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合理制定高速铁路项目票价,实现高速铁路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种基于高速铁路成本画像的定价预测模型,模型由潜在因子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构成。对高速铁路可测量成本执行潜在因子算法,挖掘可测成本中包含的隐性特征,算法可以在有限的数据量下通过矩阵分解构造高速铁路成本画像,同时不需要以加载稀疏矩阵作为代价,有效减少硬件运行内存空间;将构造的高速铁路成本画像视为图像数据输入不同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学习并预测定价。通过与多个基线模型进行比较,表明采用多个卷积层连接池化层预测高速铁路定价具备更高的精度,并研究新建高速铁路项目定价预测案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为高速铁路定价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西部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在山高沟深、高程落差大的复杂地区选择经济合理的最大坡度方案,对线路走向、工程规模、建设投资、运营效果、运输能力等方面尤为重要。结合新建包海通道西康高速铁路沿线地形、地貌特征,对翻越秦岭的西安至柞水段最大坡度方案进行研究,提出20‰,25‰,30‰3个不同最大坡度方案。经综合分析比选,采用与地形适应好、工程经济优、运输质量高、满足运输需求的25‰坡度方案,为西康高速铁路技术标准选择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翻越秦岭铁路地段最大坡度选择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我国高速铁路大风监测系统的功能和监测水平,保障大风环境下高速铁路列车的行车安全,从监测系统设置、报警处置规则和流程等方面阐述高速铁路大风环境行车预警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大风环境行车预警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特点,设计高速铁路大风行车预警系统,结合高速铁路大风行车预警系统的功能需求,从源头数据准确性评估、报警阈值优化、报警信息处置规则优化、列车定位、车地无线通信、车载接收与回执、处置信息控车等方面研究关键技术方案,为我国现有的大风监测系统优化升级提供参考,为高速铁路大风环境行车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贵州省高速铁路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现状,运用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企业结构、战略和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4个主要因素,以及"机会"和"政府"2个辅助因素方面,分析贵州省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贵州省旅游业在高速铁路条件下的发展对策,即通过依托山地资源优势、深挖民族特色、实施对历史村镇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打造"山""民""镇"精品特色旅游资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酒店服务能力、发挥大数据产业优势,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推动旅游业区域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速铁路的行车特点论述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从人、列车、轨道及行车环境之间的耦合效应分析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系统要素,将机车乘务员的作业能力与作业要求两种因素作用下造成的行车事故隐患分为8种类型。并初步构建我国高速铁路的行车事故预防体系、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和行车事故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轨道客车运营企业普遍存在的成本统计信息少、呈片断化等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粒子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LSSVM)的轨道客车运营能耗成本估算模型。首先分析确定运营能耗相关的车辆、线路及运营条件参数,再利用改进的PCA提取出运营能耗成本的特征参数,以这些特征参数为输入,以能耗成本为输出,构建基于PSO-LSSVM的成本估算模型。PSOLSSVM模型利用PSO优选LSSVM的参数,提高了模型的训练速度和预测能力。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基于PCA及LSSVM模型,所构建估算模型的特征参数减少了27%,预测准确度提高了88%。  相似文献   

7.
分析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德尔菲法构建评估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及评价目标的模糊性,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旅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实现高速铁路满意度的定量分析。结合武汉—广州高速铁路进行实证研究,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运营管理和服务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列车在恶劣天气影响下导致区段临时限速情景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文中选择总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数2个指标,分别转化为列车延误满意度和正点率满意度,建立线性满意度、梯形满意度和传统多目标线性加权模型,通过改变列车到发时刻、运行径路、次序等实现高效、准点的列车运行调整。最后设计一个限速场景,运用软件求解,通过改变总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数的权重,得到模型的帕累托解,结果表明满意度模型的帕累托解优于线性加权模型。此外,算例验证了梯形满意度线性加权模型从计算时间上优于传统多目标线性加权模型,提出的满意优化模型可以辅助调度员在发布限速命令后尽快获得满意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9.
