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在我们把融资方式分为权益融资和债权融资这两种融资时,当预计销售水平超过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的销售水平情况下,采用负债融资可以获得比采用股权融资更大的每股收益;相反,当预计销售水平低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状态下的销售水平的情况下,采用股权融资可以获得比采用负债融资更大的每股收益;当无论是采用负债融资还是股权融资,每股收益是相等的,即该状态下的销售水平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2.
一、财务杠杆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财务杠杆的作用。财务杠杆对企业营业收益产生影响是通过经营决策者制定不同的筹资方案,确定不同的资本结构,进而实行不同额度的负债经营来实现的,其影响程度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即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变动率的倍数)来衡量。其定义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变动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  相似文献   

3.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复杂股权结构的公司除要计算和列报基本每股收益外,还应根据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计算和列报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①可转换公司债券:稀释每股收益=(期初净利润+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②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稀释每股收益=期初净利润÷(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加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按照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相似文献   

4.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是确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衡量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本文在分析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对其类型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是中级《财务管理》教学中应讲透的一个重点,但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死记公式,不能理解不同筹资方式下无差别点分析法的决策原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运用直线方程的原理讲解每股收益无差别分析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通过具体的例题来阐述这种方法:[例1]某股份公司目前的资本来源包括每股面值1元的800万股普通股和平均利率为10%的3000万元债务。该公司拟投产一个新产品,该项目需要投资4000万元,预期投产后每年可增加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400万元。该项目备选的筹资方案有两个:方案1是按11%的利率发行债券,…  相似文献   

6.
一、每股收益的分析及完善 每股收益是企业净收益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它是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收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一)简单资本结构每股收益 在简单资本结构下,每股收益的计算公为: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这一指标用于衡量某一会计期内平均每股普通股票获得的净收益额,每股收益越高,股票的质量越高。对于优  相似文献   

7.
企业决定是采取股权融资还是负债融资时,决策的方法之一是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本文分析后认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存在诸多缺陷,认为企业在决策时不宜单独使用该方法,而应在实际运用时灵活掌握,并辅助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决策,否则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8.
企业决定是采取股权融资还是负债融资时,决策的方法之一是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本文分析后认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存在诸多缺陷,认为企业在决策时不宜单独使用该方法,而应在实际运用时灵活掌握,并辅助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决策,否则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公式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其中,作为权数的已发行时间、  相似文献   

10.
论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必须对外披露的重要指标之一 ,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 ,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对每股收益作出了以下规定 :(1)每股收益=净利润 /年度末普通股份总数。(2)已发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股票(如优先股等)的公司 ,应按国际惯例计算以上指标。该规定对每股收益的计算采用年末普通股数 ,未考虑年内普通股数的增减变动情况 ,显然不合理。按照国际惯例 ,只发行有普通股 ,每股收益的计算采用的是全年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我国上市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 ,一般同时披露两种每股收益 :…  相似文献   

11.
孙明伟 《山东审计》2001,(11):38-39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要筹措到充足的资金作后盾,因而,企业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的筹资问题。而筹资决策的核心就是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每股收益分析则是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诸多方法中的一种。本文对此作粗浅的探讨。 一、资本结构和每股收益(EPS)分析 (一)资本结构和每股收益的关系 企业筹资方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类,因而,企业的资本结构就是指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根据最佳资本结构的定义,判断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两个指标:一是企业价值,二是综合…  相似文献   

12.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享有的企业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亏损。每股收益指标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作出相关经济决策的一项重要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该指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个指标。特别是在企业改变其资产配置,拥有股权投资的情况下,或者是交叉持股的情况下对每股收益的分析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一、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从概念上说,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度净收益与年末普通股份总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计算每股收益应注意的问题是:1.如果公司发行了优先股,则计算时要扣除优先股数及其分享的股利,以使每股收益反映普通股的收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通常来讲,把经过扣除后的利润称为盈余,所以通常称这个比率为每股盈余。2.证监会规定,公式中的分子是该年度的净利润,分母是年…  相似文献   

14.
当上市公司签订的股份回购合同中所规定的股票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但由此所造成的每股收益信息披露失真,会使信息使用者无法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因此,为避免每股收益信息披露失真所带来的信息误导,上市公司应当在充分考虑管理层的筹资意图的前提下,对从基本每股收益分子、分母到稀释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调整过程加以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每股收益准则要求存在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本文阐述了潜在普通股的涵义,对中、美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关于稀释每股收益的规定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第9号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与每股收益准则的主要差异,以及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每股收益准则要求存在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本文阐述了潜在普通股的涵义,对中、美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关于稀释每股收益的规定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第9号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与每股收益准则的主要差异,以及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金婧  张伟 《财会月刊》2010,(5):27-28
《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规定,要求具有复杂股权结构的公司除要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外,还应当根据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计算和列报稀释每股收益。在判断各潜在普通股的稀释性时,现行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惯例采用的方法基本一致。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采用假设转换法,即假设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就已转换成普通股,  相似文献   

18.
每股收益是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所享有的企业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亏损,反映了公司每一普通股的获利能力,是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重要信息及财务分析中的一个主要指标。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双重性质的融资工具,同时具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因此,考虑可转换债券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稀释或反稀释),可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预测其成长潜力,进而作出相关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19.
李刚 《财会月刊》2007,(6):21-22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应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净利润扣除当期应付优先股股利后的数额(若为净亏损,则计算指标为负数;对于合并会计报表,还应该考虑少数股东权益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通过对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计算,有助于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的收益情况和盈利能力.但是每股收益指标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以及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导致投资者投资的失败.笔者针对每股收益的局限性以及投资者运用此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