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际客运铁路是一种新型的公交化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分析城际客运铁路的客流特点,对城际客运铁路的运输组织方式进行探讨。提出要根据不同客流的需求确定列车开行方案,采取规格化运行图安排列车运行和公交化方式进行旅客运输组织等。同时针对城际客运铁路的设计和运营服务,提出创新设计理念、提升客运服务质量等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成渝铁路客流特征分析及营销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成渝铁路的旅客问卷调查,分析成渝铁路的客流特征、旅客需求和客运产品情况,从优化列车运营、提高站车服务水平、完善与丰富客票销售渠道3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从树立动车组列车品牌、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培育固定客流和开展特色服务等方面探讨成渝铁路客运产品营销策略,提升成渝铁路旅客运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广深线动车组列车运营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系统的建设,对广深线动车组列车的运营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动车组列车的公交化基本情况和客流特点,指出运营面临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对策.根据广深线动车组公交化运输组织特征,说明我国铁路城际客运专线系统具有良好的机遇,应加强客流日常分析,实施分号运行图,建立客运营销快速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4.
京津城际铁路运营后客流激增,市场反映良好,说明我国铁路客运在短途市场上存在巨大潜力.根据京津城际铁路的运营情况,结合国外高速铁路的经验,从发展城际客运,开拓短途客运市场;提供面向市场需求的客运产品;建立灵活多样的客票体系;提供方便、快捷、人性化的站车服务等方面,对我国城际客运专线运输组织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的初步建成,成网条件下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输组织模式作为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对铁路运输的安全、效率效益和服务品质均有直接的影响。在分析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的层次结构(由高速铁路主干网、城际客运系统、既有线提速线路3层结构构成)及其功能定位和分工的基础上,探讨铁路快速客运网运输组织模式的原则,提出"本线运输+换乘"的运输组织模式,即动车组列车在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上本线运行、跨线客流和长距离本线客流在大站换乘的运输组织模式,并进一步从换乘设计和组织、运行组织方案的配合、票务政策和市场营销、各种运输方式配合等方面探讨实施该模式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铁路客运的持续发展,从客运量和旅客服务质量2个方面阐述我国"十二五"期间铁路客运改革取得的成效,针对铁路改革面临的客运需求、客流结构、客流成分和分布、客运服务质量等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铁路客运改革的新思路,即推进列车开行市场化和集约化、售票组织精细化和服务便捷化、客运服务规范化。以创建温馨服务模式为重点,不断深化铁路客运改革,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城际铁路的交通特征及客流特点,根据城际铁路引入枢纽地区的原则,重点研究城际铁路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航空等其他交通方式的不同衔接方式,城际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与有机衔接形成统一的、协调的综合客运服务系统,最终实现客运效率和客运服务质量的提高,更好地为城市群及其区域内主要城市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青荣城际铁路将于2015年全线贯通,通过调查青岛站铁路、公路旅客客流,从城市间的关联度、城际铁路的优势和既有客流、预期客流来源等方面,分析青荣城际铁路客运市场,提出青荣城际铁路运营策略和建议,即制订科学开行方案、优化售票组织、加强多种交通方式协同运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建立铁路客运综合服务中心,做好售票组织,是发展铁路客运营销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在分析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发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铁路客运综合服务中心,从售票、候车、运输、中转及衔接换乘、市场营销、延伸服务等方面设置功能,从公路客流集散地区、务工客流集散地区、航空客流集散地区、城市客流集散地区的客流特点和成分,探讨铁路客运综合服务中心分类规划,进一步拓宽现有客运业务及种类,开发新的客运增值服务,扩大铁路的辐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地处世界屋脊的高原铁路承担着大量的进出藏旅客运输任务,改善高原铁路站服务质量对于充分利用高原来之不易的铁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高原铁路站在旅客运输组织中的特殊性和独特性,从硬件设施、软件配套服务和运营组织效率3个方面,构建多层次、多指标的高原铁路站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高原铁路站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以拉萨站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为案例,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为改善高原铁路站客运服务质量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邵翀 《中国储运》2024,(3):154-155
