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经济随着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城市化在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当中作为必然的主要趋势,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然而在发展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怎样可以处理好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对环境的保护,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及减少排放等因素,应用科学合理的发展观,在城市的建设当中做节能减排.对此,详细分析了在城市建设中与节能减排的加强提高,以及相应的措施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青岛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城市,多年来,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无疑为生产节能减排型产品和技术、从事节能减排服务的企业,创造和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如何有效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借鉴国内外节能减排产业发展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青岛节能减排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改善人居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探讨与审视创模活动的减排效果成为深化创模活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必先厘清的问题之一。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了创模活动的工业二氧化硫的减排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创模活动总体上能使每万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三分之一强;在城市创模活动过程中,城市减排效果显著,而在评上模范城市后,却不能保持显著的减排效果;在创模活动中,东部城市的减排效果明显高于中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提高,其中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路灯的照射是最为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LED路灯和高压钠灯,在城市道路照射的过程中无论是LED路灯还是高压钠灯都有着其一定的优点和特点,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安全的环境。但是随着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节能减排成为了世界关注的首要问题,而电能的节约在节能减排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道路照射的过程中是LED路灯更为节能还是高压钠灯更为节能,成为了相关部门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从LED路灯的概念出发,并通过相关的实验对LED路灯的能效以及高压钠灯的能效进行有效的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块,城市能耗和由此带来的碳排放量越来越高.目前对城市节能减排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各项子系统的节能,而对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不足.通过城市空间规划的策略来控制城市物质形态,可以优化城市子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些策略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减少能源的需求,另一类是通过优化用能单位的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南京河西南部地区城市设计以及生态城市建设导则中对这些策略进行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将快速发展,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了严格的节能减排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颁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出台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缓解和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如今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提速,人们对城市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兼具美观和实用性,还要适应节能减排新形势。建筑行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重优化影响建筑能源消耗的电气设计,从而高效落实建筑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以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建筑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基于此,文章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出发,重点探讨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及其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打造高质量绿色节能建筑,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实地调研,本文指出我国城市节能减排工作还面临着一系列制度性障碍:城市存量部分和增量部分之间不一致,无法同步进行;相关政策不配套、不衔接,体制不顺,使节能减排的示范工程无法推广;节能减排缺乏长期规划,能源统计和计量等基础性工作薄弱;国家面临的经济形势和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作者提出,在城市规划中要适度反"功能区"的传统;要在观念上创新,摒弃现代经济学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国家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与节能减排政策相互支持,在保增长和促进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马跃进 《科技与企业》2014,(14):284-284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其中,城市化的发展尤为明显,建筑施工企业紧紧抓住机会进行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这其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能源的使用与消耗,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能源的最大功效,建筑企业致力于开发和研究节能减排的新技术。现通过墙体保温材料、门窗保温与屋面保温等技术简单说明节能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快速推进城镇化中,城市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不断恶化。要想有效控制和改善这些问题应该从城市生活的主要载体——房屋入手,在房屋的使用过程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而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是当前房屋管理的主要形式,所以以物业管理项目作为整合载体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同时,针对节能减排的公共服务属性,提出了政府调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存在着东中西部递减的空间格局,并且东中西部及各省区间的城市化水平差距正在不断减小;城市化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与区划体制等。  相似文献   

12.
田昌奇 《价值工程》2012,31(21):311-313
本文阐述了城市化与交通运输的关系;指出了我国在发展城市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交通问题;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立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及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最后就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A nonlinear, three-sector, two-region wage and price endogenous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opulation growth, the pattern of demand,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on urba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low-income developing country starting at a low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model represents a closed economy and is therefore more suited to a large country. It is validated on Indian data and traces its development path well from 1950 to the present. The sectors modeled are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services with the latter two being located exclusively in urban areas. The three sectors are linked with an input-output matrix which subsumes transportation costs incurre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model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long-term changes, e.g., over a 30-year period, and factor mobility is therefore assumed to be “almost perfect.” The model demonstrates that rapi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high rates of investment, and Engel demand effects combine to produce a continuing increase of urbanization as development occurs in an economy.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dependent on high overall population growth: inde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 lowering of overall population growth might speed up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The pattern of demand and changes in the pattern can affect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significantly: in particular, Engel-type demand changes serve to mak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logistic. Technological bias effects are not very strong but effectiv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policies might speed up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是紧密相关、相互促进的,城市化和城市的发展会造成我国耕地大量流失和粮食紧缺是极其错误的观点。我国城市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城市用地就总体而言处于低标准水平。城市与区域规划是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的重要手段,应切实重视和加强城市与区域规划对空间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合理调控、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状况、特征及问题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特大城市始终是城镇化的核心,并且在城镇化水平稳定的情况下,特大城市仍将不断扩张.特大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在我国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通常是所在区域的发展核心,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了解这些特大城市的发展现况以及从GDP、人口总量、建成区用地等多指标角度分析它们的发展特征,将有助于准确了解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下一步调整政策的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国土规划改革与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期间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在制定"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战略时借鉴:合理规划国土使用,制定统筹兼顾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实现国土可持续发展、区域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城市化战略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冯静 《价值工程》2014,(27):299-300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廊坊地处京津走廊黄金分割点,优越的地理位置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廊坊加快城镇化步伐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城镇化的概念和国外城镇化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然后分析了廊坊市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廊坊市城镇化建设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对城市化的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系统分析了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及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指出,在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不同的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并适时进行调整,对于指导城市科学有序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始于晚清时期,经历了三个持续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晚清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阐释了由晚清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晚清城市化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中国国情并进而解决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Economic Systems》2006,30(1):24-40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China began the socialist era as a very under-urbanized country relative to its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that it has been eliminating this urbanization gap during the post-1978 period as a result of its economic reforms. Our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 capita income and urbanization that underpins the conventional view suggests that China was not under-urbanized before or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form. Actually, China's urbanization gap appeared and grew in the late period of reform despite mass migration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This growing urbanization lag is mainly due to the slow pace in eliminating restrictions on rural–urban migration during a period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We call attention to this emerging urbanization lag as it entails significant economic costs in employment and retards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