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与瑞士虽差异极大,不过两国在顶层设计上的完善,令其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显现出极强的免疫力。在前段时间IBM公布的包括中国在内的1709名CEO的《2012全球CEO调研报告》中透露,在国外CEO选择"技术变革"等因素对企业影响较大时,国内CEO则将政治体制因素的影响排到前列。一直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北大国际(BiMBA)杨壮院长,将2012年年度游学海外最后一站定在政治体制先进的德国和瑞士。012年11月3日,北大国际(BiMBA)MBA2011级同学"德国、瑞士游学分会"进行了思想碰撞。就在5天后,党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际MBA组织的赴美领导力课程.在美学习期间,有机会访问了IBM、彭博财经信息公司和ROBERTET公司(一家著名的香料公司).笔者强烈地感受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家只有明确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才能找到企业"基业常青"的钥匙,才会保持领导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唐凯林 《英才》2003,(8):56-57
虽然是国内 MBA 教育方阵中的后来者,北大这块招牌却决定了光华管理学院只肯做牛头之想。把国内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直接简称为"×××老师",把国内掌领国企民营各路大鳄直接简称为"×××同学",是光华管理学院最为得意的招生广告创意,也透出了其舍我其谁的校风。首先提高面试权重,大肆操办光华管理论坛,引入企业资助教授,更彰显了北大一以贯之的独立个性。只是短期拔苗助长式的锻造,还不足以全面掩盖所有的命门,至少北大的 MBA 还不能像北大本科毕业生那样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MBA教育二十周年,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教育,MBA自诞生之初,就以改革者的姿态不断前行:第一个实行入学联考,第一个开展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作,第一个按照专业学位类型授予学位……"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各MBA培养院校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仅推动了MBA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力地带动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制度创新,为其他专业学位提供了系统的办学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中国新时代》2012,(4):4-5
智慧地球离我们有多远有人说,IBM的"智慧的地球"目前所做的工作是"获取市场、社会,甚至地球每个角落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和智能分析,从中发掘出智慧"等,但我有不同的想法。IBM的"智慧的地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她已成为人类科学技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它就在我们身边。我认为,这所有的技术措施,都在做着促进"地球大脑"的发育工作。当然,并不见得每一个人都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6.
题:应运而生 新世纪,是创新的时代.2000年6月13日凌晨1点多,在北京大学沉睡的校园里,光华管理学院地下一层的北大MBA俱乐部里还亮着几盏灯光,四、五个98、99级的MBA学生围坐在小桌旁,眼睛干涩,嘴唇干燥,一筹莫展,像这样每天不足五个小时的睡眠,已经持续两个星期了,而当天的情形尤为不同,因为前一天刚刚获知,第一届全国高校MBA联席会议在即将召开的时候被叫停了.此时,全国50余所具有MBA培养资格院校的MBA代表已经确定了行程.  相似文献   

7.
"高薪诚聘MBA"、"年薪二十万急招MBA"……当前,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年薪百万求MBA的热潮."MBA=学出来的企业家";MBA等于"身份";MBA代表"高薪".似乎企业不拥有几个MBA,便不够"现代",不够"规模";学生不读MBA就不够"时尚",不够"档次".在当前社会上MBA"高烧"不退,MBA热遍中国大地的时候,有的企业却不愿意为MBA投资"买单"--双星集团总裁汪海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不想当棋子     
张小平 《英才》2003,(8):54-55
拿一般读 MBA 的学员来参照,北京亚都科技公司常务副总裁文辉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异数"——读 MBA 需要几年的工作经历,但他没有,本科毕业后直接读了 MBA;MBA 高达几万元的学费,他也不用操心,因为自己是公费生;读过 MBA 出来后的职业经理人喜欢变,但他毕业后就进了现在的公司,一直干到现在……住谈到职业发展的几个要素时,文辉认为对自己而言,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性格、悟性等因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 MBA充其量只占到20%—30%的比例。文辉出生在内蒙古,自小父亲的一句话刺激了他:你到18  相似文献   

