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快推进苏北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北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全省,与区域经济差别大及区域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密切相关。加快推进苏北城市化进程,应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苏北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构建徐州都市圈、建设徐连城镇经济带、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等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23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指出,应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根治淮河和发展流域经济的总体规划,努力把淮河打造为我国第三条出海黄金通道,把淮河流域打造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增长极,把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水平特征、空间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区域格局与态势,提出了吉林省城镇化的空间策略:强化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载体作用;加快重点城镇的集聚发展;突出交通轴线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保护东西部生态环境,提供城镇化生态保障。在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方面,构建了"四轴、两带"城镇轴带发展体系、"轴带、基地、集中区"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双核、多心、四层次"城镇中心等级体系。根据政策导向和区域背景,提出了借助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政策,促进哈尔滨至大连交通轴线向经济轴线转变,促进长春和吉林一体化发展,延吉、龙井、图们、珲春一体化发展等措施,促进吉林省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  相似文献   

4.
上海浦东开发,将再造上海的经济中心功能,形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以及沿江、沿海和沿路三条经济增长轴,从而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结合浦东开发、开放,应当合理配置长江三角洲交通运输网,发展区域统一市场,加强区内分工协作。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组建区域性银行和建立区域技术市场与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5.
董敏  陆雅婷 《经济师》2008,(12):15-16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临诸多挑战。文章通过分析这种差异和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路。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既要借助于国家区域发展的宏观决策,又要充分利用区域内部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内源性经济、民营经济,工业强县与城镇化相结合,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的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存在着整体性与前瞻性不足、轴线实力较弱且缺乏强大的经济增长核心区等问题.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的总体方案是:把济南经济圈(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培育为经济增长核心区,把陇海-兰新沿线、黄河干流沿岸作为重点开发轴线.全球性金融危机为这一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即国内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宏观政策有利于黄河流域经济增长核心区的形成与重点开发轴线的构建.基于此,黄河流域在经济空间开发中,应当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淮安市域经济空间结构现状和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后 ,根据“据点开发、轴线延伸、圈域发展”的理论 ,提出了淮安市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 ,认为应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 ,选择中心城市淮安增长极、宁连路沿线产业带为重点发展轴线 ,并组织由中心、市区和发展区组成的淮安市域经济发展圈构造 ,在协调好发展圈内部发展的同时 ,加强与周边经济带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彭春华  曹前程 《经济师》2009,(9):260-261
区域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是市场经济规律与政府战略选择的双重结果,文章认为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是内在统一,政府合理地选择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策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广州市的整体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应当选择均衡发展策略,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从从化市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应当选择非均衡发展策略,培育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空间开发缺乏整体性,开发轴线实力弱且发展不平衡,缺乏强大的经济增长核心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内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国家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等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黄河流域在经济空间开发中应把握机遇,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核心区,加快重点开发轴线建设。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空间组织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武贤  董明辉 《经济地理》2004,24(3):347-350
洞庭湖区应采取点-轴发展模式。通过突出建设湖区中心城市、努力实现津澧融城、着力发展湖区县级城镇、做大湖区小城镇等措施,积极培育湖区增长极。在此基础上,沿湖区主要交通干线实行轴线开发,形成“山”字形空间发展格局。从长远来看,湖区多方面的一致性,奠定了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从而迈向防洪减灾一体化、区域管理一体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道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Freeway town in Yunnan is driving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ies.The development along the highway in the town will become the central point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around the gradient the proliferation Point and Area.The highway town will develop to speed up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China sh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eway town .Encouraging farmers will shift the highway town where some good conditions will build to form 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is will be the promotion and inevitable choice of progress and rational way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sperity.In particular,freeway town will bring more added value of other social services of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industry of wholesale and retail of transportation and warehousing.Highway town and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will increase agriculture industry chain to improve agricultureal products value and will enhance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in Yunnan.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of the specdway town will form pillar industries of highway town and will promote of tertiary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hotels of insurance of finance of business of sports of culture of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of transportation.Rural areas of Yunnan will adjust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It is estimated that a total 10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town of Yunnan will increase 08-1 billion yuan revenue each year.  相似文献   

13.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的定位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尹晓波  侯祖兵 《经济地理》2006,26(3):473-477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平台,根据美国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S”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文章通过西方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对海峡西岸经济城市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经济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基础,提出城市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京沪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交通的区位重要性,加速产业布局的大空间范围调整,加速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的一条具有重大影响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相关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  相似文献   

15.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于一体,具有经济增长"加速器"、城市发展"助推器"、城市形象"传播器"、劳动就业"吸纳器"的功能,对于加快城市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在借鉴国内外主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天津会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推进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金龙  谢玲玲 《经济地理》2011,31(2):242-246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产生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城镇化不仅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化的缩影,更是代表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镇化应该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在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础上,对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对长春市的经济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友  郝莹莹 《经济地理》2004,24(2):172-176
文章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活力和宏观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从时间变化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从空间比较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也大大高于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说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已呈现出良好的集聚经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研究了其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的总量贡献和结构贡献,认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增加经济总量、优化所有制结构、提升工业化水平、促进新老城区一体化等方面对长春市均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点,黄河三角洲的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其他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不仅起步较晚,实力较弱,而且中心城市建设也不尽人意,直接制约了黄河三角洲的崛起进程.在此,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及其胜利油田所在地的东营市还只是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现有的经济实力还远不可与上海、广州等大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相提并论,无法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龙头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的崛起与振兴,对黄河流域的辐射更是无从谈起.可见,加快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建设确实任重而道远,这不仅是加快黄河三角洲崛起的核心所在,而且对于未来的黄河治理及其黄河流域的崛起与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35项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我国发达型和较发达型省域少,欠发达型和落后型省域多,城市型政区发展水平高,民族型政区和少数民族集聚的省份发展水平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居全国前列。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虽呈梯次展布,但反梯度现象同时存在,且东、中、西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第三产业与外向型经济、居民生活质量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空间拓展、发展功能转换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空间结构因城市增长的空间异质性而发生动态演化,多中心化发展趋势日渐形成,直接推动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经济绩效。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典型区域,已呈现出多中心化发展特征,对城市群系统层级体系演化发挥着显著作用。通过构建多中心性指数,衡量城市在城市群系统中的中心度,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效应的交互影响,探讨多中心化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多中心化发展显著促进长三角城市经济绩效提升,而且首位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着异质性、非线性影响,与其自身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具有差异化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