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姚伊乐 《环境经济》2014,(1):101-104
10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年收入总额由“十五”初期的不足1700亿元,增长到“十二五”初期的超过1.1万亿元,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保险业竞争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保险产业正处于开发和深化的高增长阶段。2001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为2109亿元。从1997年至2001期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同期7%~8%的经济增长率。同一期间,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量也从1725亿元增长到45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将近28%。保险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在市场扩容和机构投资理念形成等方面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人寿和财产保险基金占GDP的比例达到90%~150%,形成了一笔巨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环保产业:等待投资者的青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环保产业的外延不断拓展,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据统计,1992年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美元,今年已增至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8%,远远超过全球的经济增长率。国外专家预计,到2010年全球环保产业的规模将是现在的3倍,可达1.8万亿美元。环保产业已成为世界瞩目的“朝阳产业”。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国际经济领域正在和继续出现一批新兴产业,其中不少是令有眼光的企业家趋之若骛的  相似文献   

4.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信息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十五”计划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预计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1.13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7100亿元,通信业4172亿元。“十五”时期,我国通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7.6%和13.4%,平均每年新增电话用户1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居世界第二位,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万亿元,电信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累计达到252.5亿美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3%,五年内产业规模扩大了2.3倍,利税总额、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4%和39.9%,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年均增速高达35.3%,五年累计吸收外资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韩国光产业发展现状   韩国的光产业还处于产业化的初期,规模不大,但在整体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增大的趋势。 1991~ 1997年,光产业整体的年均增长比率为 34 4%,而光信息、光通信的增长比率分别为 138 2%、 81 1%。光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从 1991年的 1%提高到 1997年的 2 2%;在制造业出口中所占比重,由 1991年的 2 2%提高到 1997年的 3 9% (光信息产品的出口 1993年为约 900万美元, 1997年则增长到 6 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189 4% )。目前,光通信用光纤维已进入量产阶段,主要由三星电子、 LG、…  相似文献   

6.
软件产业是当前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并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软件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90年代后,每年以12.5%的速度增长,接近GDP增长率的2.5倍。软件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继汽车和电子产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发展中国家中,印度软件产业发展最为突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一、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的软件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从表1可以看出,软件市场从1995年的68亿元增长到1999年176亿元,预计2000年将达225亿元。1999年软件销售额是1995年的3.31倍,年平均增长率达27.…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国市场数字电视用户规模累计达350万户,其中2005年新增用户228万户,与2004年相比,同比增长率186.9%,2001-2005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83.7%。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经济建设加快,工业年均增长率8-9%,农业年均增长率7%左右。从1989年起进入第五个五年计划发展时期,规定国民生产总值递增率5%,为此,需要引进外资13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影响巨大、但又行为"低调"的经济现象,近年来民间金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统计,从规模上看,在1978-2008年的30年间,我国民间金融规模从40亿元左右,扩大到5.4万亿左右,年均增长率为17.8%,同期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8.4%,两者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0.
《商周刊》2014,(19)
作为零售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推手,银行理财产品近年不断保持高增长趋势.股份制银行近年来的表现更为抢眼,在发行量和预期收益率方面普遍增大力度. 招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年均增长率102% 2006年以来,招行理财业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末,招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年均增长率102%,理财管理余额年均增长率43%,理财收入年均增长60%,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97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一、比较优势下澳门与内地不断拓展的经贸合作澳门是个高度开放的自由港,也是典型的微型经济体。自1993年以来,澳门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21%、4.6%、3.6%、-0.5%、0.1%、-4%,经济出现产业放空的长尾现象。尽管如此,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仍然一直保持着发展的态势:(1)从贸易来看,内地与澳门的贸易总额由1980年的2.6亿美元升至1998年的8.7亿美元,年均增长6.8%,其中澳门向内地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4.3%,从内地进日年均增长6.8%。内地输往澳门的轻工业产品,除在当地销售…  相似文献   

12.
5月27日成都市出台国内首个由中心城市出台的物联网产业规划--<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2012年)>.规划提出,到2012年,成都将打造立足西部、辐射和影响国内外市场的中国物联网产业高地,产业规模达3D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 一、1991—2010年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特征 1.1 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根据我们对未来17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并结合定性分析,结论是:1991—2010年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据测算,90年代我国GDP可保持年均9%的增长率,2000年GDP可达41857亿元(人民币,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人均GDP可达3283元;2001—2010年,我国GDP增长率不会低于年均7.5%,按此计算,2010年GDP为86269亿元,如果2000年后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人均GDP将达6311元。1990—201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25%。  相似文献   

14.
抓住机遇开创企业电子商务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承秀 《经济论坛》2001,(11):15-15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报告称“BtoB形势非常看好,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00年的603.7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6.33万亿美元,在复合平均增长率高达79.98%”。另据中国咨询情报中心调查显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2000年为87.3亿美元,2001年将达到122亿美元,2004年将增加到514亿美元,仅占世界电子商务市场的0.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非常大。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视角》2011,(2):12-12
1月21日,吉林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透露,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会上确定,吉林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全力打造九大干亿级产业,实现工业总量“双翻番”。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央行出台了多项鼓励票据市场发展的措施以来,我国票据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自1999年以来,我国票据市场以年均50%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具统计2005年票据累计签发量为4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006年的票据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票据累计签发量为53,0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制药业以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的业绩令人瞩目,从1980-2002年的22年间,世界药品产值由790亿美元增加至4060亿美元。据美国权威部门预测,世界药品市场到2004年将达到5060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7600亿美元,制药业已成为世界最赚钱的十大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澳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澳门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面积20.96平方公里,人口42万多。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80年代以后,得益于内地改革开放以及邻近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澳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一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8%,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达20%左右,并逐步形成以旅游博彩、出口加工、建筑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为四大支柱的产业结构,它们分别占澳门地区生产总值(GDP)的40%、20%、10%和10%。1997年,澳门地区的生产总值(GDP)为593亿元(澳门币,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趋紧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受其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和经济运行特点都已发生深刻变化.与2002-2008年的经济高增长相比,主要是潜在经济增长率降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客观大势. 外贸出口市场扩张速率减慢,竞争越来越激烈.2001-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4.1%,2008-2011年降低到3.8%,这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的扩张速率明显减慢了.另一方面,经过持续快速扩张,中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2002-2011年,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由19916亿元扩大到101946亿元.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规模持续较快扩大,美国近年开始启动再制造业化活动.针对国际市场的生产和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市场供求关系已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章钟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81—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特别是“八五”时期,年均增长率高达12%,大大超过世界平均增长速度。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68594亿元,工农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