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刘琳 《致富时代》2011,(1):204-204
在司法实践活动中,法官享有和行使民事自由裁量权是必须的,有其存在的原因和必要性。法官行使民事自由裁量权是法官行使司法权力的一种常态,法律的普遍性、滞后性、民事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等特点,决定着适用法律必然与法官行使民事自由裁量权并存,法官民事自由裁量权就如人之人权一样存在。该文欲从上述几个方面对民事诉讼中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原因及必要性进行浅显论述。  相似文献   

2.
陈宇  黄河 《消费导刊》2013,(11):211-211
就司法证明模式而言,我国现行证据制度属于自由心证制度的范畴,法官在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中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在判断的过程中,法官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3.
《商》2015,(36)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确立科学、公平、合理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及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民事证据制度极为重要,对民事诉讼也意义重大。本文从民事证据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现状和不足,最后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优秀理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证据证明标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云 《商》2014,(46):148-148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与规制问题是理论界和审判实务界长期关注的命题.因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与规在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故本文仅尝试以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问题为切口,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对该类案件中法官自由裁量权应如何规制和运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民事审前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审前模式的选择决定了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审前程序。我中审前程序模式构建由审前程序与庭审分离和法官主导模式组成。审前法官模式有三种制度:证据交换制度、会议制度、释明制度。  相似文献   

6.
民事自由裁量权作为一种司法权力、公权力,在关键时刻决定着案件是否得到公正审理,当事人利益是否得到维护。民事自由裁量权给法律适用带来了适应性、合理性,但如此重要的权力若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规制其行使,其后果是民事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以致损害法律的权威和法律体系的安全,最终会践踏公平,破坏法律。因而本文就民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原则及其规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民事自由裁量权的形式做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7.
蒯会敏 《商》2014,(41):214-214
对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学术界存在存置论与废止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在2013年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较为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在随后修订的新《民事诉讼法》却回避了这一争议颇多的问题。我国偏重追求实体正义价值的法律文化传统中,不存在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设立的制度基础,同时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也缺乏对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应当废除当前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由法官依照自由心证原则对于证据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8.
由于诉讼法在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诉讼证据制度体系,导致因经济状况迅速发展变化而造成了频繁发生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滞后等弊端,因而,改革和完善民事诉讼制度已迫在眉睫。必须制定新的有关证据的规定,促进实施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常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发端于罗马法,是民法领域的帝王条款,负载法律的灵活性,并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依据。回溯历史,罗马法中诉讼法与实体法合体的本质以及罗马民事诉讼中反映出的具体诚实信用规则表明,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并非来自民法领域的扩张,而是同样肇始于罗马法,并随着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得以发现,在后世诸多国家的诉讼立法与司法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对法官在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讳莫如深或不予承认。作为成文法的我国,似乎不存在奉行“自由心证”、“判例法”等制度的英美法系国家法官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然而我国无论是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在立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是客观存在的。作进一步比较,我们会发现这一权力范围甚至比英美法系国家还要广泛。因为后者的法官行使这一权力具有很强的倾向性,即  相似文献   

11.
证据关联规则作为证据的黄金规则,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法中有许多关于证据关联性的规定。对比我国,我国立法中虽然出现了关联性一词,但是并没有证据关联性的明确规定。由于立法的缺失,司法实践中证据关联性的判断也大多交由法官自由裁量。但是证据关联性的判断不应该仅仅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还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用证据关联规则对自由裁量作出限制,有利于提高司法权威,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本文从我国证据关联规则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完善我国证据关联规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由心证,又称内心确信,源自法文l、intimeconviction,是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形成确信的种证据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对于各种证据的真伪、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如何认定,法律不作具体规定,完全听凭法官根据良心和理性的指示,自由地判断。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分析、综合、判断在内心形成信念,就叫做“自证”,“心证”达到无任何合理怀疑的程度,就叫做“确信”,法官通过自由判断证据所形成的“内心确信”这样种心理状态,就是法官作出判决的直接依据。1808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342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强化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弱化和规范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能,体现了民事诉讼制度中的当事人主义;其设立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的规定则深化了民事审判制度改革,并促进了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以其证据能力与证据的证明力为核心,建立了较完备的证据证明规则。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在民事诉讼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程序,是保证庭审顺利进行的重要前奏,有助于收集和固定证据、促进合意解决纠纷、整理争点。我国仍未建立起实质意义上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目前我国还无法复制和移植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民事审前程序,而且即使是移植司法实践中也很难得到实施和推广,因此必须要考虑建构我国特色的民事审前程序。中国特色民事审前程序的构架在强调当事人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要协调当事人权利与法官权利的运行,使其二者成为互助作用、互相制约的程序整体,最终建立起一种理性化的程序秩序。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正是自由裁量的前提和保障,自由裁量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法律方式。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存在地方政府干扰、缺乏法律支持和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正确行使法官自由裁量权,实现自由裁量与司法公正的互动,对确保司法公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宜渊 《商》2014,(7):168-168
法官是行使审判权的主体,自由裁量权是审判权的核心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是保障案件的审判公正与效率的关键。对于自由裁量权的概念我国法律是没有规定的,这是一个理论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法官在按照成文法规的指导下,对于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法官自由裁量权,无论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从概念上来看,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酌情作出决定的权力,这种权力在案件处理时是符合正义、公正、正确的要求的,它是法官职业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要求,正确行使法官自由裁量权,对于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规范并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自由心证制度,给了法官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有利于调动法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可以让他们根据具体案件的不同情况,分析,判断和采用证据.然而,由于法官的良知、学识.理性等并不同一,不同的法官可能面对相同的案件事实做出不同的判决.而且在有些案件中,法官可能根据自由心证,过分行使权利,不利于案件的公平审理.因此,法官有必要在受程序上一系列的制度规制,限制法官的"自由",以此来确保案件的公正审判,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国家的司法公正.本文就在程序上如何规制法官的"自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诚实信用原则指诉讼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及法官在诉讼进行中,其诉讼行为应该符合诚实信用的要求。我国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缺失,导致法院自由裁量权及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滥用,影响了诉讼公正及司法权威。通过研究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论述诚实信用原则确立的必要性,阐述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主体及具体规制,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及运用诚实信用原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向磊 《商》2014,(47):200-20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量刑制度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刑法典条款简单和司法解释的滞后性以及审判过程中存在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的情况,导致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大大降低,民众对司法机关的公正怨声栽道。因此,我国量刑制度应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