准确预测高速铁路客运量,对铁路资源配置及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考虑高速铁路客运量存在多重相关性影响因素和灰色特性的基础上,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通过采用IOWA算子,依据单项预测方法在样本区间上各个时点的预测精度从高到低按顺序赋权,以误差平方和为准则构建IOWA组合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的高速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IOWA组合预测模型能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现行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机构设置及分工,在分析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大数据的需求特性的基础上,构建由基础设施层、数据来源层、数据整合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分析层、展示访问层、业务应用层、数据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等组成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大数据平台总体架构方案,以及由原始数据、大数据平台、调度指挥业务等组成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大数据平台应用架构方案,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国内外航空运输业环境外部成本治理的研究,以庇古理论和排污权交易理论作为航空运输业环境外部成本治理的理论基础,分析航空运输业最优环境污染水平,提出采取政府直接管制、环境污染收费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治理航空运输业环境外部成本。  相似文献   

12.
分析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影响旅客满意度的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借鉴美国国家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和中国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CCSI),增加感知价值、行为意向2个潜变量;结合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特点,将感知质量划分为硬件设施、安全秩序、方便快捷、整洁舒适、人员素质5个维度,构建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指标体系,便于分析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不同方面对旅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基于物理路网的客流分配问题是开行方案优化的基础。为了提高我国高速铁路列车的服务水平,优化列车开行方案,遵循按流开车的基本原则,根据客流预测结果将客流分为高速客流、中速客流2类,在此基础上,以全部旅客的广义出行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物理路网的高速铁路客流分配优化模型,采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并通过案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将列车发车作为基本事件,运用Max-Plus Algebra方法建立列车运行图的状态动力学方程和列车晚点传播模型;设计列车次序可调整条件下晚点传播的计算流程及方法,研究状态矩阵的更新,使Max-Plus Algebra能够适用于状态矩阵改变的迭代运算;最后综合评价列车发车次序调整、设置交路接续冗余时间及动车组交路调整3种策略对列车运行图鲁棒性的影响。案例计算结果表明,合理设置交路接续冗余时间、调整列车发车次序和调整交路能够有效消减列车晚点,提高列车运行图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有关列车停站方案与换乘接续研究中的不足,结合高速铁路旅客换乘需求数据,引入可达性定义,首先建立以运行图可达性最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其次提出单亲遗传求解算法,并开发列车运行图自动铺画软件,通过对某高速铁路2011年春运期间运行图的下行列车进行优化,在不改变原运行图骨架、满足运行图标尺的基础上,提高了运行图的可达性和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铁路动卧列车的开行状况剖析当前客流市场,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挖掘分析高速铁路客流市场趋势、客流市场成分、旅客倾向性选择,以及航空与高速铁路的旅客行程距离选择。在此基础上,从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席别分配、车票价格3个方面对其客运产品进行设计,提出节点换乘为主、直达为辅的运行方案,最后从宣传和体验、价格、促销、服务对高速铁路客运产品提出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我国铁路客站设计中流线、流程的地位与作用,针对流程在铁路客站流线设计中的基础性作用及传统流线设计方法对流程设计考虑不足的问题,将管理学中的流程再造理论与方法引入客站设计领域,综合运用零基思考、标杆瞄准、流程价值链分析、ECRS?分析法等典型的流程再造方法,提出基于流程再造的高速铁路客站旅客流线设计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客站旅客流线优化设计,最后对基于流程再造的流线设计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地预测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的旅客出行方式比例,以高速铁路旅客出行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高速铁路旅客选择不同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铁路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以宜昌东站为例,结合高速铁路旅客出行调查数据,应用SPSSModeler软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评估,并对高速铁路旅客选择不同出行方式的比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对预测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地区旅客的出行方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涉及环节多,风险因素复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首先,在分析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人-设备-环境-管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中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指标的主观权重,并结合熵权法进行修正;最后,运用灰色模糊评价模型对京沪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京沪高速铁路处于安全水平,并且设备状态是行车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在恶劣天气等环境下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铁路客票动态定价体系是增强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此,在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国内民航业价格体系的基础上,阐述高速铁路实施价格歧视的可行性,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行业的实际情况,以价格歧视理论为依据,制定动态票价模型,提出基于不同客流量和旅客差异化需求的高速铁路客票动态定价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