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集群是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地区的产业成长现象,是区域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形成基础,发展产业集群是后起国家及地区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其本质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面临新一轮洗牌,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针对中西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一直是无锡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重要特点。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市管县体制以后,打破了原来城市与农村分割的局面,从体制上给无锡城乡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无锡,市管县更多地体现为市带县。“六五”、“七五”期间无锡就明确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与思路,并依托城区工业发达、人才基础较强的优势,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崛起,掀起了区域工业化的浪潮,为城乡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成为无锡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优势所在。1993年无锡全市农村已达到了当时国家确定的小康标准。  相似文献   

4.
根据党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的要求,无锡要做江苏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两个率先”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为此,无锡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必须实行错位竞争,营构自己的产业特色与战略优势。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比较,我们认为:从培育无锡的战略优势和特色优势的角度考虑,无锡首先必须打好太湖牌,以增创无锡新的竞争优势。一、增创环保新优势,还太湖以天生丽质太湖是无锡的母亲湖。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名句,点评了太湖最美丽之所在,意味着无锡是太湖的代表性城市。2001年启动的国家“太湖治理示范工程”,无锡是主要…  相似文献   

5.
无锡国际科技合作园位于无锡国家高新技木产业开发区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园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全部按CIS、ISO14000体系设计。是一个智能化、园林化、现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锡等长江三角洲诸城市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基础市场腹地和要素成本优势,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接承全球产业向我国的第二波转移热潮,IC产业迅速崛起,形成了IC产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相对均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无锡成为中国IC产业核心区——长三角基地的一颗耀眼明珠。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所呈现的强劲的竞争优势,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对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先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江南论坛》2008,(4):I0004-I0005
无锡国际科技合作园位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园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全部按CIS、ISO14000体系设计。是一个智能化、园林化、现代化的科学园区。自2004年建设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高效益发展”的原则,建设发展喜人,成为吸引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承接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开放式平台。  相似文献   

9.
胡文明 《时代经贸》2011,(14):86-87
乡镇企业的发展曾经推动过苏南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创造了经济加速发展的奇迹,形成了独特的苏南模式,因此开辟了中国农民工业化的道路,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无锡是乡镇企业最早的缔造者之一,具有乡镇企业转型的有利条件,必须在充分考虑无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无锡的区位、产业基础的优势,开创具有无锡特色的乡镇企业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10.
凌岩松 《时代经贸》2009,(7):21-22,20
在无锡产业转型的大环境下,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发展自身优势,加快平台建设和载体建设,促进信息软件产业的发展,全力打造信息软件产业新高地。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产业结构、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如何促进地方信息软件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本文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对无锡已有影视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将影视文化产业做成品牌,在此基础上形成品牌授权和规模化复制,谱写"项目化"、"品牌化"和"资产化"的影视产业发展三部曲,是无锡影视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无锡与影视的结缘几乎与整个中国影视业的发展相伴随。早在上世纪中国电影发轫之初,无锡因与国际大都会上海紧相毗邻的地理优势以及江南水乡的秀美地貌,一度成为沪上电影作品的外景拍摄基地。上世纪80年代初,无锡作为日本、韩国的动漫加工基地,汇集了一  相似文献   

12.
针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中包含的国家干预因素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国内外研究一个国家某种产品或某个产业比较优势变动趋势和研究一个国家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重要的实证分析方法。但另一方面,该方法受到很多学者的批评,因为RCA指数在以原定义公式计算过程中,不能剔除国家对贸易的人为性的干预因素,而这些人为干预因素将不会直接的改变有关商品/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因而RCA指数的计算结果虽然能反映商品/产业比较优势变化状况,却不能反映出该商品/产业内部竞争力的变化情况。本文力图以汇率的官方(人为)调整因素为对象,对原定义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一定的修正,使得修正后的指数能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反映出某种商品或产业由于内在竞争力变化而引起的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发展软件产业是无锡高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SWOT分析,找出无锡高新区发展软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锡高新区发展软件产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江南论坛》2007,(11):F0002
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于2006年4月经无锡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区域总面积24平方公里,园区距环太湖高速公路(接沪宁高速公路)入口3分钟车程,户籍人口2.2万人,辖8个行政村(社区),园内集聚了江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56所、702所等一批科研院所,是一个以发展软件外包、科技研发、创意设计、动画制作、教育培训等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孵化区,含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南区、  相似文献   

15.
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论》一书中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试图以此来解释一个国家为何在某个特定行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进而取得垄断性产业地位。波特认为竞争优势主要由资源与才能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和辅助性行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等方面因素在产品、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三个竞争层次上的不同组合构成的。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竞争优势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说等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论产业聚集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聚集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柱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中。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由一大群特定领域的企业及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间、社区机构间的各种组织所形成的较大的产业聚集群体,往往代表着该地区或国家的产业外部形象。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进程总体上表现为一个接一个的产业聚集群体的崛起,其竞  相似文献   

17.
“块状经济”就是产业集群,即产业链上的若干个同类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一起高密度地聚集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不仅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把浙江块状经济的独特集群优势转化为出口竞争力优势,扩大块状经济产品出口规模和效益,是浙江外贸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超越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目前主要国家正在加快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我国在电动车领域的一些先期优势还很脆弱,战略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包括制定和实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制定和实施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激励性政策,完善应用示范项目等。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其具有资源集聚优势、技术创新优势、质量和产品差异化优势、资本利用效率优势、范围经济优势、共享区域品牌优势和外部经济优势。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产业集聚方式,发展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意大利的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出口,都是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的。在东北老  相似文献   

20.
集群,究其根本是个生态概念,生态学中的生物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里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集群被引入到经济学中,形容企业的生态聚落,形成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地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