9.
权静 《中国新时代》2007,(3):98-100
2006年9月10日,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06届MBA的迎新酒会.   每一年都是全新的面孔,只有迎新酒会上的几个大字年年不变--“光荣与梦想“,每个新入校的MBA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北大的百年传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一、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对北大光华MBA、EMBA学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问卷调查 为了解案例教学对不同背景学生的影响,及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差异程度,在对MBA学生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前,先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MBA学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情况及主要指标数据如下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1.
《厂长经理之友》2013,(9):71-74
从月薪400元的仓库管理员到在海外开分公司,营业额超过5亿人民币,很少有创业者的故事像田延友这样起伏。他的个人创业经历被收录进北大MBA课程案例。对于外界给予的“中国精准营销第一人”、“教父”等种种的光环,田延友自己的评价是“我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相似文献   

12.
中欧不安的背后是中国MBA教育的躁动。这个混沌初开的市场何时能够泾渭分明? 长江、中欧之争 经济学家梁能的生活在过去一年间有了很大变化。自从由北大国际MBA的教授转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主任后,他便被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缠绕。 可他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如今不比以往,中欧一枝独秀的历史正在被改写。  相似文献   

13.
近日,“北大国际MBA2000级高层管理班(EMBA)毕业生美国之行媒体见面会”在北大郎润园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举行,来自30余家媒体的记者与近20位毕业生共同交流并分享了他们的毕业之旅。北大国际MBA美方主任杨壮教授主持了见面会。不久前,约有150名北大国际MBA学员赴美国纽约参加福坦莫大学2002届学生的毕业典礼。毕业典礼在世界著名的艺术店堂林肯中心举行,部分学员获得了“学术表现突出奖/贡献奖”以及全美性的“Bata Gamma Sigma”奖。毕业典礼后学员们还参观了哥伦比亚大学西点军校。在美期间,学员们与来自中国旅美金融协…  相似文献   

14.
九州 《中外管理》2004,(4):100-100
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著名人力资源专家杨壮教授认为,高管离职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资讯     
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居首 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经理人咨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蒙代尔在世界经理人年会上发布了《世界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哈佛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分列“世界最具影响力MBA”和“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管理学院、剑桥大学JUDGE学院分列前十名。 在“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  相似文献   

16.
“学校跟商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圈子,而MBA正好介于这两个圈子之间。”创办“北大纵横”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的陈宏,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老老实实的到一家国有单位报到,而是早早就开始了在中关村的打拼。  相似文献   

17.
《英才》2010,(12):43-44
为了并购IBMPC的顺利推进,联想集团开始一段时间任用了IBM推荐的个人系统部总经理、IBM高级副总裁斯蒂芬·沃德。柳传志后来回忆说:其实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决定,联想与TPG等私募基金对IBM推荐的人选做了洋细的分析和调查,当时董事会并不看好这个候选人。但如果联想当时不接受这个CEO,并购谈判很可能就此终止。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在职MBA价格普遍大涨,其中北大、清华分别上涨4万元、6万元,达到了16.8万元和18.8万元。复旦大学更是高达22.8万元。价格涨了。读MBA的投入与产出是否还成正比?各种疑惑和质疑不绝于耳。国内MBA教育再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9.
17日中午,一位博主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段话:“刚面试了个人,简历很漂亮,北大毕业,MBA。我约在咖啡店,结果俺买单,他丝毫客气都没有,饮料都是我端的,大男人家家的,这般不懂人情世故。注重细节,成就自己。”(11月19日中广网)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有着各自的独到之处——IBM 的"高效绩文化"IBM 的每一个员工工资的涨幅,会有一个关键的参考指标,这就是个人业务承诺计划。只要你是IBM 的员工,就会有个人业务承诺计划。制定承诺计划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和你的直属经理坐下来共同商讨这个计划怎么做切合实际,几经修改,你其实和老板立下了一个一年期的军令状。老板非常清楚你个人的工作及重点,你自己对一年的目标非常明白,剩下的就是执行。大家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地干了一年,到了年终,直属经理会在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