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炫 《商场现代化》2008,(4):256-257
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在人才流动中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现象十分突出。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着利益冲突,解决冲突的机制是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本文拟对此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的竞业禁止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王胜 《商场现代化》2006,(24):266-267
人才流动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提出了新挑战。竞业禁止是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但国内法律对此缺少明确规定。企业在现行法律框架中,应当着眼于通过内部规定或竞业禁止条款来确保商业秘密不被泄露或非法使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商业秘密往往在人才流动时受到侵害,竞业禁止制度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但是我国在关于竞业禁止制度的建立方面还存在着立法不统一、限制范围小等问题,在实践中给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通过对商业秘密保护和竞业禁止制度的关系的阐述,说明了我国应尽快建立完备的竞业禁止制度的必要性,同时也提出了统一立法、扩大限制范围、合理补偿员工等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业秘密的保护和人才流动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晓娟 《商场现代化》2006,(28):292-294
企业与职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是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一项有效措施,与其他保护措施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竞业禁止协议又会带来与企业人才流动的冲突,而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为了在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人才合理流动之间达成平衡,本文提出需要对竞业禁止协议进行合理限制,并具体对协议的目标、对象、期限、范围等方面的合理限制做了探讨,同时提出应保证离职职工获得针对竞业禁止的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业禁止制度面临着保护商业秘密与阻碍人才合理流动的两难选择。首先深入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与竞业禁止的冲突,然后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了协调两者关系的合理对策,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竞业禁止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理论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和合理限制竞争原则,在商业秘密立法中规定竞业禁止对于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一些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均对竞业禁止做出了规定,但在实践中存在不足之处,应当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商业秘密保护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是劳动关系中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的法定竞业在立法上仍然存在企业在职劳动者和离职劳动者泄密企业商业秘密等问题。应采取竞业禁止协议的保护措施,对竞业禁止的职业种类和活动范围、对时间与地域进行限制,并采取竞业禁止的合理补偿方法,限制企业劳动者向竞争者企业泄露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8.
与离职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合同是企业保护其商业秘密广泛采取的方式,竞业禁止协议的存在,有一定法理依据,但是也存在与保护劳动者自主择业权相冲突之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法律必须对竞业禁止协议进行必要的限制,从而实现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人才的自由流动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竞业禁止协议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杨  石璐 《商场现代化》2006,(11):31-32
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企业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企业商业秘密的掌握者和使用者往往是一个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竞争者会不惜代价地挖走这些人,为此企业往往求助于竞业禁止条款来限制企业人员流向竞争者的企业。但竞业禁止行为本身既有其合理性,也有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和限制竞争的不合理因素。随着其被越来越广泛的实际应用,合理性成为判断竞业禁止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也是竞业禁止实际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目前,竞业禁止制度尚不够完善,为了协调人才流动和商业秘密之间的矛盾,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竞业禁止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的冲突频繁发生。竞业禁止既是保护商业秘密权的法律手段。又是导致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为追求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权和劳动者就业权的利益平衡乃至“共赢”的格局。有效的路径选择是实施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从适用主体合理、保护时象合理、限制期限合理、补偿给付合理等方面对竞业禁止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竞业禁止     
竞业禁止制度的实质是法律基于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权之目的而对雇员的劳动权及择业自由权加以合理限制。试从竞业禁止的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出发,提出我国竞业禁止立法中的不足和完善建议,以期使企业和雇员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公平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论竞业禁止     
竞业禁止制度的实质是法律基于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权之目的而对雇员的劳动权及择业自由权加以合理限制。试从竞业禁止的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出发,提出我国竞业禁止立法中的不足和完善建议,以期使企业和雇员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公平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竞业禁止是雇主或用人单位较为广泛采用的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法律手段,它对于提高雇主在人才和技术的保护上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竞业禁止制度中的各种冲突,以及利益平衡原则在竞业禁止冲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约定竞业禁止是一种通过双方当事人的约定进而限制劳动者和保护用人单位的手段,其基础在于诚实信用保护商业秘密,以及其他的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手段的不足。但是,这种竞业禁止方式在我国的现行法上的规定是不足的,本文旨在针对这种不足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竞业禁止是雇主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有效措施,用来规制员工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关系.但竞业禁止在反不正当竞争,有效维护雇主特定利益的同时,又会限制雇员的自由择业权,甚至生存权等受宪法保障的最基本利,因此,要对竞业禁止予以合理的限制,以协调商业秘密保护与劳动者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竞业禁止合同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业禁止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判断一份竞业禁止合同是否有效时,应当从其是否存在商业秘密、适用主体、限制时间、限制范围等方面出发,以是否损害职工正当的劳动权、生存权或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权衡考虑,在保护企业正当权益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处于弱势一方的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竞业禁止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判断一份竞业禁止合同是否有效时,应当从其是否存在商业秘密、适用主体、限制时间、限制范围等方面出发,以是否损害职工正当的劳动权、生存权或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权衡考虑,在保护企业正当权益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处于弱势一方的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赵英杰 《商业研究》2003,(11):176-177
竞业禁止作为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我国立法至今没有确立合理的竞业禁止规则,实践中商业秘密屡遭侵犯,因此,在对商业秘密竞业禁止合同的由来与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劳动合同中规定有关商业秘密的条款入手,对我国劳动法制的进一步完善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竞业禁止中的权利冲突与利益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业禁止是雇主或用人单位较为广泛采用的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法律手段.它对于提高雇主在人才和技术的保护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竞业禁止制度中的各种权利冲突,并探讨了利益平衡原则在化解竞业禁止利益冲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商业秘密保护中合理竞业禁止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商业秘密保护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现有立法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民商法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域外立法经验,阐述了竞业禁止在商业秘密保护中所应当体现的立法价值,对完善我国竞业禁止立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