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针对"三农"问题,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了农村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原因,提出了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建设的诸多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农村人口逐渐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2000年,湖北的一个村支书上书中央,直抒胸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将"三农"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了最高层的瞩目。从2004年开始,中央1号文件分别从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科技,甚至水利改革等不同层面对"三农"问题作了深入阐述,并从不同层面持续推进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产生了深远影响.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缺失显性化,用国家正式制度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现阶段城乡劳动力流动政策进行简介,分析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尤为突出,出现了"柑桔挂在枝头,蔬菜烂在田里,生猪存在栏里"的现象,农民增产难以增收.可以说,农产品面临的已不是产量问题,而是如何将其销售的问题.因此,对农产品流通进行研究显得迫在眉睫.农业是中国举足轻重的经济板块.要在本世纪前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农村人口约占80%的中国和重庆来讲得首先解决三农的问题,而搞好农产品流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在“三农”问题中,核心是占中国人口2/3左右的“农民”人口问题,因为农村是农民居住的地区,农业是农民从事的产业。无论农村还是农业,行为主体都是农民。那么,调整农民就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民问题并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本人认为“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让农民享受“国民待遇”,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乃是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农"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稳定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采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机制框架图,阐述了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农村就业政策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后期,“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控制人口、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13亿人口近60%在农村,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等都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问题密切相关.建设新农村,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又可以改善和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是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杜志雄表示,首先整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农民收入提高速度相对较快.这种"快"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工资性收入比重越来越高,一是财产收入成为农民新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家,其中农村人口就达8亿多以上,农业是工业和服务业等的基石。金融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三农"问题上,"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生产的持久增长,农民收入的有效增加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农村金融体制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农村金融的供需存在很大的非均衡性。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并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金融的供需实现高水平均衡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但鉴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及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实践中显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受限制、无序的人口向城市流动不仅带来许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大量人力资源的流失已经成为农村地区以及全国整体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转变劳动力转移观念,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种关键性的选择,因为消费需不足,财政支撑空间不大,外部环境趋紧,关键是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启动农村大市场的需求.历史经验和中国的实践都证明,农民、农业问题的顺利解决,中国革命就胜利,经济就能快速发展,否则就受阻.要提高对"三农"的战略认识,提高农民收入,中国经济就可以进入持久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明 《地方财政研究》2013,(9):56-61,80
农业是安民心、安天下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切实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甘肃革命老区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农民收入低",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同时",三农"问题也是甘肃革命老区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对甘肃革命老区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甘肃革命老区三农现状和制约解决革命老区三农问题的突出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农"在中国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工业化中具有不可逾越的地位,有着不可低估的人口影响、空间影响、素质影响和互动影响,这些影响关系到中国小康社会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能否进行到底的重大问题。适时抓"三农"带动城市化、抓城市化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从国家基本国情出发,寻找一条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瓶颈",笔者认为,发展农村教育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农"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关键作用。文章深入剖析了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的现状,认为应该从思想认识上、教育经费保障上、教育模式改革上扎实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以促进中原经济区"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其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是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经济作为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以此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着体制不健全、管理意识不高、缺少专业管理人才、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影响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也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建建...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金融业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政治课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赋予金融业的重要社会职责.本文以渭南市惠农信贷产品为例,详细介绍了金融机构创新惠农信贷产品,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些好做法.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抓"三农"问题,才能切实打破体制障碍,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从这个意义上看,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和理念,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面对国际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三农"思想,确立了我国21世纪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为我国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形成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和制度因素。本文从农村人口、农业生产效率、基层政府等几方面入手,通过对“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试图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三农”问题的理论逻辑。从而为正确认识“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