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进展良好,而我国还未建立这种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对于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建议从修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扩大检察机关适用不起诉的方式处理案件的范围两个方面着手,积极构建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地预防、遏止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是法学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相对于许多国家及我国港澳地区,我国刑法典的相关规定显然滞后,其缺陷愈加明显.借鉴其他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对有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对打击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婷 《金卡工程》2009,13(9):106-106
毒品犯罪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犯罪,由于毒品犯罪要求证明行为人具有主观明知的故意,所以如何认定行为人对毒品在主观上"明知",关系到毒品犯罪的罪与非罪问题,这也正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和需要准确把握的疑难问题.运用"推定"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推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明知"成为刑事立法发展完善和司法实践的必然选择."推定"的依法合理运用,为司法机关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金融违法行为犯罪化趋势及其影响,并重点通过对刑法修正案的分析,解析了金融刑事立法政策的谦抑性和前瞻性,研究了价值观念层面和技术操作层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最后,本文提出遏制金融犯罪应当强调实行社会预防,加强金融法制体系建设,以综合治理的刑事预防政策展开金融犯罪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历来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依法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是人民法院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的一贯立场和做法.近年来,广安区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高度重视拐卖儿童案件的审判工作,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惩处了一批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这对打击和预防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遏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发展和蔓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近年来该类案件发案势头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而且农村信用社的"内部人控制"在发展中有自我强化的功能.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及其治理进行探析,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我国的法律制度可将反洗钱工作分为刑事打击和预防、监控两方面的内容,执法机关承担着刑事打击洗钱犯罪的职责,而人民银行则以预防、监控洗钱犯罪为主,在实务工作中上述两块工作是无法割裂的一个整体,预防、监控需要通过刑事打击将洗钱犯罪份子绳之于法,而刑事打击则需要预防、监控信息来帮助提供案件线索或证据。因此,无论从《反洗钱法》的相关规定考虑,还是从部门职能的互补性考虑,执法机关与人民银行在反洗钱案件工作方面都是天然的同盟军。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金三角"毒源地直接接壤,  相似文献   

8.
完善涉税犯罪刑事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蓬 《涉外税务》2005,(9):26-30
现行涉税犯罪刑事立法已不适应惩治涉税犯罪的需要,亟待修订。在修订涉税犯罪刑事立法时,应调整规制策略,将偷逃税款手段行为犯罪化;摒弃重刑理念,适度设置刑罚;弥补现行立法的技术缺陷;严密刑事法网,强化对发票犯罪的打击;密切联系税收征管实际,提高涉税犯罪规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从犯罪人的角度来评价犯罪,认为犯罪人应当对犯罪的发生负全部责任。但是,犯罪从本质上讲是犯罪人与被害人互动的产物,正视被害人在犯罪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是极其必要的。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也可以看到被害人责任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
蓝选雷 《金卡工程》2010,14(8):146-146
刑事一体化是储槐植教授提出的一种刑事法学的研究方法,其内涵是从刑法的内部与外部关系着手,实现刑法运行的内外协调。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表现以及我国目前青少年网络犯罪刑事一体化预防机制的浅析,就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刑事一体化预防机制提出若干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1.
陈志斌  吴高飞 《金卡工程》2009,13(10):66-66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有政府收容教养."该规定成为现阶段办理未成年犯罪轻缓化的重要依据.但是刑事政策上一味轻缓化的做法并不能有效应对日趋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分析,认为一味轻缓化的做法缺乏充分的依据,进而提出了工读教育、社会帮教、分别对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鼎璞 《银行家》2021,(1):135-137
洗钱犯罪与恐怖主义、民族极端主义、腐败、贩毒、走私等严重犯罪高度关联,是维持犯罪的"生命线",危害政治经济,影响社会公平,危及国家安全,损害国际信誉,已成为极具威胁力的全球性犯罪行为.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起步较晚,洗钱犯罪的定性与国际反洗钱通行的法律规则差别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参与国际反洗钱合作和经济安全事务.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与之相适应,老年人犯罪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阐述了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及研究意义,探讨了我国老年人犯罪刑法规制的历史嬗变,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刑事立法的启示。即刑事立法应当宽缓、谦抑、人道,注重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增强社会公众的刑法认同感,树立法律的权威与尊严。  相似文献   

14.
伴随税收法定原则的逐步落实,《税法通则》的制定被提上日程,税务司法体系改革成为了研究热点,税务警察制度的引进再获广泛关注.税务警察制度同时赋予了税务机关侦查权与警察权,立足于调制现状,我国目前并无成立税务警察之必要.但由于侦查涉税犯罪中税务机关初查手段的缺乏,侦查机关侦查涉税犯罪专业知识的不足,以及涉税刑事审判中税务机...  相似文献   

15.
黄佳 《海南金融》2012,(10):79-81,88
金融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复杂多变。就我国目前刑事立法而言,将其规定在《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金融诈骗罪”中,这种分类模式导致了刑事立法分类依据的不统一。在对各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分类方式参考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学者提出的刑法分则小章制模式,作出适合我国的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分类依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金融犯罪日益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正确把握金融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揭开金融犯罪的本质规律,从而为金融立法和刑事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金融机构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方彬微  柳玲 《金卡工程》2009,13(4):41-42
犯罪基本特征是犯罪本质的体现,是犯罪成立条件的高度概括。学界对犯罪的基本特征存在争议,本文认为通说所赞成的应受刑罚处罚性并非犯罪的一个独立特征,主张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犯罪的这两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8.
陈文 《金卡工程》2009,13(10):50-50
自首制度能使犯罪的人主动承担刑事责任,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投入都大大减少,从而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符合刑罚的经济性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识一般自首行为(此类案件较多),特别是准备把握"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对于积极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卫东  杨风娥 《金卡工程》2009,13(9):143-143
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现在对于水资源的管理主要是行政、民事的法律制度,这样还远远不够,刑事立法还十分不完善,如没有具体水污染犯罪的罪名、犯罪的主观心态、是否引入危险犯等等.这些我们可以在刑事立法的角度来对于此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7年《刑法》为了适应涉税犯罪的形势,设置了"危害税收征管罪"一节,具体细化了一些涉税个罪的构成条件,但此次涉税犯罪的立法过于粗糙,缺乏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结合,特别是"税款 发票"的规范模式存在着过分强调对犯罪结果的规制等缺陷。对此,本文针对涉税犯罪刑事立法的缺陷,提出对涉税个罪的完善建议,以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