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高速铁路噪声来源的基础上,对不同国家的噪声环境评价标准进行了论述。针对噪声产生的根源和有关噪声控制技术,分别采取声源降噪措施、传播途径上降噪措施和受声点的防护措施来降低高速铁路产生噪声,以达到高速铁路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一般而言,声屏障的降噪效果主要取决于声波沿透射、反射、绕射三条途径的声能分配情况,当声屏障的隔声量超过该频率降噪量10dB以上时,声屏障透射声能对降噪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目前多采用多孔吸声材料来解决声波的绕射(包括由声波反射所引起的绕射问题),其中吸声系数(α)常被用来评价材料吸声性能的优劣,一般把α0.2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α0.56的材料称为高效吸声材料。吸声材料只有对各个频段的声波都具有较好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大量采用了声屏障控制工程。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主要使用插板式金属声屏障,分为桥梁插板式金属声屏障和路基插板式金属声屏障两大类。通过对声屏障结构的声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检测表明,高速动车组通过不同线路2.15 m高桥梁和2.95 m高路基插板式金属声屏障时,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为消除或减缓公路运营对沿线声环境敢感点产生的噪声污染,保障沿线广大居民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生活,高速公路交通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进行处哩。声屏障在降低交通干线噪声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和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各类道路声屏障日益普夏,成为环保行业的工程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铁路枢纽站与市内交通换乘混乱、效率低的现状,在分析高速铁路枢纽站与市内交通换乘规律与特征,建立高速铁路枢纽站与市内交通换乘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量化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改进DEA模型。通过改进后的DEA模型对高速铁路枢纽站与市内交通换乘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各投入产出指标对效率的影响。以北京南站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DEA评价高速铁路枢纽站与市内交通换乘效率,能够提供可靠的改进意见,从而为交通管理部门与出行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需求对于制订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方案至关重要。以旅客出行关心的直接费用、时间损失、疲劳恢复等因素构建计算模型,通过有效时间价值和低效时间价值将时间损失和疲劳恢复转化为直接费用,并对有效时间价值和低效时间价值进行不同取值,得到综合费用。结果表明,在1 500~3 000 km的范围内,随着时间价值的提高,旅客选择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的可能性逐渐缩小;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主要的服务客户应为时间价值在50元/h以下并且距离不宜超过2 400 km的客流;高速铁路夕发朝至"D"字头列车较"G"字头列车对旅客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车站的开放式设计、统一候车、商业化及电子设备繁多等给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进行风险分析具有实际意义。在概述蝴蝶结模型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对现有高速铁路车站旅客进出站顺序和空间架构进行分析,提出恐怖袭击、拥挤踩踏、火灾爆炸及疾病卫生4个风险事件。通过安全屏障中控制措施分析构建高速铁路车站安全风险蝴蝶结模型;阐释模型的应用领域和实际运用方法,以及在高速铁路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西南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地域特点存在显著差异,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在装备上、组织上、要求上明显不同。通过分析西南山区高速铁路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调整类型,按轻微事故及严重干扰事故类型进行模型构建。以成渝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为例,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求解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求解质量,对西南山区高速铁路非正常情况下干扰列车运行的不同场景均有一定的适应性,为提高山区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系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网络条件下,结合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需求、客流结构和不同出行模式,将客流合理分配到高速铁路列车流,对提升列车能力利用率、提高换乘旅客出行的便利性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构造高速铁路换乘服务网络,根据换乘服务网络特征,得到网络各类型弧段的阻抗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高速铁路换乘服务网络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利用梯度投影算法对模型求解。算例通过与未考虑换乘条件的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列车区间平均上座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铁路建成对既有线能力释放的影响,通过分析高速铁路、既有线广义费用函数及高速铁路客流分担率模型来构建既有线客流合理分担率模型,并且建立既有线释放能力量化模型对既有线释放能力进行量化,最后以武广既有线为例,计算武广高速铁路开通后武广既有线释放的运能,为研究释放运能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仿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赋时有色Petri网和进路冲突图组合模型、列车牵引计算模型作为高速铁路车站作业仿真的离散事件及连续变量仿真模型,构建高速铁路车站作业建模及仿真系统功能架构,以实现系统高效建模为目标研究高速铁路车站站场图建模和时刻表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建模及仿真系统,并使用该系统对某高速铁路车站高速场进行建模与仿真,为高速铁路车站作业仿真输入、处理、输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等级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进行旅客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等级