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项业务平稳发展,支农服务进一步改善,总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信社在产权关系、法人冶理、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信社的自身发展和其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当前,农信社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如何有效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农信社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农信社到期贷款收回率不高,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困扰农信社业务经营的一大难点。为此,湖北省随州市农信社组成调研组对辖内三里岗等12个农信社2006年元月至2007年7月农信社到期贷款收回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多年以来,随州市三里岗农信社在经营信用的基础上经营信贷资金,既改善了当地信用环境,又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农信社各项业务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农信社城区业务发展,湖北省联社对城区业务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农信社城区业务已占农信社整体业务的一半,但仍存在着在城区金融市场上竞争力较弱,份额较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亟待理清思路,对症下药,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与农同行     
“经营思想定位在农村,信贷运作定位在农业,服务对象定位在农民”,这是地处鄂西北大巴山深处的湖北省十堰市联社确立的工作思路。他们结合当地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和自身特点,坚持业务经营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信贷投向重点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涉农贷款增长与新农村建设同步。2007年,全市农信社累计发放新农村建设贷款16亿元,同比增加3亿余元,成为真正服务农村的金融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当前,手段落后已成为农信社拓展业务、改善服务的瓶颈因素。最有效地利用当前信息技术成果,提升农信社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打破业务瓶颈、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农信社竞争力的紧迫需要。各省联社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大力发展综合业务系统。以河北省联社为例,截至2007年6月,已有28个县联社、916个营业网点实现了综合业务系统平稳上线。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生命力在于科学地指导实践活动。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联社)自2005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两手抓",实现了业务大发展、支农大提升、效益大增长、风险大防范。一、坚持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两手抓"发展是农村信用社(下称农信社)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6年以来,辽宁省铁岭市农信社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截至2007年4月末,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90万元,中间业务已成为铁岭市农信社业务经营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联社衡阳办事处把不良贷款“双降”工作当作关系到农信社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来抓,多策并举,上下联动,强力推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使农信社资产质量不断得到优化,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近三年来,全市农信社累计收回不良贷款16.5亿元;至2007年3月末,全市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18.9亿元,绝对额比2004年末下降8.2亿元;不良贷款率占比2004年下降2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农金速览     
福建省农信社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改善盈利模式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福建省农信社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应对市场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以来,福建省农信社开展的代理类中间业务多达数十种,主要有财政、教育、社保、烟草、电力、保险等,两年来新增的代理类中间业务签约客户达1700多万,并开发了居民保、非税收入代收等新业务平台。今年还与北京黄金交易中心等机构合作,代理贵金属业务即将推出市场。  相似文献   

10.
在“三农”问题上,农信社与地方政府是有利益契合点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势必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地方经济发展,农信社业务也势必得到壮大。从终极目的上来看,农信社与地方政府在“三农”问题上求得“双赢”局面。但在实践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信社却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偏差,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农信社新业务发展问题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发展新业务是农信社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但依据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调整业务范围和增加业务品种的内容,再对照农村信用社目前实际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少人认为农信社开展新业务受到太多条件限制。因此一筹莫展,无从下手。果然没有出路吗?其实,倘若换一种思维方式,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那么通过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鄢陵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辖有独立核算的农信社 15个,49个营业网点。近年来,该县联社确立“信贷跟着产业走”的支农思路, 通过创新发展思路,集中资金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集中精力创建信用环境, 集中优势创新金融服务,闯出了一条富农兴社的发展之路,实现了农信社与县域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2001年起, 该县联社连续4年在河南省144家县(区) 联社综合业务评比中名列前茅,获全省农信社系统“十大先进联社”称号。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农垦系统在黑龙江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鹤岗是黑龙江农场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辖区内有宝泉岭管局的10个国有农场,农场农业总户数62216户,占全市农业总户数的48.89%,耕地面积为61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4.55%。全市向农场区域延伸业务的农信社共有10家,其中在农场开办的农信社6家。  相似文献   

14.
黄冈农信社未来的转型发展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点——调整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如此才能在外部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和自身改革面临瓶颈的现状面前,继续实现科学发展三年时间,对于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农信社而言,只是漫漫征程中短暂的一瞬。短短三年时间,能做什么?黄冈市农信社的回答是,三年,能完成一次逆转命运的转型跨越;三年,能创造一个昂扬奋进的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15.
2008年2月,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社)正式对外发行金燕卡(银联标准借记卡),此举吹响了全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向银行卡业务进军的“集结号”。农信社如何在激烈的银行卡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不仅是农信社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是一次严峻挑战。为此,笔者对河南省内乡县农信社金燕卡营销现状进行了调查,试着探讨了农信社在银行卡业务发展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票据结算业务的迅速发展,票据业务已成为资金结算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票据结算主体的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不但可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而且提高了企业的信用度,深受企业的欢迎,其占银行结算业务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农信社票据业务发展相对滞后,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使用偏少乃至空白,而农村信用社在汇票业务方面大多是委托他行办理,这种现状不利于农村信用社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对业务功能齐全的银行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客户更高的服务要求,农村信用社委托他行办理汇票业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农信社业务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是城区农信社业务拓展的当务之急对于很多身在城区的农信社而言,尽管城区业务占自身业务一半以上,但普遍存在着竞争力较弱、份额较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做强做大"三农"与做好城区业务如何兼顾,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是城区农信社业务拓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上海农村经济》2010,(6):47-47
河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了给广大农民提供便捷的贷款,大力推广并提升了小额信贷新业务,对信誉良好、无拖欠贷款记录的农户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同时,还要求全省40个畜牧业重点县、31个生猪调出大县及6大优势畜牧业区域的农信社,以及71个县(场)优质粮食基地、30个重点县(市、区)无公害蔬菜基地等所在地的农信社,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原则上新增贷款计划的50%要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农信社发展理财业务存在诸多困难,但只要正视困难,加快理财业务转型,未来农村市场理财业务将大有可为近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35号文),被业界认为是里程碑式的文件。35号文距去年3月颁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仅一年多时间,时间间隔之短、规定出台频率之快,令人惊叹。对理财业务刚起步的农信社而言,理财新规侧重点究竟在哪里?对后期理财业务发展有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伴随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其经营管理得到了完善和规范,各项业务稳健发展,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但由于自身体制、管理、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案件高发现象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因此,有效防范农信社案件,遏制案件高发势头,是确保农村合作金融安全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点和当务之急。一、农村信用社案件高发的特点首先,案件主体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年纪低龄化。二是文化素质低。三是生活奢侈化。其次,案发过程呈现为“四性”特点:一是业务性。即作案人员均以业务过程为载体。以某市农信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