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随着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生理活动加快,摄食量开始增加,与此同时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也频繁活动并开始大量繁殖,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并流行,因此春季要做好鱼病预防工作,而要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抓住"三早、四定、五消"技术要点,具体措施如下:一、"三早"即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一般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这时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春季应在  相似文献   

2.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春季鱼病的防治预防工作,应重点抓好“三早、四定、五消”技术措施。一、“三早”。所谓“三早”,即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早放养:一般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这时水温较低,鱼种活动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种苗不易受伤。早开食: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早管理:是相应做好规划安排,如各种鱼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和饲料的供应,池塘生态环境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正>春季是鱼病的多发季节,一是鱼经过一个冬天的停食,体质比较弱;二来春季天气变化大,气温不稳。要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以下"三早、四定、五消"。1."三早"。"三早"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早放养,一般在春节前后放养,因为  相似文献   

4.
<正>春季是预防鱼病的重要时期,抓好春季鱼病防治,可为全年养殖打下良好基础,现就怎样抓好春季预防鱼病的主要环节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供养殖者参考。一、重视鱼种放养前的清塘消毒池塘淤泥中含有各种致病生物,又是水质败坏的根源,因而在鱼种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清塘,这是预防鱼病的根本措施。春季,是  相似文献   

5.
<正>抓好鱼池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俗话说"四、五、六鱼长骨,七、八、九鱼长肉"(指农历)。因此,高产高效鱼池春季管理工作要做到"四早",即:池塘早准备,鱼种早放养,饵肥早喂养,鱼病早预防。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是预防鱼病的重要时期,抓好春季鱼病防治,可为全年养殖打下良好基础,现就怎样抓好春季预防鱼病的主要环节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供养殖者参考。一、重视鱼种放养前的清塘消毒池塘淤泥中含有各种致病生物,又是水质败坏的根源,因而在鱼种放养前一定要进  相似文献   

7.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高效养殖鱼池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俗话说"四、五、六月鱼长骨,七、八、九月鱼长肉"(指农历)。因此,高效养殖鱼池春季管理工作关键要抓住"四早",即:池塘早准备,鱼种早放养,饵肥早喂养,鱼病早预防。一、池塘早准备。池塘生态环境是养鱼高产高效的首要基础条件。高产鱼池早准备要求做到早清淤、早消毒、早施基肥。1.早清淤:即在春节前成鱼干塘捕  相似文献   

8.
开春气温逐渐回升,各类鱼塘都开始投放鱼种进行养殖,鱼塘各种生物繁殖加快.投饲增加,各种生物代谢排泄物不断增多,危害鱼类的病菌寄生虫逐渐活跃,“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话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三早、四定、五消”。  相似文献   

9.
<正>"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春季鱼病的防治、预防工作,应重点抓好"三早、四定、五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话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三早、四定、五消”。  相似文献   

11.
<正>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话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抓住“三早、四定、五消”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鱼种消毒就是在鱼种放养前,根据鱼的体质强弱、水温等情况,用各种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通过采取浸洗鱼体、全池泼洒等措施杀灭鱼体上附着的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达到预防鱼病发生,提高鱼种成活率.而且是成鱼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否则,将会把病原体带入鱼池引起鱼病,严重时可导致鱼种大批死亡。所以鱼种放养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养殖业鱼种的投放季节,这项工作做的好环,直接影响整个养殖季节的收成。因此,做好鱼种的病害防治,改善水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要做好鱼种的投放工作。在春季鱼种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积极做好春季鱼病预防工作,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春季常见的鱼病及防治方法是:  相似文献   

14.
<正> 春季是池塘放养的关键季节,春季池塘养鱼的技术要点是: 1、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池塘清整包括: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固塘坝、疏通进排水渠道、搞好进撑水口的防逃设施等。池塘消毒选晴天进行,在放鱼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加水化开后趁热全池泼洒,可以起到杀灭病原体预防鱼病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一、早清塘。选择放养鱼种前7-10天的晴天里,按水深1m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35-150kg,或用漂白粉15kg溶化后立即全池泼洒,也可将池塘水位降至10-20cm深度,每亩用生石灰80-100kg,或用漂白粉10kg全池泼洒。这样既可杀死各种病菌和野杂鱼、预防鱼病,又能补充池塘水中钙质的含量。二、早放种。早放鱼种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开春后水温稳定在8℃以上时,抓紧投放鱼种,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使鱼种尽早适应鱼塘环境便  相似文献   

16.
<正> 鱼病防治一般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体现了“防”的重要性。如何突出防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奏”好如下三步“曲”。 一、放种前鱼病的预防 鱼种放养前池塘彻底清整、消毒对整个养殖过程的鱼病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池塘清整是指清除池塘里过多的淤泥,标准是保持20厘米左右厚的塘泥即可,在有  相似文献   

17.
<正>春天来到,万象更新,养殖池塘水温升高,一年一度的春季鱼种放养工作也由此拉开了帷幕。放养前准备、模式设计、鱼种放养及放养后管理的各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全年鱼类养殖的成败,广大养鱼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切实为新一轮的鱼类养殖"布好局、起好步",为夺取全年鱼类养殖大丰收打好"揭幕战",力争"首战告捷","旗开得胜"。现将春季鱼种放养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养鱼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在渔业养殖中,必须立足一个"早"字,从季节、时间、规划和经营、管理上先人一步,提早筹划,及早着手,坚持早放养、早施肥、早投喂、早调水、早防病、早上市,从而达到养殖增产增收的效果。1.早放养鱼种早放养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增加鱼类生长期,二是鱼类可以早日适应养殖环境。传统养殖一般都是讲究春季放鱼,实际上,冬至到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鳞片紧密,便于捕捞操作和运输,这样可提高鱼种的成活率。同时,此时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  相似文献   

19.
正我县的水产养殖以饲养草鱼、鲤、鲢、鳙、鲫等大宗淡水鱼类为主,经过多年的推广,不论是池塘、水库、还是增殖放流的鱼种投放一般选择在冬末春初进行,特别是"冬至"到"立春"前后是鱼种投放的黄金时期,因为这段时间气温、水温均较低、水质稳定、鱼体健壮结实,拉网、运输、投放不易受伤,可以大大减少鱼病的发生机率,鱼种能提前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有利开春后迅速生长,加之冬季鱼种的价格相对来说也较低,放养早,开  相似文献   

20.
<正>一要注意天气。要选择晴天无风的日子进行放养,阴雨天、冰冻天不宜放养,以防冻伤鱼体,影响成活率。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确定放养的具体时间,一般在春季水温6~8℃时就应放养,此时气温低,鱼活动弱,不会因剧烈碰撞而受伤,且早放可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稀疏精养,较早适应环境,充分利用生长期,促使鱼较早生长,提高产量。水温适宜时就应及时放养。鱼种质量的优劣影响放养成活率及产量,保证鱼种质量可提高放养成活率,增加产量。好的鱼种规格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