌和某些具藻毒素藻类引起的蚌病;侵袭性蚌病是指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蚌病。本文就河蚌养殖过程中较常发生的、危害性较大的几种病害进行分析,以供参考。一、蚌瘟病(病毒性蚌病):蚌瘟病是河蚌养殖过程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具有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常引起毁灭性死亡。1、病原体:引起蚌瘟病的病毒病原体主要有两类,一是RNA(简称R型)病毒,称嵌沙样病毒;另一类是DNA型(简称D型)病毒,称疱疹病毒。前者主要浸染河蚌组织的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10.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渔业致富指南》2006,(15):61-61
4、不同亿龙生化肥料的特点如何? (1)鱼蚌混养肥:珍珠蚌和各种贝类相同,属软体动物,是滤食性水生动物,即通过进、出水管水体的流通,将水体中的藻类过滤下来为食物,因而养殖水体必须富藻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保证鱼蚌混养的健康生长,提高珍珠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对珍珠的进一步的需求,珍珠市场前景颇为喜人,合理进行鱼珠混养,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其技术要点是:一、水域的选择凡能养鱼的水域部可以养殖珍珠。如池塘、湖泊、水库、沟荡、外荡等。微流水比静水好,三角帆蚌需要流速不超过0.1米/秒的微流水,褶纹冠蚌也需微流水,养殖珍珠的水体以1.5—3米为宜,水的 pH 值7—8最适宜。水域四周不宜有高大的建筑物,阳光充足。空气畅通。水温范围在15℃—30℃之  相似文献   

13.
水质改良剂在养殖池塘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池塘精养技术的不断推广,池塘单产大幅度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大量使用商品饲料是提高池塘鱼产量的最重要的手段。然而,残饵碎屑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的积累和分解会导致底泥和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不断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新背景下,人们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环境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国内目前仍然主要以高密度的池塘养殖模式为主,在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势必不同程度对环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养殖尾水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现状当前,池塘养殖仍以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为主,在追求高产量的同时,过量投放的渔药、饲料、化学品以及大量的排泄物等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直接导致水生动物的爆发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正>在鲤、草、鲫鱼等家鱼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大,饲料投喂量大,鱼类粪便加上饲料残渣导致水体越来越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含量较高,引起有害的蓝藻微囊藻水华。蓝藻暴发初期,池塘水体上层水逐渐大量生成肉眼可见的微囊藻颗粒悬浮在水体中。密度越来越大,后期随着大量微囊藻的生成与死亡分解,逐渐在水表形成绿色油漆状膜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们日常的水产养殖生产中,鱼塘的老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鱼产量和经济效益。造成鱼塘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养殖水体逐年变浅,达不到标准化水产养殖的需求。二是由于养殖的底层鱼类具有掏边挖坡的习性,鱼塘坍塌严重,使池塘水深变浅,影响了水产养殖。三是由于池塘精养高产,投喂饲料、使  相似文献   

17.
《渔业致富指南》2007,(1):60-60
在水产养殖中,由于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密度加大,饲料残渣及养殖对象排泄物的增加,加上大量施用化肥,水质被逐渐恶化,在过去的养殖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大量换水,但往往因为水源条件不好等多种原因的限制,养殖水体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良。池塘水体环境呈现富营养化。有机物质不断增加,氨、氮离子浓度上升,是影响鱼、虾、蟹的摄食生长并诱发疾病的主要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18.
<正>养鱼的饲料成本始终占整个养殖成本的85%左右(池塘和固定资产折旧除外),所以降低饲料成本是降低整个养殖过程成本的关键,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在水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开发利用农村大量价格低廉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作为养鱼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9.
在水产养殖中,由于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密度加大,饲料残渣及养殖对象排泄物的增加,加上大量施用化肥,水质被逐渐恶化,在过去的养殖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大量换水,但往往因为水源条件不好等多种原因的限制,养殖水体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良。池塘水体环境呈现富营养化。有机物质不断增加,氨、氮离子浓度上升,是影响鱼、虾、蟹的摄食生长并诱发疾病的主要理化因子。“养鱼先养水”。改良养殖水体环境,为鱼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关系到养殖成败的先决条件。随着科学工作者对环境微生物研究的深入,采用生物方法净水治污的新技术在国…  相似文献   

20.
<正>小龙虾养殖有着饲养管理容易、饲料来源广等优势,该品种因此被阜宁县渔业主管部门列为近三年渔业科技入户的主导品种。目前我县主要采取池塘养殖和虾稻共作养殖两种模式,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养殖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m,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按照高灌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