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1999年度财务报告中增加披露“扣除非经济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信息。由于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持续性很低,所以中国证监会的新增信息披露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净利润信息的相关性。而从第一次实施结果来看,上市公司选择的、归属于非经常损益的项目名目繁多,且不尽符合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特征;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也存在各工程样的不规范情况,因此可靠性和可比性尚显薄弱,有用性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平  戴辉 《财务与金融》2010,(6):45-48,65
为了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更客观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11月发布公告对2007年的规定进行了修订。通过对100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统计分析,发现新的披露制度仍存在概念界定不完整、披露不统一、与退市政策关联度弱等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出于IPO或增发配股、债务融资的需要和管理当局追逐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对会计盈余进行调节。上市公司调节盈余的具体行为主要有会计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并购重组、关联方交易及非经常性损益操纵4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证券市场中,微利上市公司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具有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本文运用配对t检验法,以分析2011年至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在(0%,1%)区间为样本对象.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微利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通常是利用非经营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管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假说:应用1999年、2001年和2004年的非经常性损益管制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逐次增多。同时,采用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与每股收益的绝对值比率这一指标和378家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5年连续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通过进行图表分析、配对t检验和稳定性检验,我们找到经验证据支持我们的研究假说,进而支持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取得了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1999年度财务报告中增加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信息。由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持续性很低,所以中国证监会的新增信息披露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净利润信息的相关性。而从第一次实施结果来看,上市公司选择的、归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名目繁多,且不尽符合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特征;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也存在各式各样的不规范情况,因此可靠性和可比性尚显薄弱,有用性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及其披露监管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市公司的盈余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导致会计盈余信息可靠性降低,影响投资者的有效决策。证券监管机构作为证券市场管理者,从证券市场和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进行规范,并不断修订相关信息的披露规范,缩小该信息的可操作空间,以遏制这种行为。论文通过分析提出,证券监管机构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明确规范以及强制性的披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也不能解决由此产生的盈余管理问题。作者就此提出建议,在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环节可以允许适当的职业判断空间,而在报告环节必须严格规范和管制,从而使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入手,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和识别办法,并提出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全流通问题、政府和企业转变理念以及进行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对策,以便有效治理盈余管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ST天首为研究对象,对其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及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发现ST天首2016年借助于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虽然避免了被暂停上市的处理,但其收益并不具有持续性,在摘帽后的几年内其经营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本文通过对ST天首的分析,探讨能对盈余操控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方法,从而引导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