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3年第一天,一列满载粮食的列车从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富锦市双龙山站缓缓驶出,踏上北粮南运大通道。东北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粮食调出量全国第一,每年从10月份开始,北方就会进入粮食收储和运输旺季。为了让全国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中国粮,东北三省创新铁路、海路运输方式,保障北粮南运大通道的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2.
实现粮食供需平衡,满足粮食消费需求,始终是各级政府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头等大事。近十几年来,山西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重粮兴粮,促进了粮食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粮食供求关系得到明显改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省兰西县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县,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等已多年保持绥化市第一。但随着粮食产量的大幅增长,特别是受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价格倒挂的冲击,国粮入库、外粮入市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已迫在眉睫。但种植业结构该往哪里调、怎么调?兰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面对市场需求,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走出了一条粮改菜种植结构调整新路。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14,(9):64-64
一季度,浙江省"411"重大项目进展总体良好。从各地项目推进情况看,项目投资进度居前三位为金华(28.9%)、衢州(25.5%)、嘉兴(23.3%)。其中,单体产业项目投资进度居前三位为金华(35.3%)、湖州(27.7%)、嘉兴(25.1%);项目新开工率居前三位为金华(69.2%)、湖州(60%)、温州(40%)。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11地市间的科技创新水平在空间上总体呈现由浙北向浙南从高到低的特征,杭州、宁波是全省科创领头羊,嘉兴、湖州、绍兴处于第二梯队,金华、温州、台州处于第三梯队,衢州、丽水、舟山三地是全省科创最弱的一个梯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在2035年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最近获悉,云南在连续3年旱灾的不利条件下,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再创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和人均有粮四个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粮食自给率达到了90%左右,粮食总产量列全国第14位,粮食生产能力接近全国粮食主产省标准。据了解,2011年,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由2002年的6240.9万亩增加到6696万亩;粮食总产由1424.7万吨增加到1755.6万吨;粮食单产由228.3公斤增加到262.2公斤;人均有粮由328.8公斤增加到384.1公斤。2012年全省各地州(市)认真落实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7.
浙江     
《重庆与世界》2013,(6):40-41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北面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邻。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为"浙"。全省下设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11个市、36个县、22个县级市和32个市属城区。201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8.
潘强敏 《浙江经济》2005,(21):36-37
环杭州湾地区,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6市。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度中国综合实力地级以上百强城市报告》中,6市均列入百强城市行列。2004年,6市实现生产总值7840亿元,比1978年的86亿元增加775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66%;人均GDP达到33795元(折约4082美元),比1978年的443元增加33352元,是全国水平(10561元)的3.2倍,是浙江全省水平(23924元)的1.4倍;  相似文献   

9.
2006年,在中央和省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指导下。我省各地继续加大农业投入,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综观全年,全省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经济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按照服务业综合指数排序,2007年11个设区市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宁波、舟山、绍兴、金华、台州、温州、嘉兴、丽水、湖州和衢州;与2006年比较,舟山、绍兴、金华和丽水等4市的服务业综合指数均高于上年,湖州与上年持平,而其余6市的服务业综合指数均低于上年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长三角港口群的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江阴、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16个城市,大陆海岸线、岛屿海岸线分别占全国的21%和39%.  相似文献   

12.
《老区建设》2012,(19):4-5
10月16日,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济南共同举办了2012年"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致辞时强调,近年来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粮食需求不断扩大,全球农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国际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全球仍有近9亿饥饿人口,实现粮食安全任重道远。各国必须更加重视农业,扩大农业投入,完善鼓励政策,创新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养活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3月21日,一张关于浙江省湖州市“3月20日至27日房地产项目申报、取预售证、网签以及变更撤销等均暂停”的房产新政图片在网上流传,业内人士认为这无异于当地房地产市场遭遇“熔断”。今年以来,浙江的杭州、嘉兴、金华、湖州等城市连续发布房产新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浙江全省更是持续严查涉房贷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长三角地区的湖州、台州、嘉兴、常州、南通等五个次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并从产业结构演变、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企业规模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湖州市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州是浙江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也是目前老龄化程度仅次于嘉兴的地级市。为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笔者认为,应从湖州"医养融合"的现状出发,通过四条路径深化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资源的融合,着力创新养老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湖州"医养融合"现状截至2014年底,湖州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58.68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2.25%,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的剩余率(剩余率是补偿粮食生产中实耗劳动力耗粮后的剩余量和总产量之比。目前剩余率大于商品率。)、商品率是判断、划分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的主要经济指标。目前中国粮食的商品率仅为30%多,而剩余率已高达76.5%,这说明中国的人口布局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的矛盾已十分尖锐。中国农业和粮食生产这个基础的基础在宏观总量上是十分雄厚的,它允许农村人口可以在60%转移出农业、农村。而现实的城乡人口布局大体上是2:9,80%左右的人口还生活在农区,这使得粮食商品率低下,粮食生产还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粮食的生产方式极为落后,粮食的商品化仅仅是剩余产品的商品化,粮食经济还不是商品经济。这正是中国粮  相似文献   

17.
粮食问题历来为我国国计之要、民生之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仍然是事关市场稳定的特殊商品,是维系政局安定的战略物资.“无粮则乱”,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生产和放松粮食工作.结合湖南的实际,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优化粮食品质,保持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1、稳定粮食产量.就湖南而言,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应保持在7800万亩以上,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65亿公斤左右,作为粮食生产目标逐级下达落实,各地要在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缺粮地区要按照“宜粮则粮”的原则,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自给水平.2、优化粮食品质.作为“水稻王国”的湖南,近期  相似文献   

18.
成果介绍 粮食的增产离不开施肥,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已成为共识;化肥对粮食的贡献率,公认的说法是40%左右.在我国,化肥占据我国农业投入的1/2,支撑我国1/2以上的农产品产量,养活1/2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现代乡镇》2008,(4):46-46
据广东省粮食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广东市场上的食油供应充足,价格涨幅收窄。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粮食商品库存总量同比增长10%,中央、省、市、县各级地方粮食储备充裕,可满足5个月的市场供应,加上水路、铁路、公路来粮正常,保证省内粮食市场供应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环杭州湾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杭州湾区域是指以杭州湾为中心的呈“v”型分布的,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在内传统意义上的浙东北六城市,组成了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区域陆地面积为44965平方公单,占全省总面积的44%,拥有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杭嘉湖和萧绍宁平原,以及较发达和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港口优势突出,区位优势显著、截至2001年底,区域人口达到2292.2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l%。县级以上城市44个,占伞省总数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