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2016,(2)
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是北京疏解大城市病以及河北抢抓发展机遇的需要。二者在产业梯度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且在承接路径上也存在问题。本文基于产业梯度理论,探讨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恰当路径。  相似文献   

2.
娜日苏 《中国市场》2014,(51):38-38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的关注,政府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对政府作用的主要方式和表现的分析,提出有关政府推进产业转移的建议,希望这些研究能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从而加快产业转移,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也自然的实现了由区域目标向国家战略的过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如何与京津产业对接、实现自身产业的转移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同探讨的核心问题,以此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我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前我国并未产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的现象,这既与转出地区政府的产业政策、产业集群产生的效应有关,同时也受到了转入地区政府政策选择的矛盾、产业配套能力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物流成本高等的负面影响。指出转入区和转出区都做出产业政策和布局的调整,从而促进我国产业转移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6.
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西两翼、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差异,以及各区域的特点,认为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性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存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并分析了产业转移目前存在的一些障碍,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商》2016,(1)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背景下,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产业转移与承接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河北省作为承接京津两地产业的重要区域,提高产业承接力,对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依托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对河北省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河北省的视角分析实现产业转移的条件,归纳总结目前的转移承接项目。立足以上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以期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所贡献,对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其实施过程中的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政策措施。本文建立了纳入技术关联因素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采用2003-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通过技术关联度来度量产业之间的联系,探讨技术关联对京津冀巨型城市群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产业特征和地区特征因素条件下,技术关联与京津冀巨型城市群制造业总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分行业的产业转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但在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上述发现对京津冀三地协同产业转移与承接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汤婉君 《商》2014,(49):93-95
京津冀经济圈地缘政治、经济优势显著,但是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对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升级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基本对外贸易状况进行了阐述。同时,本文采用了定量的研究方法将外贸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做了相关的实证回归,得出该区域的对外贸易是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开展的,同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该区域实现了外贸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好互动。最后,本文提出了以对外贸易为切入点,如何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靓 《北方经贸》2005,(1):20-21
产业集群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东部产业集群效应使东部地区强化了“后天优势” ,阻碍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 ,对流行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形成了重要挑战。东部地区利用西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及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 ,使中西部地区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发展经济的难度加大了。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计算粤、苏、浙三省2009年25个行业的梯度系数,对东部地区产业梯度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了解东部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为推动东部向中西部进行相关产业的转移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整理计算粤、苏、浙三省2009年25个行业的梯度系数,对东部地区产业梯度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了解东部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为推动东部向中西部进行相关产业的转移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伴随全球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主要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本国产品出口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现状及原因,基于产业集聚视角,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实现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重大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同步现象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其协同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只有包容性地推进京津冀三者中最弱的一方——河北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将部分京津产业转移到河北,消除三地在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也就是说,应通过政策扶持,一方面强化中央和京津两地对转移到河北产业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大力发展河北物流产业,增强其对京津两地产业的吸引力;一方面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产业跨区域布局,实现京津冀包容性增长,达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这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产业转移对我国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积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产业集群发展、区域产业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五个方面的梯度影响,最后指出西部地区应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由国际产业——东部产业——西部产业的产业梯度转移链,实现西部经济的整体腾飞。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因污染外部性的大小而异。本文通过对外部性不同的污染分别建立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转移与水污染的关系为N型曲线,与气污染的关系为正的线性关系,与固体废弃物的关系为倒N型关系,就目前所处的阶段看,产业转移与外部性大的污染为正相关关系,与外部性小的污染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东部地区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显现,世界金融危机更加快了产业转移的步伐.河南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河南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改善产业发展的环境,提高产业承接地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王恕立  张云 《现代商业》2011,(2):147-149
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学前沿问题,国内外研究起步较早,涉及内容广泛,形成了涵盖产业转移概念界定、特点、动因、转移模式、影响因素以及转移效应等方面在内的理论研究体系。当前对其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包括重国际产业转移轻区际产业转移;重经济因素轻非经济因素等诸多不足亟待完善。本文主要致力于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并对理论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为我国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红艳 《中国市场》2014,(42):22-23
在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今天,唐山市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衔接天津、北京的北向产业发展,是京津冀都市区核心城市之一,也是京津冀城市群主要重工业产品和能源供应基地,更是我国北方重化工产业基地,石油、铁矿石运输枢纽城市。本文就对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大环境下唐山经济发展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03 ~2013年的低梯度地区的制造业行业中类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产业梯度是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第一变量.而进一步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细化数据显示,在空间方面,同梯度地区之间边际产业的域内转移往往强于域外转移;在时序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早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结构方面,高、低梯度地区因产业转移整体上步入产业结构上升通道,特别是制造业在高梯度地区呈现明显的逆梯度集聚或转移趋势.为此,高梯度地区可通过渐次扩大区域经济联系的方式拓展域内产业空间转移范围,低梯度地区可通过有所侧重地构建地区产业高地的方式为向域内更低梯度地区转移产业积蓄产业势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