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思亮 《企业标准化》2010,(11):I0001-I0001
前两天,一位在“文革”期间很活跃的人去世了。当年被他殴打过的厂长参加了这位活跃分子的遗体告别。不少人惊诧老厂长为什么不记恨那位把自己打得满身流血的人,为什么厂长恢复工作后没有追究打人者的责任,还对打人者的子女给予了工作上的关照呢?厂长说世上的人多,错误也多,  相似文献   

2.
文摘     
有一个中国青年,姓罗,在合资企业里给德国老板打工,因才学出众颇得上司赏识,做到了“总助”,手下管理着几百号同胞,也常以“德国老板的代言人”身份发话。一次,老板视察工厂,他陪同翻译,正撞见一女工因加夜班疲劳过度在打瞌睡。洋老板气恼之下不择言辞,在“你们中国……”之后用上了一些有伤中国人民族感情的词汇,并强硬辞退这名女工,让罗“当场执行”——他用的是德语,只有罗听懂了。一边是德国人严厉的目光,一边是同胞愤怒的目光,罗还是执行了。回到公司,他便递上了自己的辞呈——尽管工人也许不会记恨他,尽管老板依然赏识他,但他不能在听懂了那些词汇之后依然与老板共事。他要告诉那德国人:有一种尊严不容亵渎。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成功了;他没有任何背景,但他聪明勤奋;所以,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的成功可以学习;他的策划可以追索;他的道路可以尝试;他的操作可以重复;他的智慧可以克隆;他的财富可以共享……。他是──百国际控股集团美洲区总裁林本栋“在币场上看到的是商品与商品的竞争,在商品竞争背后隐藏的是人与人的较量,而人与人的较量是胆量的较量,全世界不发财的人都是胆小鬼!“林本栋先生如是说。采访林本标先生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他能涛涛不绝地从一个话题越迁到另一个话题,就像初升的太阳,每个时刻都是新的。每一个话…  相似文献   

4.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3,(2):113-117
徐峥一直在咳嗽.显然他还不适应"10亿俱乐部导演"新标签.《泰囧》票房火爆使得他哑着嗓子到处跟人解释:"我就是想拍一个正常的电影,期待它有一个正常的结果,但它却变成了一个事件,我觉得这个事件跟我没关系."他不愿得罪任何一个曾经风光,如今被他斩于麾下的某某某们.但有人说,《泰囧》火成这样,他其实已经把人给得罪了.  相似文献   

5.
<正>自信的魔力任何成功者都离不开自信。没有人喜欢那种软弱的,不果断的人,这种人办事时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乎什么或要干什么。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也就很少。众多的人在沟通中缺乏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他在与什么人打交道。就像一位技工要修理陌生的汽车发动机,他总会犹豫不决,每一个动作都表明他缺乏信心。而一位高明的技工,由于他了解发动机的原理,他的每一个动作便都流露出自信。我们的沟通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越是了解对方,与他打交道时信心就越足。  相似文献   

6.
胡凡  吴仕逵 《英才》2005,(9):126-126
了解一个人有时需要一辈子.但是咨询师可不能这样慢。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疑点,准确弄清一个求助者的真实心理状况。陈惠宇第一次来咨询室时疑心重重。我请他填写个人资料表.他很犹豫.询问能否不填,能否不留任何联系方式。应该说,他是我遇到的敏感者中最敏感的一个,甚至超过了许多女性求助者。  相似文献   

7.
单纯从外貌看,你甚至看不出陈亮任何异于常人的地方,但他就是与常人不一样:他没有固定的思维定势,什么这个好,那个坏,在他的眼里,统统是浮云。和他接触过的人,很快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感性的人。他在说话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的把右手放在胸前,似乎是在表明心迹;但他的逻辑思维丝毫不亚于那些以理性面孔展现给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务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声音     
《经营者》2005,(12):16-16
<正>“比尔·盖茨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有一个慈善家的慈善心肠,他有很好的自信和能力,虽然他是一个非常有聪明才智的人,而且他对世界的贡献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当青年学生把他当做偶像的时候,他确实有很多值得当做偶像学习的,但是我们要理解每个人都会犯错,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当作完美的偶像来崇拜,这样是不适当的。”——前微软高管李开复对比尔·盖茨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2003,(8):56-57
大贺有个口号:“大市场、小巨人.高投入,精管理”。 怎么来理解它? 老实人的创业 大贺广告的贺超兵说忠厚淳朴使他赚到了第一桶金,据公司员工说他不喝酒、不抽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以工作为最大快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走上充满挑战与不确定因素繁多的私企之路呢? 贺超兵在1991年前都在一家纺织  相似文献   

