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们一直认为大学文化的美育本质是塑造完美人格。这自然与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这不应该是唯一的本质,完满人性的培养,也是美育的本质之一,而且是第一本质。因此,大学文化应该在美学的视野下建设,美育要贯穿在大学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大学精神中去。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在虚拟与现实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来回转换角色,造成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定位之间的差异,不免陷于一种虚实难辨、模棱两可的人格尴尬境地。虚拟生存是青少年人格异化的前提条件,虚拟生存弱化了人的本质而夸大了其另类人格。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在虚拟与现实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来回转换角色,造成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定位之间的差异,不免陷于一种虚实难辨、模棱两可的人格尴尬境地。虚拟生存是青少年人格异化的前提条件,虚拟生存弱化了人的本质而夸大了其另类人格。  相似文献   

4.
以精神分析学人格理论为启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动机,论述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人格的组成结构,企业人格失调的症状表现,企业社会责任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教育技术是将教育和技术作为一个合成主体来进行研究的,包含了"教育"和"技术"两个维度。本文尝试抛开教育技术的归属、定位、研究领域等问题,从教育本质层面以及技术哲学的视角探讨教育技术的内涵与本质。  相似文献   

6.
张倩  郭玲霞 《北方经贸》2013,(12):186-186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且充分发挥思想工作人员的人格力量,才能做好此项工作.人格力量主要是由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构成的.人格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是最好的解决途径.文章对人格力量的构成因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人格力量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人格力量,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于淼 《华商》2008,(4):75-76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应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的气息,但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其社会价值和工具价值,不论在目标和价值的定位上、方法的实施上及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需求上,都存在着人文关怀的缺失。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严峻的挑战,所以重新审视目标价值的定位、创新教育方法、关注受教育者的需求、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实现独立人格的培养,是走出其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曾联平 《中国市场》2008,(19):158-159
充分认识物流专业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与其他大学生人格的差异性是我们有针对性进行道德人格教育的基础。本文在认识物流专业大学生道德人格特殊性的基础上根据物流的要求分析了大学生应具备的四种道德人格及其相应的道德要求,同时作者根据自己德育工作经验从课堂教学、日常教育、社会实践、网络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道德人格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人格健康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不仅能够弥补他们的人格缺陷,还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中学时期健康人格塑造始终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以必须要重视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健康人格教育上的不足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闲暇教育对于塑造青少年的和谐人格具有常规教育所无法企及的效果和作用,同时闲暇教育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积极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树立正确的闲暇教育理念,努力通过科学的闲暇教育为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塑造提供一个全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人格的审美走向是人格构建过程中的理想状态。,审美人格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达到了美的境界,表现出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和创造等基本特征。审美人格是关于人格发展状态的预设和期待,它包容了人格所有美好的方面,并成为人格发展的较高境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本身就带有着较高层次的审美目标,和对学生审美人格构建的独特优势。语文教学应该肩负起这一教育使命,在人格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瑛  高筱梅 《中国市场》2011,(39):165-167
本文从实际出发,就理工科高校人格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通过结合运用美育,为理工科大学教育中健康人格的塑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士萍  高爱华 《中国市场》2008,(14):136-137
研究高等师范学校独生大学生的人格问题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特殊的教育意义。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独生大学生人格的策略,以期为独生大学生的成才和高师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个人观突出了独立人格的重要性,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后现代个人观对大学思想教育的影响,对独立人格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独立人格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肖丽 《商》2013,(21):359-359
大学寝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一种管理文化,也是一种教育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当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要根据大学生大部分在寝室的特定环境,结合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各式寝室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塑造健康人格。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和塑造健康人格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吕若菲 《商》2014,(41):287-287
生物科学教育是一门研究生物功能、结构、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而由于人类没有重视生物科学,造成生态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以科学本质观为出发点的生物科学的教育工作开始做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促进人类重视生态的方法。本文就通过对科学本直观的概述分析了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赏识本质上是一种激励,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入赏识教育理念,将赏识教育作为信念与教育行为,已成为教师的共识.本文对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谭冠著  黄雪红 《中国电子商务》2013,(13):173-173,175
新形势下问题学生的人格意识培养在中职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中职学校问题学生人格意识培养的背景及原因、中职学校对问题学生实施人格意识培养的有利条件以及中职学校问题学生人格意识培养途径分析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促进问题学生人格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李立实 《北方经贸》2011,(1):141-142
对人格问题的专门研究是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对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人格培养主要以心理教育的形式呈现在早期的研究和探索之中,进入90年代以后,对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的报道日渐增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语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复归的今天,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主题:要充分重视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20.
李继琼  白媛媛 《中国市场》2009,(14):100-101
父亲缺位又叫父亲教育缺位,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子女教育,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教育缺位将对孩子未来成熟人格的构建造成很大影响,孩子还将面临情感孤独、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及责任心不足等诸多问题。学校构建学生人格的教育策略有:建立"心灵导师"制度、开展"同伴互助"教育、丰富"拓展训练"项目;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策略有:由后位到前位、由缺位到补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