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安站是西安"四主一辅"铁路客运站中唯一位于城区中心的主站,位于明城墙北侧和唐大明宫丹凤门之间,是大雁塔与大明宫遗址城市轴线的端景。围绕西安站改扩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在阐述西安站现状的基础上,预测西安站的远期规划客流量,提出西安站改扩建存在问题。结合西安站改扩建规划功能结构,探讨西安站改扩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即:"品字型"格局承续历史文脉、综合交通枢纽多维度融合、地下空间合理利用、客流组织模式创新等,形成西安站综合交通枢纽,为大型铁路客运枢纽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建京张高铁清河站是一座依托于交通建设用地进行土地高度复合的现代交通枢纽,其不仅是交通便捷、功能集成的综合交通枢纽,还承担着衔接织补被割裂的城市环境、引领周边区域改造提升等重要角色。从分析如何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融合城市宏观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发挥综合枢纽客站的推动引领优势而引出一体化设计理念及要素。然后从站城一体化、站区一体化、建筑设计一体化三个层面对清河站一体化设计理念进行阐述,着重说明了双站始发、并场设计、既有交通高效衔接、狭窄用地下的空间功能整合、建筑结构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及设计方法,旨在为新时代铁路旅客车站设计提供方法与案例参照。  相似文献   

3.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城融合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以推进广州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结合广州白云站设计实践,从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建筑造型、功能布局、装修装饰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探索,分析站房建设集铁路站场上盖开发、城市交通配套设施、站房周边城市开发融为一体对站房设计的新需求,提出了站房与城市、站房与上盖开发、站房内外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性建筑设计的方法,以实现大湾区首个“站城融合”新城市形态的站房枢纽工程设计,为其他“站城融合”站房枢纽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大城市铁路客运站逐步向综合型和立体、集约化方向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建设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设计高效快捷、换乘便捷的大型客运综合枢纽,是近年来铁路发展的热点问题。分析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适应性和铁路客站换乘客流特征及其组织原则,结合上海虹桥站和深圳北站对铁路客站与其他交通方式间的换乘系统优化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系统统筹原则。  相似文献   

5.
通常而言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设计是指旅客的进出站交通(车行)、枢纽内换乘交通(人行),这类交通设计是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重要方面,可将它定义为显性交通。而在站城融合设计中,除显性交通之外,还有一类隐性交通,是指枢纽的附属交通,如客服类交通、商业休闲交通、各功能板块衔接交通等。隐性交通也是枢纽交通的组成部分,是枢纽运行的毛细血管,优质的隐性交通设计使站城融合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运行更高效、便捷、宜人。通过提出“隐性交通”的概念来分析其重要性,同时结合国内外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站城融合设计中隐性交通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对全国同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具有较强指导和借鉴价值。从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入手,结合当前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形势与背景,在文献研究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研究概况。对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和建筑特点等进行分析和思考,就如何建设好我国未来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使之在规划设计、功能布局等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和谐发展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安站改扩建工程实施后,在站区内将形成集城际铁路(含部分高速铁路)客运、普速铁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中长途公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社会车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在西安站站区规划设计中,重点研究车站改扩建方案,进行站房设计、站区交通流线设计、站前广场设计和对外交通疏解等,考虑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与衔接,对西安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铁路交通和城市化的发展,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站”与“城”融合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站城融合项目的规划、设计、运营等阶段,需要因站制宜、因城施策。对站城融合策略的研究,将会为站城融合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出“站城融合策略库”的概念,并从数据库的特点等方面对其意义进行分析,而后对站城融合策略库的构建进行阐述,包括站城融合策略库的构建原则、构成模块等,着重对“站城融合策略”模块的构成及策略来源等进行分析;最后,对站城融合策略库的应用进行分析,包括普适性应用、结合站城融合效果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应用,并对站城融合策略库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我国站城融合理论及实践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综合交通枢纽是承载城市间及城市内部衔接的中心,合理的枢纽规划设计是发挥枢纽在城市中的门户功能、衔接功能、转换功能的重要前提。为了更好地实现旅客的零换乘及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基于京张铁路清河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定位和设计难点分析,通过分析枢纽布局、外部交通组织、一体化换乘设计等,提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同时考虑奥运期间的车站使用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并将设计融入城市规划,以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维护城市秩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铁路网络的广泛覆盖及城市化的发展,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支持二者融合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站城融合,即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的融合,可以构建开放、共享、平衡的站城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需根据我国国情,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决策。提出站城融合发展六大影响因子,通过分析得出站城融合发展影响因子与站城融合效果之间的初步相关性,是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站城融合新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设计问题,是实现一体化运输的重要环节。以南京南站交通客运枢纽为例,对客站交通综合体的换乘设计和建设管理等进行探讨和思考。对如何建设好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铁路客站综合体,使之在规划设计、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和谐发展,以及如何统筹协调好铁路与地方之间关系等方面对同类型的交通枢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马尔可夫决策理论的系统状态转移矩阵决策法,分析交通枢纽客流集散方式中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私家车及其他5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变化趋势和规律,通过建立交通枢纽客流集散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采用马尔可夫分析法对未来的客流变化进行预测.以某交通枢纽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测未来年度交通枢纽各种集散方式的分担率,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关协调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是我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客流量最大、便捷性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交通模式。以青岛北站为例,解构城市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脉络与肌理,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构成原则,探讨交通枢纽与城市规划的相互适应,寻求交通疏解与城市发展的促进共生。  相似文献   