城市高速铁路客流基本特征、旅客出行特征和乘坐高速铁路意向,并结合调查统计分析客流特征的异同,提出合理优化各等级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列车发车频率、完善各中小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与县市内交通的衔接、建立高速铁路票价市场化波动机制、提高高速铁路车站内部设施的便利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售票网络化背景下,研究高速铁路售票厅服务功能及空间规模,对合理利用高速铁路客运站空间、提高客运站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售票厅功能的转变,将用户售票厅购票或取票排队过程看作非合作博弈系统,建立满足车站高峰小时发送量的售票厅空间规模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模型,并以某高峰小时发送量1万人的特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为例,对其售票厅空间规模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售票厅空间规模最大为现状空间规模的57.9%,最小为43.6%,可以为提高高速铁路客运站售票厅空间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博弈论理论基础上,结合票价变动所产生的旅客流量的变化,选择斯坦科尔伯格模型对高速铁路与航空定价过程进行描述,借助双层规划建模的思想,建立了诱发客流影响下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多层规划动态定价模型,并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通过实际算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计算。结合高速铁路与航空动态定价过程的分析,得出诱发客流影响下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趋于均衡的客票定价区间。最后对高速铁路与航空竞争定价的博弈过程中双方客流量及利润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高速铁路动车组资源配置和运用效率,研究高速铁路动车组需求量预测方法。考虑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特点,综合分析人口、GDP、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列车开行方案等高速铁路动车组需求量内外部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组合模型的高速铁路动车组需求量预测模型。通过高速铁路动车组近远期需求量预测,运用历史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预测结果表明,平均绝对误差为3.56%,呈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连接不同区域,对区域经济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通过对高速铁路的区域经济影响渠道与影响方式的分析,构建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互动演化框架;其次,根据可达性模型,计算区域可达性变化;再次,引入人口函数、区域投资分布函数及区域生产函数,建立高速铁路影响区域经济系统预测模型;最后,以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地区为例,针对不同高速铁路建设假设方案,计算不同方案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在高速铁路影响下的扩散作用与高速铁路发展存在非线性关系,即高速铁路网络发展到某个水平后,较发达地区经济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扩散的影响才会发生质变。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动态调整是调度指挥工作的重点之一,具有复杂多变、实时性强的特点,亟需实现到发线调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阐述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动态调整问题本质,引入滚动时域调度策略,建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动态调整模型。该模型为以列车晚点总时长最小为目标的0-1整数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某高速铁路车站为例,根据列车运行图中列车到发时刻和晚点信息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到发线调整的实时性,保障列车在车站内稳定运行,为高速铁路车站智能调度提供了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可靠性关系到整个高速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对其展开可靠性评估对于保证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安全,提高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云模型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表征,并分别利用G1法和CRITIC法来计算系统设备的主客观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博弈论思想的组合赋权法获取设备的组合权重,然后根据云模型的加权运算求得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可靠性评估云,将其与可靠性等级评语云进行相似性度量,进而得到评估结果。最后将该方法运用到某条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中,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可以实现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票额预分是高速铁路列车票额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客运组织实现挖潜提效、精细化管理起到关键作用,但长期存在过度裂解或过度保护的问题,导致高速铁路列车区段运输能力存在虚糜现象。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列车票额预分现状,从接续预分、模态内聚预分和复合模态预分顺序优化等方面,构建基于客流模态识别的高速铁路列车票额预分优化模型,以北京西—成都东的G571次高速铁路列车票额预分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态识别的高速铁路列车票额预分能够更好地实现存量票额在始发站和沿途站的科学预分,有效提升高速铁路列车客座率和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任威  杨栋 《铁道经济研究》2014,(2):24-27,46
高速铁路客站作为中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旅客感受高铁便捷舒适的窗口。科学合理地评价高速铁路客站的旅客满意度是检验其高服务水平的前提。根据高速铁路客站的新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并根据高速铁路客站的服务特点修改了适当参数。以部分高速铁路客站为测评对象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分析计算结果.验证模型的可行性、适用性以及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