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劳动力的比例不断提升,使我国逐渐进入了人口红利时期。人口红利的到来,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我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然而,人口红利期并不是无限持续的,这说明人口红利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消失,因此合理进行对策的制定,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良好运行十分重要。本文就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来应对人口红利结束,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春晖 《致富时代》2010,(12):109-109
当前,人口红利问题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它旨在描述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该文阐述了人口红利的概念以及其衡量指标,详细介绍了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具体分析了四川省人口红利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人口红利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一超 《现代商业》2013,(32):80-81
“人口红利”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人口在当今发展中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区域的发展中,人口被定义为一个新的独立发展分支受到考量和分析。事实上,人们在普遍关注人口红利阶段时期人口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更应从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整体建设等发面看待人口红利期的发展问题,从而更好的完成其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本文详细分析了人口红利内涵和外延,论述了人口红利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口红利不等同于人口转变,本文将人口红利的内容扩展至人口结构、 人力资本和劳动资源再创造三个方面,形成广义人口红利概念.理论分析表明,广义人口红利引发产业结构变迁,该"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进一步地,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及面板分位数回归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发现,广义人口红利对制造业结构的影响在面临行政距离、 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时表现不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持续显著.人口结构的变化带动整个产业增长,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人力资本的提高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促进作用较大,而邻近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则引起本地区产业波动.此外,人力资本在发达经济体的作用是落后经济体无法比拟的,劳动资源再创造对经济的作用基本呈现U型.  相似文献   

5.
李迅雷 《新财富》2007,(6):36-37
不能简单地通过比较人口的年龄结构来判断中国和印度竞争力孰高孰低。中国在人口红利阶段恰好遇上了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和转移,而当印度的人口红利窗口打开时,这一趋势已近尾声,难以与之对接。因此,尽管中国可以享受人口红利的时间不长了,但与发达国家及印度比较,仍有望继续享受“人口相对红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郝立平 《商》2013,(8):119-119
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与"人口红利"效应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比重,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产生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口红利"效应是不可持续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进一步阐述"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我国人口红利、贸易自由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其中人口红利的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人口红利的劳资匹配效应及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一直表现为正向促进。同时,研究还发现: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是贸易自由化的格兰杰原因,即人口红利能够促进对外贸易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8.
黄凡  段成荣 《人口与发展》2022,28(1):117-126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近年来劳动力的减少持续引发担忧.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探讨了人口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关系,并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以往历次人口普查、《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两者人口基础和经济贡献的最新情况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我国人口红利正从传统人口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一方面,人口红利缓慢式微,表现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下降,老龄化和高龄化进一步加速,人口总抚养比由减转增,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人口质量红利逐渐显现,表现为: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大幅提升,人口健康水平明显改善,人口质量红利替代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更大的积极作用.应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以及推进积极老龄化,进一步挖掘人口质量红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界(学术)》2011,(15):63-63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防7月7日称,中国的人口红利不只是下降,而是正在消失。蔡防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体大会上表示,尽管学术界关于人口红利有很多争论,但如果以人口抚养比指标来衡量,中国这一指标已经接近底部,意味着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相似文献   

10.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口红利有可能是正也有可能是负,正的人口红利表现为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负的人口红利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即人口负债。在新时代下,黑龙江省人口数量、结构呈现新变化,其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发生了新变化。通过测算黑龙江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人口红利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势,以新时代为背景,提出推迟人口负债和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认识人口红利问题: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中,“人口红利”是其中之一。我国快速的人口转变不仅带来了低出生、低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人口学后果,而且也产生了人口红利、人口负债、人口安全、人口风险等经济社会后果。人口问题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问题的演进也会影响到一国或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万坚  ;白万平 《商》2014,(36):224-224
本文在对红利和人口红利理论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红利和人口红利理论,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区别。最后,参照红利和人口红利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红利的角度,对其他衍生红利的理论做了一个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熊必俊 《中国市场》2012,(46):69-75
当前国内外有些"静态人口红利"论者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把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降低到66.6%以下,总供养比超过50%判定为"人口红利消失"的做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原理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也违背了"人口统计指标有反映一定时点上人口数量及构成情况的静态指标,还反映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口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的过程的动态指标。"的原则,夸大了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担心。本文介绍了学术界对"静态人口红利"和"人口红利消失"的质疑,并提出当务之急是要走出"人口红利消失"的误区,主张用笔者提出的"动态人口红利"审视和应对人口老龄的挑战,实现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通过对"人口红利"定义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的概念做了扩展.指出人口结构转变可能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论证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金融市场的角度进一步对第二人口红利问题加以讨论,最后就人口红利的效应最大化提出理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老龄人口红利作为缓解我国人口红利消减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在明晰我国老龄人口红利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对学术界在老龄人口红利概念、释放条件及意义、释放困境及实现路径四个方面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对老龄人口红利测算方法进行综述评价,以期反映我国对老龄人口红利的研究全貌。  相似文献   

16.
后红利时代     
偌大中国的社会大环境和自然大环境总会对中国企业有所馈赠,总可以给中国企业带来社会性红利。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发展模式的语境下,中国企业收获的社会性红利也会有所不同。此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时期,中国企业享有人口红利、环境红利和资源红利;在注重均衡增长和关注民生、环境的时期,中国企业则将享有中国市场红利、文化红利和新的环境红利。  相似文献   

17.
任正委 《商业科技》2008,(17):258-259
本文论述了城镇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认为这方面因素短期内仍将推动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长,但在中国城市化趋于饱和、“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负债”后将显著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接着提出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的两个方面:人类在时间上的身份转换和空间上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30年中,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我国人口红利的兑现形成了不小的冲击,我国在人口红利兑现方面具有老龄人口红利等优势,然而人口素质的偏低也成为了我国在人口红利兑现方面的劣势,笔者通过对我国人口红利兑现的认识与理解,利用SWOT方式来对人口红利的兑现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国内生产总值、克强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三个角度,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增长减速的事实。认为消费、投资、出口增长乏力,制度红利、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消失与退化是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要想平稳度过减速难关,需要从需求管理转变到供给需求综合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深化改革,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时,还必须积极地抓住和创造机会实现新的人口、制度和全球化红利。  相似文献   

20.
李巍 《商界》2014,(4):98-100
养老服务是一片布满暗礁的“蓝海”。要想享受“老年人口”的红利,需要精妙的商业模式和小心翼翼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