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第一个基因标记纯度安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及其不育系通过湖北省审定 2006年2月26日,湖北省农业厅发布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的通知称,由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成功的具有苯达松敏感标记性状的光温敏两系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苯两优9号及其不育系苯88S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及其不育系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具有基因标记纯度安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及其不育系,该品种及其不育系的审定,标志着我国光温敏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水平叉上了—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大通县主要农作物之一,油菜播种面积已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杂交油菜在油料作物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种子纯度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油菜种子纯度仍然制约着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这已引起种子生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杂交油菜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质量监督督措施。  相似文献   

3.
湖南两系杂交稻考察报告冷润喜最近,我县组织农业、种子、科技等单位的同志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湘潭韶山市等地进行了两系杂交稻的考察、通过考察加深了对杂交水稻两系育种的认识。两系杂交育种的现状及其特点1.两系法是目前最先进的水稻杂交育种方法。这一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不仅在全球首创“二系杂交小麦”应川技术,而且率先实现了杂交小麦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5.
近日,全国杂交玉米种子形势分析会和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形势分析会相继召开。与会代表交流了全国杂交玉米种子和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情况,并分析了2006年两杂种子供需形势。  相似文献   

6.
苎麻和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被广泛应用日前,宜春市农科所野生苎麻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并获得项目资金417万元;该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甘蓝型油菜生态型两系新组合赣两优二号(两优589)的选育”成果通过鉴定。宜春农科所每年要承担国家、省(部)、市(厅)级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苎麻品种“赣苎一、二、三号”、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东乡野生稻不育系“东B11A”  相似文献   

7.
据新华网消息,目前山西省已经启动了以杂交小麦研发为核心的运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F型杂交小麦产业化。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山西运城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成功育成世界独特的小麦杂交品种,该品种比最好的常规小麦品种可增产15%左右,其产业化推广,将有望为中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水稻育种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系统选育、杂交选育、三系杂交自我配套三个发展阶段,对促进江苏省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常规中粳为基础,三系杂交粳稻、三系杂交籼稻为突破口的全方位发展格局。当前,针对水稻品种结构调整的新思路,以及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不断升级,在整个水稻育种研究策略上,该所继续保持其特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浙系长毛兔     
《农民科技培训》2014,(7):47-47
品种来源:浙系长毛兔是由德系安哥拉兔和中系安哥拉兔杂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创的“二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目前全国各地种植的水稻有60%以上为杂交种,因此,提高水稻杂交制种的质量十分重要。GB4404—4407-1996《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中,把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列为种子质量评定的四大硬性指标,其中一项不合要求就不能上市交易。在这些指标中净度较好掌握,可通过相应的精选达到目的;种子水分与种子成熟、收获的最佳时间、贮藏寿命、人工干燥的合理性、自然损失、机械操作和种子的重量有密切的关系,依靠干旱的气候条件、充足的光照或采用烘干设备可达到降低种子水分的目的;发芽率取决于收获时间是否适宜、入库前的种子干  相似文献   

12.
近期,山东省工商局对东营、德州等地的杂交玉米种子和棉花种子进行了专项监测,共抽取了54批次样品,涉及48个种子经销商和56家种子生产企业。结果显示,这两种种子的抽样总合格率为57.4%,其中杂交玉米种子的抽样合格率为47.1%,棉花种子的抽样合格率为75%。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  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选育成功的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两优 5 86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生产制种简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成果鉴定认为 :两优 5 86是国内选育出的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两系杂交油菜组合。 2 0 0 1年 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赣审油2 0 0 1 0 0 1 )。两优 5 86油菜开发被国家科技部列为“863”高科技计划西部开发的预研项目。自 1 996年两优 5 86投入生产示范以来 ,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截至 2 0 0 0年 ,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49.5 8万亩 ,新增菜籽 843 .3 2万公斤 ,新增纯收益 1…  相似文献   

14.
信息短波     
我国率先大面积试种“二系杂交小麦”经过十几年努力,我国不仅在全球首创“二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而且率先实现了杂交小麦大面积试种。目前,我国“二系杂交小麦”的科研重点已从大面积试种阶段转向重大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探索。在过去几年中,“二系杂交小麦”的主要科研承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在北京、河北、安徽等地成功试种3万余亩,平均亩产量增加15.8%,并创下631公斤的高单产纪录。小麦是世界第一大作物,目前国际上存在化学杀雄、三系和二系3种杂交技术。其中,“二系杂交小麦”为我国首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其它两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杂交技术相比,“二系杂交小麦”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成功实现了大面积试种,并有效提高了单产量。我国在杂交小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因此确立。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04,(4):10-11
两优2186该组合是福建省农科院杨聚宝博士选育的两系杂交新组合,属基本营养生长型,2002年由广西种子公司引进独家生产经营。该组合适应性广,在广西桂南可作早、晚稻,桂中、北可作中稻。生育期比汕优63早熟5~7天,在桂南早造种植125天左右,晚造110天左右,中造全生育期1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6.
由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陈立云教授和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课题——“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生产新技术”,近日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主持、袁隆平院士任主任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这标志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种子生产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据专家透露,该技术每年至少可为国家节约8000亩种子繁殖田,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所进行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YS型小麦温度敏感雄性不育系创立及遗传特性研究”,于7日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工程院院士刘大钧等专家认为,这项研究所创立的YS型温敏不育系为杂交小麦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该品种为中国水稻所选育的早籼中熟三系杂交组合。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扬农啤5号     
《江苏农村经济》2009,(8):55-55
一、品种来源与类型:原代号为苏B0306。系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于2003从如东6109×苏农22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属于弱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  相似文献   

20.
Y两优85是湖南新希望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两系超级杂交水稻。已参加云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区试,2010年已完成云南省水稻品种审定委员会生产试验,正申报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