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农村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我国的反贫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反贫困机制,通过加大扶贫力度,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
易地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的有效途径,可大大降低扶贫开发成本,有利于迁出地的生态恢复.两年的易地扶贫"德政工程"使得搬迁贫困户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本文同时分析了云阳县实施易地扶贫工作的主要作法,提出了易地扶贫工作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普绵 《新经济》2014,(20):55-56
我国西南部贫困边远山区生活环境恶劣,各级党委政府正在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新路子。易地搬迁推进城镇化建设既是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一个路径选择。易地搬迁推进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对不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科学的处理能力,才能使这一惠民工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才能采取切合实际的扶贫开发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扶贫开发战略,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一、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新的情况,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贫困群体缩小,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有步骤有计划地集中人力物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扶贫开发,致力于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年底,除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宁夏自1983年“三西”农业建设,首开区域性扶贫开发,特别是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经过宁夏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战略目标。全区8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29  相似文献   

6.
梁敏 《经济师》2009,(3):275-276
新疆地处中围西北部,西部大开发的挺进,新疆已成为扶贫重点区。文章从贫困的概念界定及新疆贫困的现状入手,结合自然、生产技术、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人口素质等方面因素,分析新疆贫困的原因,并对新疆的挟贫开发战略提出了进一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易地扶贫搬迁是当前中央到地方解决扶贫、脱贫的一项主要决策,是“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的关键举措.本文主要是以义龙试验区为例,对“搬得出”的贫困户如何能在新的地区长期“稳得住”及“搬不出”的贫困户能主动、自愿搬出作了探讨,并结合当前的搬迁现状,提出几点思考及建议,力求能为打好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历史,大致经历计划经济反贫、反贫摸索、反贫探索、扶贫攻坚、巩固温饱成果、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六个时期;围绕救济式反贫到开发式反贫再到能力扶贫这一主线进行演变;同时遵循从输血到外部造血再到内部造血的动态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反贫目标更加明确,反贫对象更加精准,反贫模式更加科学,反贫措施更加系统。新时期,要以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为反贫目标,采取救济式反贫、开发式反贫、能力扶贫相结合的综合反贫模式,采取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相结合的多维识别标准,精准识别出具体贫困农户,并根据贫困农户的不同状况和特点,采取差别化的反贫措施。  相似文献   

9.
反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制定和实施了多种政策措施来解决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国内外扶贫开发的政策和理论演进,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省份云南为例,对整村推进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异地搬迁扶贫模式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等扶贫发开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扶贫模式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扶贫开发模式存在覆盖面小,政策滞后,对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重视不够,贫困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实施多维系统政策、恢复和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扶贫开发任务更加艰巨,整村推进为扶贫开发确立了新的模式,整村推进对新一轮扶贫开发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本文以中国扶贫整村推进取得成果和需要完善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为切入点,结合吉林省整村推进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吉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为扶贫开发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和山区工作,经过十多年来的奋力拼搏,广东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山区发生了深刻。变化。2003年50个山区县国内生产总值2104亿元,比1985年(下同)增长了23倍;财政收入46.6亿元,增长了10倍;山区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8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是中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之一,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特殊成因、特殊困难和特殊表现,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就要不断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引导发展方式转变,着力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加快产业调整步伐,走产业化经营道路,积极稳妥地开展劳务输出和实行移民搬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跨越世纪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了分析认识,提出目前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面临的八大难题,结合世界经济日趋复杂变化发展环境,就未来在财务管理理论创新中,选择公理化思维方法,建立更好地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创新财务管理理论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都在积极的研究对策,希望能够减弱危机的破坏性并预防危机,分析历次货币危机的发生的特点、影响及政府的对策,对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无疑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国际资本流动频繁,不仅与实际生产相关的资本流动日益增多,而且具有货币金融性质的金融性资本流动更是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从李斯特经济增长理论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农村贫困是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复杂问题的集合。在建设幸福广东的进程中,消除贫困是建设幸福广东的前提和基础,让所有人都免于贫困,是"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广东新时期的农村扶贫工作,应以崭新的理念,以创新的思维,针对变化的新情况,以落实"双到"为核心完善农村扶贫开发责任机制,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目标、措施和办法,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和扶贫成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8,(1)
郊区乡镇因较易获得中心市区的经济辐射以实现城镇发展而脱贫致富,然而在中心市区的拓展压力之下,粗放跟风型的发展模式成为郊区乡镇的发展瓶颈并造成新贫困问题。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当下郊区新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扶贫以及突破其发展瓶颈的最佳路径。通过对洛埠镇的调查,发现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大多数郊区乡镇发展进程中特有的新贫困问题及发展的瓶颈,其新型城镇化扶贫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陆易农 《新经济》2013,(23):91-9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编制的一些城市总体规划,暴露出许多适应性方面的问题。笔者通过剖析城市总体规划8个方面的特征和当前城市总体规划所处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反思。如何编制动态的、既具有科学性,又有弹性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之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如何操作?作者提出了将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分解的革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