14.
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是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同时具有对外和对内交通功能的大型铁路换乘枢纽,其规划建设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阐述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枢纽功能和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典型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实例,分析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特点,即选址尽量靠近城区、采用立体化多层布置格局、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标准、充分利用各层空间、综合开发新建枢纽、加大车站公众开放度,为我国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武汉铁路枢纽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融合,提升铁路枢纽地位,以定量测算3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铁路交通可达性水平为基础,根据武汉铁路客运现状和铁路枢纽存在的站点布局分散、综合交通一体化滞后等问题,借鉴国内外铁路枢纽的发展经验,在综合交通体系的视野下探讨铁路枢纽建设的对策,即合理规划武汉第四铁路枢纽站、扩展过江通道,推进不同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进一步完善"米"字型铁路交通格局,充分发挥武汉在全国铁路网络中高可达性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通苏嘉甬铁路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纵一"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入宁波铁路枢纽方案对沿海通道整体走向有较大影响。阐述通苏嘉甬铁路、宁波铁路枢纽概况,依据枢纽客运量预测及客流特点,按照客运站建设时机的不同提出2种引入方案。通过对引入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引入宁波站、近期不建设西环线和宁波西站方案,并对该方案中的接轨车站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引入庄桥站利用既有线引入宁波站方案。研究结果可以满足铁路整体走向要求,符合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宁波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并有效发挥路网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体系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建的以铁路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已经成为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区域的交通换乘中心,因此将综合交通枢纽纳入到整个城市的交通体系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郑州东站等几个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了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计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将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体系进行全面整合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铁路客站功能日趋完善,站城连接愈发紧密。将客站及其周边5~10min的步行范围定义为站城核心区并作为主要研究范围,对站城融合案例功能和空间类型进行系统性梳理,首次提出X混合功能模块,结合客站功能模块、城市配套功能模块、城市开发功能模块3大基础功能模块,构建站城融合X混合功能模块体系,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柏林中央车站、上海虹桥站和兰州中川站的功能模块构成。通过构建站城融合X混合功能模块体系,促进未来设计创新和机制突破,提升站城融合发展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现状特征和政策要求,研究畅通高效、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发展策略,在武汉市新一轮高速铁路规划阶段具有实际意义。以站区综合交通为抓手,构建交通衔接高效化、设施换乘一体化、站城空间融合化、枢纽系统网络化的发展策略。并以新建汉阳高铁站为例,从规划定位、空间布局、客运预测、交通衔接等方面阐述站城融合模式下的枢纽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20.
站城协调研究对促进城市发展和产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丰富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筑后评估内容。基于因子分析方法,从交通设施特征、土地利用特征和换乘设施特征3个维度出发,确定枢纽总建筑面积、站台数量、与所在商业中心的距离、与所在行政中心的距离、衔接的地铁线路数和衔接的公交线路数6个指标,以我国22个已建成并使用的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明晰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枢纽特征的作用强于土地利用特征,并强于换乘设施特征。通过剖析沙坪坝站、杭州西站和西安东站等交通枢纽综合体的站城协调设计,探寻枢纽综合体设计的优化逻辑,以期为推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