10.
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2006,28(3):F0002-F0002
阿尔伯特·哈勒德的《致加西亚的信》写于100多年前,这本用时仅一小时写就的小册子,演绎出一个典型而生动的故事:当罗文上校接过美国总统的信时,他不知道加西亚在哪里,他只知道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是进入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并找到这个人。他二话没说,没提任何要求,而是接过信,转过身,  相似文献   

11.
胡泳 《英才》2015,(4):118
布劳格拯救的人,多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救世主。为此,他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布劳格拯救的人,多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救世主。为此,他荣获诺贝尔和平奖。1965年,诺曼·布劳格和他的团队,将其在墨西哥研发的杂交品种,移植到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了测试。当时两国都在从美国进口谷物,面临着严重的饥荒。可到1970年时,两国的粮食产量都增加了一倍,一场迫近的灾难得以缓解。绿色革命的粮食作  相似文献   

12.
科比“道”     
杨毅 《中国企业家》2010,(12):126-126
有一天我和姚明吃晚饭,一个平时不太看球的朋友问:“NBA里谁最厉害?”姚明微微一思索,说:“科比,他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弱点,无论你怎么防都防不住的球员。在跟他比赛的时候,他每次投篮不中,都让人觉得像上帝的恩赐,我就赶紧扭头去抢篮板。”  相似文献   

13.
杜光 《乡镇企业导报》2011,(1):23-23,41
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自由竞争。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指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该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其资本,和任何其他人和其他阶级相竞争。”  相似文献   

14.
长长的银针穿过两腮,戳穿舌头,不见一滴血,不痛;一个活生生的人坐在巴掌大的神轿顶端从早到晚保持一个不变的姿态,连表情也无任何变换,那是怎么样一种艰难的事情,正常的人要你保持一个不变的姿态两个小时都难以做到,更何况说一整天,更难以理解的是他可以一整天不吃不喝不拉不动,就这样让人抬着巡游。当地称此人为“童”,也就是神的化身,因为神是抽象的,人们不可能看到神,于是神就找一个具象的人替代他出来与大家见面,那个人就叫“童”。  相似文献   

15.
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一踏上中国的土地便坦率地说,他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而来。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个人来讲,国家利益都是根本利益。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才能有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全球利益。  相似文献   

16.
人所能给人最好的礼物不是任何有形的物品,不是任何无形但有价值的帮助,也不是任何让你终生受用的箴言,而是一个做人的榜样.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以他前面一个成功的人为榜样而成功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学着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打下明朝天下的;梁启超是以他的老师康有为为榜样成为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的;博尔特是以他前面的世界冠军、他的同胞鲍威尔为榜样成为新的世界飞人的;吴健雄是以居里夫人为榜样成为世界著名女物理学家的;章子怡是以巩俐为榜样成为国际巨星的……可以预言,今年6月初李娜在法网上的成功将带动成千上万的中国女孩打网球,也必然会出现第二、第三个李娜,就像中国男孩以姚明为榜样打篮球一样.  相似文献   

17.
语丝     
面前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心中只有一个物质目标而没有幻想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路上,其余的路对于他就像不存在。那心中有幻想而没有任何目标的  相似文献   

18.
成功与信念     
英国有一句谚语: "对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对一个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只会在原地徘徊,只有当他有了目标和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时,他才拥有了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李光斗 《经营者》2010,(12):39-40
要说品牌,我想到一个故事。 有次给清华学生讲课,他们说我们要抵制美国品牌。我就问:“你离开美国品牌能不能生活?”有人说:“当然可以。”我又问:“你讲课能不能离开PPT?”他不说话了。因为这个软件就是微软开发的。我听过比尔&#183;盖茨的演讲,他是非常不善言谈的一个人,在讲课过程中,严禁任何走动,连闪光灯都不能用。于是他思考:如何让一个嘴巴非常笨的人也能成为滔滔不绝的演说家呢?这么一款现在被广泛应用的软件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20.
法家流毒     
宋石男 《中国企业家》2015,(Z1):130-131
法家所标榜的方式,往往饱含依靠暴力而实施人治的意味,注定无法结出法治的果实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格劳孔之口讲了一个故事:牧羊人有一天走进一道深渊,发现一只可以使自己隐身的戒指,就设法求得国王身边的职位,然后勾引王后,再与她同谋,杀掉国王,夺取王位。格劳孔接着说:“任何一个人——包括正义者——如果能够隐身,即能够做任何事都不被看见,因而也不受惩罚,那么他就可能无所不为,乃至无恶不作”。正因如此,法律就成为与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