<正>本文旨在探讨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及改进策略。首先介绍了铁路运输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关联性,包括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以及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定义和要素。然后分析了铁路运输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接着介绍了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改进的策略,包括基础设施和设备改进、运营管理优化、服务水平提升和信息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旅客运输需求是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与经营管理的基础。从市场总量、客流性质、旅客平均运距、跨线客流比例几方面概括我国铁路既有线客运市场的现状特征,基于京津城际铁路客流调查数据,分析城际客运专线客流量的周期性与波动性特征以及客流构成情况。参考国外高速铁路运营的成功经验,提出在坚持路网整体性和产品多样性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节拍式列车开行方案,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对我国客运专线客流组织原则及合理开发客运专线产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金山铁路成功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服务市郊旅客运输。通过对金山铁路运输设备现状、客流结构、客运组织、通过能力、政府财政补贴等的介绍,分析了市郊列车公交化运营运输模式的主要特征,提出了适量开行市郊列车需要思考的问题和对策,并探讨了市郊列车在上海铁路局局管内其他地区线路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客运营业利润是铁路客运的主要效益指标。该指标与旅客运输收入成正比,与客运支出成反比。通过对客运营业利润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制定列车开行方案要综合测算旅客需求、客流等对客票收入的影响,以及车辆配置、列车开行的运营支出,选择差额收益最大的方案。同时要大力开展客运营销,搞好客运服务,从而实现客运营业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建设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畅通的交通运输新格局,中老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重要基础,合理设计中老铁路客运产品是需要优先突破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阐述中老铁路磨万段沿线经济发展、主要城市分布、地区旅游市场和客运市场供求等运输市场现状,分析中国与老挝间客流及磨万段客流情况,从客运产品要素出发,设计中老铁路磨万段客运的核心产品、服务产品及形式产品,主要包括列车开行方案、服务体系、车票票价及品牌推广等,利用多元化产品设计,使旅客在实现位移的整个过程中,感知有形的和无形的服务属性,为中老铁路客运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日本和欧洲国家高速铁路在跨线客流组织、停站设置、枢纽运行组织、动车组运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客流输送的特点,我国铁路在注重线路及配套设施规划,尽量直达、合理中转高速列车,畅通便捷的枢纽运输组织,协调动车组配置、运用与检修等方面得到启示。加强客流输送模式研究,有助于我国高速铁路进一步适应客运市场需求,有效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城际铁路跨线客流运输组织模式对线网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各线互联互通设计有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线网的运营服务水平。分析影响跨线客流运输组织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跨线客流的强度、跨线列车对线网运营的影响、线网建设及运营管理方式、线路通过能力使用情况等方面,归纳换乘和开行跨线列车2种模式的主要优缺点,结合珠三角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规划线网实例分析表明,城际铁路跨线客流的运输组织模式应根据具体的跨线客流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一、改进服务质量是公路客运企业的必然选择 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在规模巨大的旅客服务市场,客运行业铁路、航空和公路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本形成,3种旅客服务方式各有优缺点,构成一个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的综合客运体系。其中,铁路客运优势最为明显,运营网络覆盖日趋广泛,运力不断增加,单位里程价格低廉,尤其是经过几次大提速,运营速度、服务理念等都有明显提升,成为大众出行首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民航快速、便捷的旅客运输方式,低廉的机票价格,受到越来越多的中长途旅客的青睐,给道路长途客运班线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铁路客运、特别是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和城际动车班线的快速发展,对中长途道路旅客运输更是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与此同时,道路旅客运输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部分长途、客运班线夜班车被迫停驶;由于卧铺客车基本停运,便利部分民工客流流失;私家车的大量增加以及节假日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的政策实行,分流了一部分客流;高成本和低运费(票价)使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经营效益逐年下降,尤其是与铁路旅客运输并行的道路旅客运输线路存在着亏本运行的情况,许多班线已经被迫停运.  相似文献   

20.
针对春节等假期形成的铁路客流高峰期给成都站客运组织工作带来的压力,从售票能力、候车能力、到发线运用和乘降情况,对高峰期车站客流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成都站的客运组织,对售票管理、列车运行信息发布平台的构建、提高车站服务质量和优化客票预售期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